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5522 遠雄股價


劍神路亞 wrote:
看到J1977大的...(恕刪)

我也常有此疑惑
劍神路亞 wrote:
其內建的飛行員夜視系統(TADS/PNVS)能在無星月的漆黑環境下
視線有如白晝...(恕刪)

我想....
有那種東西存在法人應該沒有一家賠錢了吧...
我也被套了,我是每股39元買的
我希望遠雄可以跌到31元,那時候我會大量買進
只是不知道能不能等到而已

短期股票漲跌是看消息面與炒作行情
很明顯短期內因為大巨蛋跟房地合一稅制的關係
幾乎所有營建類都被影響

長期股票還是看個股的基本面
我認為2~4年內營建股基本面來說都不至於太糟糕
但是放到7年~20年營建類股是不看好的
因為人口越來越少,空房越來越多
房價該炒得也炒得差不多
沒有人想繼續承接最後一棒的高房價了
lastlove1999y wrote:我也被套了,我是每股39元買的 我希望遠...(恕刪)


我也套在35這邊,等待現形收斂就差不多該繼續加碼了
看到KATONG大跟J1977大也持有5522
今天小買2張(33.85)
殖利率有10%
再跌再買
遠雄有人壽每年固定保費現金收入約60億
相對其他營建股有利

lastlove1999y wrote:
因為人口越來越少,空房越來越多
房價該炒得也炒得差不多
沒有人想繼續承接最後一棒的高房價了...(恕刪)

雖然遠雄經常被輿論質疑是吸血建商炒地皮的元凶
但是八年來遠雄的資產報酬率(ROA)平均只是10.2%落在業界中值
以財務數據論實際上並沒有表現的特別暴利(如下圖綠色線,圖取自財報狗)

比較不一樣的是遠雄報酬率曲線較為平滑
沒有其他建商暴起暴落的特質顯示優秀的工期規劃是遠雄優勢
以日勝生,長虹,華固,鄉林等建商而言...EPS時正時負的問題一直存在
遠雄八年來不論景氣好壞,單季EPS從未遭遇虧損.這在整個營建股中是不多見的


少子化的問題衝擊很大,以新加坡為例
早在李光耀執政的時期就顯示出問題的嚴重性
越是受高等教育的婦女,越是不願意生育
因為她們要追求自己人生的實踐,而不是投身於家庭
所以新加坡的作法就是開放移民
特別是吸引各國富人帶著資產投資移民創造就業
連聯電的曹興誠都已是新加坡公民
台灣目前還沒有太多積極的政策作為
但未來或遲或早,都要走上新加坡的路

至於少子化下建商的因應作為,目前觀察多是從觀光或是物流切入
比如麗寶 -> 福容飯店
太子 -> W-Hotel
皇鼎 -> 富信飯店
隆大 -> 日本本栖View Hotel
遠雄 -> U-Town購物中心,遠雄巨蛋
未來能否開創新局不得而知
但投資人的責任就是找個機會不錯的,下好離手
剩下的就是等待時間還給我們應得的報酬
(當然,還有預期風險中的虧損...投資沒有包賺的)
owenivy wrote:
遠雄有人壽每年固定保費現金收入約60億
相對其他營建股有利...(恕刪)

這個觀點不太對
法人在法律上都是獨立的個體
如同鴻海和奇美不需要為奇力光電的負債負清償責任
遠雄建設不需要為遠雄巨蛋負清償責任
遠雄人壽只是遠雄建設的股東
自然也不需要負責遠雄建設的債務
所以遠壽賺多少錢,事實上跟遠雄建毫無關係

根據這個判斷
其實你也可以推導聯貸銀行不論柯文哲領導的台北市政府與遠雄如何鬥法
都不可能抽銀根
因為銀行的擔保品是遠雄巨蛋的股票和營運權
如果巨蛋必須停工拆除,那麼股票和營運權的價值歸零
遠雄巨蛋的上層股東,包括遠雄人壽/遠雄營造/遠雄建設/遠東建設都不予增資
銀行就必須清算剩餘資產抵銷負債
巨蛋那些鋼骨搬去別處根本無用,拆除還要再花數十億成本
銀行放棄巨蛋,與自殺無異
這也是為什麼葉世文案浮上檯面後
銀行願意刪除所謂涉訟條款繼續放貸
因為只有巨蛋建成營運,才有辦法雙贏
柯文哲欠缺財務與法務思維,動輒喊拆喊停
股民也跟著搖擺
在我看來,實是庸人自擾
J1977 wrote:
所以新加坡的作法就是開放移民
特別是吸引各國富人帶著資產投資移民創造就業
連聯電的曹興誠都已是新加坡公民
台灣目前還沒有太多積極的政策作為
但未來或遲或早,都要走上新加坡的路

J大說的沒錯,的確是如此. 不過,我想補充一下.
眾所週知,美國是超級強國,它已經勒令全球所有金融機構向美國政府申報公民與永久居民的帳戶資料,
這些在海外持有大量資產的富人們,一個個爭先恐後放棄美國籍.

沒了美國籍以後,光有本台灣護照讓富人沒安全感,因此多數人都會設法再弄個好國籍.
新加坡的確是鼓勵有錢人過來,它是少數不需要坐移民監(只要投入SG$2.5M)就能拿到永久居留權,
兩年以後可以入籍.

這些人並不是真的想住在新加坡,多數時間也是拿著外僑居留證在台灣,
我認為他們只是想要有本好用一點的護照,
以及(有事發生)隨時有其他地方可跑而已.

台灣基本上是不會有富人移民過來,別的不說,光是遺產稅這一關就不通了.
不過,台灣可是婚姻移民的大熱點.,
移入我國的人口數是遠遠超過新加坡收進來的富裕/專業移民.

台灣是我所知對外籍配偶最友善的地方,只要年限一到,沒有任何資格限制,
人人都可入台灣籍,成為 "新台灣人".

不但如此,以前所不允許的依親,現在也可以了.
大陸與外籍配偶在原生國與前夫生下的小孩,也可申請來台灣依親,且年齡放寬到18歲,
每年都有大量的外籍配偶與其子女移居台灣.

不過...移入的人口類別與新加坡是天差地別.

曾看過聯合早報報導,有個越南人嫁給社會底層的窮新加坡人,在新加坡住了近40年,
別說是入新加坡籍,連永久居留權都沒有. 婚姻關係消失,立刻會被遞解出境.

在新加坡不是沒有外籍新娘,數量很少. 基本上是沒有婚姻移民這一回事.
那些想靠婚姻移民獲取新加坡國籍的外國人都知道,這條路在新加坡是走不通的.



J1977 wrote:
這個觀點不太對以民法...(恕刪)



拜讀J1977大的精闢分析,近日不怕死,小小散戶,遠雄愈跌愈是加碼買進!

今日33.5再進兩張!
本益比5.44
殖利率11.08%
淨值比0.7

營收也沒負成長

都已經這樣了有什麼好怕的...




  • 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