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大戶條款 就好像禿頭一樣,就算只剩兩根頭髮,還是有美觀效果在

支持資本利得稅,不管是股票還是房子。
有能力賺就不怕被抽。
不知輸贏就要怕抽當然會影響參與意願,
要不是一般投資人沒有選擇,不然成交量會更少。
台灣的政策都好像針對特定人會轉彎。
怎樣都好,拜託照顧一下小市民
不要只照顧大財團

六藝君子 wrote:
蠢又貪的人往往是被詐騙的對象...(恕刪)


這位老兄動不動就講人是

蠢又貪的人往往是被詐騙的對象.

這樣適合嗎??



還是我文章中寫到禿子,讓老兄不開心了..


若老兄是個禿子,,那我意指的並不是老兄您..

我指的是發起言論那個禿頭頭上二根毛的...



再強調一次並不是指老兄您是禿子...


所以無需筆戰



我個人認為啦,大家都希望台股這個市場好..

看來看去成交量減低是事實..

是否是因某些因素,當然值得討論.....


以前台股9千多點可是都千億成交量...

當年1萬2千點,更可達到1500億以上....


會罵小孩,,代表我們是疼他的..但多年下來....

這小孩還是教不乖

我回來了 wrote:
禿頭就可以向股民課徵...(恕刪)

只怕到時候連頭都沒了,只剩兩根毛

大戶條款不上路,政府就是站在市井小民的對立面

鐵腳馬 wrote:
這位老兄動不動就講人.以前台股9千多點可是都千億成交量...

當年1萬2千點,更可達到1500億以上....
..(恕刪)


2008 年前後,物價如何,薪資如何,房地產又如何? 台灣的成長又如何?
現在台灣有多少夢? 你有看到年輕人對台灣抱持著夢想?
對於未來的恐懼是增加還是減少? 出生率減少說明了一切

生吃都不夠了,還要曬乾?
投資股市也要讓人有著希望,無後顧之憂

就算把大戶條款拿掉
以前那種 1600E 甚至 2000E 的景象都不會再存在的

除非你就是所謂的大戶
否則,不須用成交量來為大戶說話

當然,我贊成,課稅要公平
只課大戶是不正義的
只要獲利就要課稅,既便是散戶也一樣(當然,依據獲利多寡有其對應稅率)

證所稅不能廢 散戶何苦替大戶講話

如果有問題 該修改的也應該是證交稅而不是證所稅

當初證所稅的設想目的本來就不是為了增加稅收而來的

大戶條款如果真要修 也應該是門檻往下修 同時往廢除證交稅的方向來走

現在的政府支持度會如此低迷 最簡單的原因就是只聽有錢或是非常有錢的人在說話

難得少數做對的事 為什麼要改 證所稅的缺點就是 過往證交稅已經有附加證所稅的味道

事情要做的漂亮 就是廢除證交稅 證所稅門檻降低 最好是全體股民一體適用

知識有價 拒絕無償分享

KCLin0423 wrote:
2008 年前後,物...(恕刪)


並不是為大戶講話,您也提到不正義等等的...

個人是認為,政府若要拿出對策.那應該是必須端出牛肉吧...



無論先前的劉億如與現在大戶條款...那一個真的是實質利多...


這二者都沒有吧.反而是利空吧...倘若有本事推出什麼有的沒的..

股市一樣拉到讓人信服...我想利空,利多的解釋根本就很清楚....



我還是認為拿出真的有用的牛肉出來.總比每天多想一些好...

把市場吵熱,,就算政府想要上下其手,起碼還可以吸引人不是嗎?

簡單講,,就是最起碼吃相好看.........



目前政府對經濟刺激都有停擺了..
鐵腳馬 wrote:
並不是為大戶講話,您...(恕刪)


要甚麼牛肉?
把股市當賭場,降低入場費吸引更多一些人來賭嗎?
要甚麼利多? 降稅算是利多?

如果經濟表現不好
跌得夠低就是牛肉

而經濟表現好不好,是證所稅證交稅可以左右的嗎?


台灣人就是只愛取經代工(或許台灣只能這樣),政府能做甚麼?

課徵資本利得稅(不論是股市房地產)
拉平貧富差距,讓基層消費能力增加,內需暢旺,就是刺激經歷活力的手段之一
KCLin0423 wrote:
要甚麼牛肉?把股市當...(恕刪)


經濟表現部長也講出台灣都很好,,不是嗎??

你若把股市當成賭場來講..或吸引更多人等等的..



我想您應該也是很厭惡這市場吧....



把話題講回股市,,往往別人開高走高收高..

我們就常常開高走低.....

看久了,,不認為我們總是被上下其手嗎??


股票買了,當然期望值就是希望他漲...

別人可以不斷創高..

難道台灣就不值得嗎?????????????????



全球股市有創高的市場,大多跟政策經濟刺激有關連......

您認為我們的大戶條款這招,是對經濟表現有更好幫助嗎???

若沒有,,那是不是應該端出更好的牛肉(等經濟有實質刺激利多)

不是嗎???



大家閒聊,不須筆戰,大家觀點也未必相同..

所以不做回覆了



以下是轉貼別人文章,,,感謝

02年的新聞....
1.台股02年底指數4,452點,年成交量6,352億美元,2011年底指數7,072點,年成交量8,908億美元。
2.香港02年底指數9,321點,年成交量1,940億美元,2011年底指數18,434點,年成交量1.4兆美元。
3.韓國02年底指數627點,年成交量5,966億美元,2011年底指數1,825點,年成交量2兆美元。
4.新加坡02年底指數1,341點,年成交量630億美元,2011年底指數2,646點,年成交量2,850億美元。

10年來台股指數漲了59%,成交量卻僅成長40%,其餘各國股市至少漲了1倍,成交量至少成長3倍,顯示台灣政府對股市成交量變化長期不重視。

04年的新聞....
台灣成交量和十年前相比,衰退10%,但鄰近國家的成交量卻大幅增加。影響股市的因素是多元的,
證期局與證交所、櫃買中心正在作全面檢討,找出成交量萎縮的原因,比如交易制度能否更開放。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