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個是把授權模式改成合資公司
一般模式是授權出去後先收一筆大筆權利金+後續依銷量來分
太景是改成用自己新藥專利不出錢跟東洋光藥業合資
然後再把部份股權賣給東陽光藥(就是一般授權中的大筆權利金)
剩下的持股比例就是直接在日後新藥成功上市後按比例回饋給母公司
模式轉一下而已,那筆6億本質就是本業所,不是什麼賣股為生
真的不簡單~~~~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inance/20160707/37298555/
這是2016年7月的舊文
新型抗生素─奈諾沙星(商品名為太捷信)口服劑型在台以自費方式開賣,中國市場也透過合作夥伴浙江醫藥,申請藥價審核後上市,預計今年起貢獻營收、獲利。此外,搭配太捷信注射劑型上市後,預估第33年將爆發性成長,太景*-KY也將收取7~11%不等的銷售權利金。
所以哪裡貢獻營收獲利,我真是孤陋寡聞了!
這種做出來的,誰要啊?!
七月營收還是慘不忍睹
只是不做出來,一直虧損下去,太難看
連國發基金都要走人了
做出來後,能撐多久不知道
就繼續看下去吧
https://udn.com/news/story/7251/2637949?from=udn-catelistnews_ch2
果然是英派的五大新興產業之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