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人情哥 wrote:
不要命的可以去印尼 越南 菲律賓
還想要命的可以去 馬來西亞 和 泰國
鼓吹你去墨西哥 海地 你真的去 死了 也沒人管你...(恕刪)
如果期末考出這題,
在下會給你打90分......外加寫推薦函進研究所。
為什麼不打滿分的原因:
一、
0) 中國工資逐年上漲,即便是大連市的月薪也將達USD 1074,上海甚至達USD 2163。中國逐漸轉型成「世界市場」。
1) 英語系的菲律賓天災多,治安不好一直是FDI投資者的痛。電子零件、服飾為菲國出口項目中成長較大者。菲律賓10-24歲人口占31%,泰國為20%。2014年菲國的外包與境外產業從業者逾100萬人,相當於全國勞動力的2.5%,總產值逾USD 155億(僅次於印度)。
2) 越南、印度搶走原屬中國的低階製造業,還是只能靠衝量,總產值有限。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GMS)的5國,其中大部分城市的工人月薪不到USD 500(泰國曼谷約USD 1033),2011年時勞動適齡人口(15-64歲)為1.5883億,成為新的「世界工廠」。越南約8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越南因有TPP、RCEP雙重優勢(與日本、紐、澳、星、馬、汶萊同),所以短線看好,韓國三星也逐漸將電子製造工廠放在越南;日本則是投資石化廠、鋼鐵廠。越南河內中心婦產科醫院公布報告,越南懷孕者的平均墮胎率約40%,高居全球之冠,且其中20%進行流產的女性還只是13-15歲的年輕少女。2014年在海外定居的越南人達200多萬,主要分佈在美國、歐洲、亞洲、澳大利亞等,日後有機會逐年提高越南本國國民素質。2014年共有40多萬越南人在全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工作,主要分布在Malaysia、Korea、Lao、Saudi Arabia、Taiwan等。越南原物料出口以稻米(全球第3大出口國)、咖啡(全球第2大出口國)、胡椒(全球第1大出口國)為主。
3) 伊斯蘭教的印尼生產效率低落。外資進入印尼的第一道阻礙是獲得營業許可,以往外資獲得營業許可所須耗費的時間,最長可達3年。印尼國內存在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印尼有亞洲最嚴厲的勞動法規,資遣費極高。2013年印尼有大專學歷的人口少於10%,要請到具技術的員工相當困難。世界銀行(WB)2014年報告指出,印尼勞工的人均生產力比鄰國馬來西亞低5倍,平均生產力也低於泰國、菲律賓、中國。印尼貪腐嚴重,在全球175個國家中貪腐程度排107名。印尼是東南亞第1大毒品市場。印尼原物料出口以棕櫚油(全球第1大生產國)、橡膠(全球第2大生產國)、木材為主。
4) 柬埔寨有1500萬人口,華人約占10%,但在首都金邊300萬人中,華人占20%,且華人大多開店經商,上菜市場講中文都能通。
二、
1) 泰國與中國一樣存在人工費暴漲的問題,因此一些日企將耗費人工的程序轉移到柬埔寨金邊工廠。通過連接曼谷與金邊的南部經濟走廊,運輸半成品部件單程僅需15個小時。泰國近年經歷軍事政變、洪水災害、政治不確定性等因素。泰國是東南亞國家中勞動人口下降最快的國家,正面臨基層勞工缺少情況,部分勞動力須由柬埔寨、寮國、緬甸進口補足。日資是泰國經濟支柱,泰國政府獎勵投資以日企獲得最多,再來才是美國、中國、台灣的企業。泰國總發電量的7%仰賴寮國、馬來西亞供應,因應電力需求增加,泰國將燃煤發電廠蓋在泰寮邊界30km的寮國境內。泰國原物料出口以稻米(全球第1大出口國;第2名是印度。兩國加總出口量達3,700萬噸,約佔全球50%。全球最大白米進口國是中東國家)、橡膠(全球第1大生產國與出口國)為主。
2) 伊斯蘭教的馬來西亞公務員佔人口比率之高排名全球第1,效率之差大概也是名列前茅。"馬來人至上"理念導致華人在馬國發展有限。馬來西亞在"2014年全球最佳離境外包服務"報告中排名第3,競爭優勢在於其政治穩定、多元語言環境,勞動力儲備輸給印度和中國。馬國原物料出口以棕櫚油(全球第2大生產國)、橡膠、木材、可可(全球第5大生產國)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