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父 wrote:你以為東南亞國家沒有手機?沒有汽車?我剛才說的世界是500倍增長...(恕刪) 你確定一帶一路範圍(包括中國中西部 東南亞 印度)內這二十幾億人口 , 它現在的消費能力真的比七億人口市場的歐美國家還高 ?? 事實上 , 只要把這些人的人均消費力成長到歐美一半 , 那大概就需要你口中500倍增長的再一倍才能辦的到喔 .... 這個市場 , 也正是現在各國所覬覦的呢 ~ 現在你知道各國爭相加入亞投行的原因了吧 ?
我只知道,最近的確不太尋常1.美股的確在走空頭,周K角度不管如何都有蓋頭反壓,QE結束沒資金再做多2.中國放手讓人民幣貶值救出口,紅色警報來臨,台灣產業不轉型未來將會非常慘烈3.各個產業開始進入循環,原因是智慧型手機市場已趨飽和,成長力道減弱,跟電腦一樣光這三點就沒進場股市的理由
piwu0531 wrote:你確定一帶一路範圍(包括中國中西部 東南亞 印度)內這二十幾億人口 , 它現在的消費能力真的比七億人口市場的歐美國家還高 ??事實上 , 只要把這些人的人均消費力成長到歐美一半 , 那大概就需要你口中500倍增長的再一倍才能辦的到喔 .... 這個市場 , 也正是現在各國所覬覦的呢 ~現在你知道各國爭相加入亞投行的原因了吧 ? 你的觀點都不算錯,不過這一帶一路上的問題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這麼簡單如果單純投入就能產出,這麼多人口在那邊搞了幾十年來的生產力也不會這麼低了中共在非洲當老大,也投入了不少錢,十幾年來非洲還是一樣爛。政治的困難,可以看看中國的現代史大陸算是已經完成統一的單一民族國家,在有文化也有決心的情形下都走了上百年才走到今天的半民主。這一帶一路上的民族組成複雜,國家政治混亂,要想走到今天歐美的生活水平,可能再50年吧?(到時候可能剛好是歐美生活水平的一半?)50年內,全球的生產力倍增應該不算太難,想要靠這部份的需求來救經濟,我目前的看法是有點悲觀的。先想想怎麼把大陸內地農村八億人口的生活水準拉到跟沿海一樣比較實際如果這八億人口的生活水平能達到美國的一半,那就很厲害了如果覺得這個很難,那就更不要想什麼一帶一路上的人口了。我目前的看法是,要救世界經濟,先救中國內需。中國最終必需成為亞洲的美國,大量輸出人頭紙,跟澳洲,中東換原物料。目前的問題是人頭紙沒人要,不像美元能換世界上沒人能做出來的高科技產品澳洲,中東拿到人頭紙,卻只能換些會產生國內失業率的初級工業產品,當然意願低落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你的觀點都不算錯,...(恕刪) 不要小看非洲及東南亞近年的成長喔 ~事實上即使在可見的未來 , IMF預測這些一帶一路中國家的經濟成長也能達到6%左右 , 比起發達國家的2%成長率高多啦 !! 而中國本身也是需要賺更多的錢來發展自己中西部 , 所以基本上 , 亞投行可說是雙方互惠 對大家都有利的呢 ~~
非洲跟東南亞是不同的非洲除了幾個國家之外,大部份國家的工業是從0開始所得從500成長到3000是很快的東南亞各國都是新興經濟體了,開始步入中等收入陷阱轉型轉不過來就會變拉丁美洲那樣世界那麼大新興工業國也只有四小龍有成功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其他少數的例外是東歐捷克波蘭那種,或是波斯灣油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