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為什麼配息之後 股價要下跌呢?真心詢問

geminiboy0612 wrote:
1E的資本發行1萬張股票=10000000股
每股的價值是10元

假設今天公司賺了錢 要分給股東1千萬,每股分得1元
這1張(1000股)分得1000元都合理
但是為什麼配息完之後 股價卻要跌成9元呢?
為什麼不能是10元呢?

還有除息當天10元當開盤價交易,如果市場不認同就讓它跌停不行嗎?

每次配息都覺得是左手拿了右手錢,沒有公司分配盈餘給股東的感覺!這樣為何算是所得呢?

不懂

這裡有一個簡單的誤區,不知道有沒有錯誤 ?

例如說

股票

10 元

公司(股票)有賺 1 元

所以

總值 11 元

那麼要問的是

11 配完 1 之後

為什麼 顯示 的是 10 ,不是 11

啊就 ...

那 1 元 不再在 股票 裡面,在你手上 啊

為何算是所得?

叫做〔資本利得〕

也就是說

今年 你花 10 元 開公司,公司 今年 幫你賺 1 元

這 1 元 當然是「所得」...

不然是 所失 嗎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我想樓主的想法很簡單,他把股票當成是存款。

存款放在銀行一年,假設銀行配息 1%, 原本 1000 萬變成 1010 萬. --> 錢有變多
存款去買股票10塊一年,假設沒漲沒跌,配息 1 塊,配息當天股票變成 9 塊了. --> 配息完當天賣,錢好像沒變多.


各位老大

股價市值跟每股淨值是不一樣的

市值是買賣雙方價格決定

每股淨值則是公司營運的結果

誰規定配息之後,股價就要下跌???

市場

誰規定配息之後,股價馬上填息???

答案也是

市場

geminiboy0612 wrote:1E的資本發行1萬張股票=1000000...(恕刪)

因為開盤價只是參考價,沒人規定你要掛幾塊買,幾塊賣,但制度設計上就是要讓你知道這家公司昨天已經被領走了股利,讓你不要呆呆的用昨天的價格買啦!
因為沒什麼在玩股票 所以這也是我常常想到的疑惑
只是不敢問

常聽朋友在講哪支好 穩定投資等配股配息...
問題是配完股價下跌 自己的資產沒有增加是好在哪呢

如果算收入還要繳稅更奇怪(資產又沒有變多)
唯一可以接受的勉強理由、好處就是股價跌了大家比較會買然後再漲回來
sentrayang wrote:
因為開盤價只是參考價,沒人規定你要掛幾塊買,幾塊賣,但制度設計上就是要讓你知道這家公司昨天已經被領走了股利,讓你不要呆呆的用昨天的價格買啦!


其實要解決樓主這個問題很簡單

就是每年除息交易日當天取消漲跌幅限制(一年只有這一天)

只要市場看好該股後市

就算開盤參考價扣掉配息

開盤成交價也能迅速填息


就算殖利率10幾%

除息交易日當天也能完全填息
那一家獲利穩定的公司

每年賺錢每年發現金

幾年後股價要不要變0



答案嗎?
假定你獨資 100 萬元開一間店 (完全無負債), 那開店第一天, 就有個人想頂下你的店,
原則上, 他出 100 萬元買你的店, 那算是公平合理...

如果一年後, 你的店為你賺了 10 萬元利潤, 這 10 萬元還在放在店裏的保險櫃中未被你取走,
此時這人要來買你的店, 你認為該賣他多少錢呢? (假定一年過程中, 無負債變化, 無考慮折
舊等等影響資產負債表變化的東西) 答案應該是: 至少要出價到 110 萬元才會願賣.

這 110 萬就是你心中認為的一個合理市值, 在此例中甚至可以說那是一個當下的清算價值.

但若是你先把店中保險櫃裏的利潤(現金) 10 萬元取走, 再把店轉賣給別人, 那麼那個買的人該
出 100 萬來買, 或是該出 110 萬來買比較合理呢? 正常來說是出 100 萬買就可以了, 因為
那 10 萬元現金被你取走了. (除非那買家覺得你的店很超值, 他願意追價買)

股價是市值的概念, 是買賣股權雙方的一個參考價格.

在理論上來說, 在除權息前, 一家公司的市值 (股價乘上股數) 包含著未分配的利潤在其中...
想像上面的店是一家上市公司, 上市第一天股價的公平價值是 100 元, 經過一年經營努力, 公司在
除息之前, 含著 10 元的未分配利潤在其中, 以上例的情境來說, 那它的股價正常而言約會在 110
元左右.

那當你除息日拿走那 10 元後, 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會有一筆現金 10 元流出去, 你的私人帳戶
會多 10 元, 而公司的價值則會少 10 元, 股價則重新掉回 100 元. 如果除息後公司資產負債
表算出的公司價值還是每股 110 元, 那反而是奇怪的事. 那你的私人帳戶多 10 元的錢是哪來的呢?
兩方的帳就兜不起來了...

公開市場股價就是公平市價, 會計帳上若是用公平市價法來記錄持有的股權, 那股價就必須反應除息後
的價值變化... 我們把例子誇張化如下: 小店開業時的資產是 100 萬元, 一年後大賺 9900 萬元
(賺進 99 個股本), 所以一年後店東你要賣掉這家店, 那你有沒有從保險箱中拿走這 9900 萬的利
潤, 對賣價就影響很大了!

請各位來出價, 看店東拿走 9900 萬後, 各位想出多少錢來買下這家店?
配息都覺得是左手拿了右手錢,沒有公司分配盈餘給股東的感覺!這樣為何算是所得呢?

錢拿到手上後不管要花要存要幹嘛

需要開董事會或股東會一類的才能用或自行決定就好?
kantinger wrote:
配息都覺得是左手拿了右手錢,沒有公司分配盈餘給股東的感覺!這樣為何算是所得呢?

如果你買股是除息前一天收盤價買, 那你買的是含息價, 那除息給你等同是退還股款給你,
確實是左手拿了右手的錢. 如果你買股是除息後第一天的開盤價買, 那你買的是不含息的價.

上述兩者, 其實在成本上是毫無差異(若不計算稅費), 一個是先付較高的價錢再退款,
一個是直接就低價買.

若你是一年前除息後第一個交易日買進 (賣股給你的人退股, 把資金從公司中抽出, 而你則是入股,
把資金灌進公司), 然後你的資金放在公司裏, 讓經營團隊使用, 跟公司一同努力了一年... 那一年
後的今日要除息, 你或許就不會覺得那是左手拿右手錢的問題, 且此時你更會覺得股息是你的資本為
你創造的營利所得.

要不要在很接近除權息日前參加除權息, 主要是稅費成本多了點, 如果是短線操作, 這是要考量沒錯;
但若是長期投資, 沒放個一年以上不走的, 或許公司前景好不好, 好到能讓你忽略稅費成本更是
重要考量...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