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理解EPS 是來自income statement 這個會計年度或季度賺的錢你所謂的淨值 應該是說 stock equity== 資產減去負債之後的餘額===簡單的說就是公司老本有多粗== 資產 負債 淨值 這三樣東西 是在financial statement 資產負債表上 資產減去負債等於淨值公司一直賠錢 但有人一直灌錢投資 或資產重估 或債務不用還 都會讓你老本變粗 口袋變深 也就是淨值成長
個人再提供一點小見解許多會計主管仍然不知道為什麼要用ifrs~~大家口頭禪就是跟國際接軌.跟國際接軌.跟國際接軌~~~其實也都快聽爛了有些上市櫃公司根本在海外沒有廠的也要接軌.但都不知為什麼要接軌??好吧~這自己查~小的不談另外~~~我覺得接軌後~對於台灣的資本市場還是有影響大家都說財報反應的是過去的資料~~但我認為那是過去gaap下的財報現在ifrs下的財報~有許多許多資訊其實已經偏向管理性的報表認真看的話~~包括利率.匯率每變動1%這些敏感性測試~對公司未來的影響再認真看~連區域別的銷售資料都非常清楚仔細想~~這幾乎已涉及公司營運管理囉同時~這樣的財報揭露方式有機會提升財會人員的地位畢竟老闆要的通常不止是把報表結出來而已~~甚至希望可以提供管理上的建議不專業領域才7.5年經驗的我~以上僅供參考
賺大錢養家養老婆 wrote:個人再提供一點小見...(恕刪) 導入ifrs其實有好有壞在資訊揭露上有進步也有退步但說實話我對導入的負面觀感多於正面對基金會只想追求歷史地位不以為然整個導入過程粗糙無比尤其是過程中有一堆反覆跟令人很難懂的地方所以我就考考各位會計人以台積電103年年報為例(比較明顯)綜合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與權益變動表你們有看出來神奇之處嗎?oci某個數字是可以列入權益變動表的累積盈虧卻不在其他權益項下各位發現是哪個科目了嗎?所以ifrs的會計資訊正常人最好會看得懂就算有會計專業也不一定知道原因另外當初導入ifrs把受限制資產與遞延費用這2個科目拿掉現在卻又默默放回來甚至連前述問題的某科目也預計放回損益表而不繼續放在oci為了與"國際接軌"不顧及台灣特有企業文化(員工紅利費用化=就像武林中只有台灣以獨有的九陰真經稱霸武林,但卻因被其他人武林中人說不公平,台灣就自廢武功?)就在台灣業者付出代價後請問外資對台灣投資有增加嗎?請問台資企業在海外公開發行不用應地適宜的調整財報內容?台灣ifrs真正贏家是誰?我看是執業會計師這可是大舉重新與業者議定公費的好機會還有積極追求歷史定位的基金會
silencenadir wrote:導入ifrs其實有...(恕刪) 狼死離台A ~這麼急的搞IFRS,有幫助到投資看懂資訊?如果懂得話 ,開版者就不需要PO文來求答案 .就讓黑暗藏在我們內心深處(或者移駕到職場甘苦談) ,在這個版還是聊聊$$咖實在吧 .
topgum wrote:還有一個可能通常發生在製造業代工廠請查現金流量表折舊及攤提在損益表是費用但對於資產負債表是現金(資產)增加也就是會發生EPS負, 淨值增加...(恕刪) 折舊在現流表產生現金增加是因為現流表是從損益表(本期損益)調至資產負債表(現金)所以會調整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上對現金影響數但實際折舊並不會產生現金流量跟淨值增加或減少淨值影響數仍是來自損益表與OCI與現金流量表無關特此糾正自己更正自己前面紅字部分由於折舊是損益科目所以是確確實實的會影響淨值(剛剛打太快沒仔細看)但常態下是淨值的減少舉例過去DRAM產業的削價競爭由於半導體設備折舊金額佔成本30%所以即便是虧損營運仍能創造營業活動的現金淨流入造成公司敢虧錢繼續賣的現象但只是這樣的營運方式到了要設備升級進行資本支出的投資活動時可就很頭痛了畢竟利潤不滅暫時性差異終究還是暫時性差異這種自我安慰苟延慘喘的假象讓老闆們可以繼續硬凹凹到哪天不行事情就大條了畢竟整體公司營運就是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