ipad168 wrote:彭總說的不一定正確...(恕刪) 坦白講,匯率是一個國家的公器,我沒有那種能力去判斷它會升還是會貶。但是還是有歷史記錄可查。當日圓在去年貶到0.278時,我查了它的月線圖,發現過去二十年它在0.28以下的時間很短,所以在0.278時分批買進,隨後它又繼續貶,到0.253時我又買進,一共買了350萬,均價在0.263,最低點0.249沒買到,最低只買到0.253。受惠目前台幣大貶,日圓匯率又回到0.274左右。本來是賠錢的結果才兩天就變賺錢,請問這要怎麼預測?誰會料得到台灣明明沒有實行寬鬆貨幣政策卻也放任台幣大貶?很多事是無法預測的,但在動作之前我都會去找資料來補強並評估所要承擔的風險高不高。我用過去的歷史去評估日圓是否可以進場而不是用"預測"的。而這些日圓是我的旅遊基金,在0.278以下買進主要是為了鎖住這個匯率以確保日後我去日本玩時可以有0.278以下的日幣可以用。我沒買美金是因為短期內沒打算去美國玩,更何況它的匯率也不是很漂亮。至於避險之說我是認為你過於浮誇,一般人的資產還沒多到需要分散標的物去做什麼避險。對我來講不管是現金、股票還是外幣,都只是"資金的配置"而不是什麼避不避險,才幾千萬的資金而已是要避什麼險?說出去會被人笑的。上上個禮拜銀行經理還打電話來要我把"暫時沒用到的定存"放到他們公司的產品中,一鎖就鎖六年,結果被我直接掛電話。不是我沒禮貌,是我已經拒絕他很多次了但是他還是沒聽進去。事後證明,還好當初沒聽這些"專業人士"的話把錢挪作他用,不然現在想低接搞不好會沒錢可用。很會講很專業的人不一定能賺到錢,金融市場裡沒有專家,只有贏家和輸家。
同上~10年&2個循環~才有資格成為贏家(專家)至於CM大~你兩天日幣反轉很帶運氣剛好日幣變成避險貨幣+央行放貶=>才會這種疾走,不過妳不跑還是紙上富貴~畢竟是低息貨幣~之後被美金拉開還是會繼續貶值~妳得保佑台幣貶更兇
1.我1999進股市,經歷過3411及及4044的低點而沒陣亡,這麼長的經歷,我想我說的話應該多少有點參考價值。2、雙率(匯率、利率)是一個國家的公器,它可以說變就變,2-3年前也沒人預料到日本政府會讓日圓從77兌1美元一路貶到120兌1美元。既然過去沒人能預測得到,那未來又有誰說得準呢?當我在110兌1美元買進日圓時(0.278),行員說會貶到120喔,當我在120兌1美元買進時又在講:會到130喔。從77跌到110這麼一大段都沒能預測得到,卻只能在大勢底定後才發出警告,這種建言是屬於馬後砲,無助金融操作。3、日圓基本上是零利率,那個0.00幾的利率數字可以完全忽略。日圓的操作主要是有旅遊需求,是用來鎖匯率之用。假設未來它又漲到0.3,那不管我在日本花了多少日圓,回國後就賣出多少日圓,一進一出可以確保我在日本消費都是用很低的匯率在消費。而沒有旅遊需求的人也不必去持有這種弱勢貨幣。之所以選在0.28以下進場主要還是因為它在0.28以上的時間遠比0.28以下長,其比例大概是8:2,換句話說,如果未來幾年我都能用0.28以下的匯率去日本玩,那是不是代表我比過去用0.28以上匯率去日本消費的人還省錢。我是認為有些策略如果能贏80%的人就很好了,不一定非得贏所有人。勝過8成的人其實就很足夠了。4、匯率的操作主要還是看個人需求,外貿公司才有所謂的避險需求,而所謂的避險操作說穿了不就是跟我目前為了旅遊而作的"鎖住匯率"道理是一樣嗎?為了確保不會因為匯率波動過大而產生損失所以持有外匯,並在現金交易的同時依照匯率狀況而適時的作出調節(買進或賣出)。這樣的操作才稱之為"避險操作",有賺就跑不是避險操作,那叫炒短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