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領悟到為何兩百多萬虧損可以一下子歸零,然後又變成虧70萬?原因就是股票抱的久,漲高了就沒了虧損還大賺,但為何又變成虧損70萬至今? 很簡單,就是最高點沒賣,一直以為還會創新高,這時低只是假象,總有一天我還是會大賺....。
現在的我,因為手上股票少,虧70萬一直維持非常緩慢的降低中,一年可能少虧個5000,一萬,但有時候看錯忍痛殺出,虧損又會變多,主要的是我認清一件事實,股票一定要慢慢等到高點反轉往下10%內一定要賣掉,賭對了,你可以吃五年,賭錯了,至少手上還有現金。
我記得前公司股票來到59.5漲停,公司同事盛傳2330要併購,所以股價會朝向三位數邁進,我當天漲停賣了3張,沒想到一路跌,但我還在100元股價的夢中,50元回補三張,然後就一路跌到20元,我才忍痛四十幾張全出清。紙上富貴很簡單,但實際到手的現金才會說話,59.5是最高點,如果我當時有認清最高點反轉10%一定要全出清,我現在股票不會有虧損70萬的紀錄了。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推推熊 wrote:
我個人是覺得自己27歲,採用50%:50%或許可行....(恕刪)
我目前就是用 50 50 的投資,
一半拿來當定存股領股息,一半拿來自已操作,
說真的全都放定存股很無聊,因為也不用看盤,
還能比比看自已的操作是否能勝過定存股。
對於變零成本的看法...
這只是數學計算上,不要太在意,
100 元每年配 5 元,過了 20 年等於零成本,
或是 100 元漲到 200 元,賣掉一半也等於零成本,
確實是零成本,如果你把過去的獲利拿去减成本,
用在 IRR 的角度去看就很奇怪了。
零成本真的不重要,假設目標每年要獲利 5%,能達成賺錢才重要,
就算零成本了,又大跌個 50%,這樣並不是開心的事情吧,
所以持股都是要定期檢視的,
不要以為零成本的股票就是天下無敵,跌也無所謂。
luzibin wrote:
這十幾年的經驗,換得股市虧損70萬的結果(最多曾虧了兩百多萬),後來因為買房子,全部股票梭哈,留下到現在70萬的負債,主要是這幾年將所有閒錢都拿去還房貸了。
這幾年領悟到為何兩百多萬虧損可以一下子歸零,然後又變成虧70萬?原因就是股票抱的久,漲高了就沒了虧損還大賺,但為何又變成虧損70萬至今? 很簡單,就是最高點沒賣,一直以為還會創新高,這時低只是假象,總有一天我還是會大賺....。
現在的我,因為手上股票少,虧70萬一直維持非常緩慢的降低中,一年可能少虧個5000,一萬,但有時候看錯忍痛殺出,虧損又會變多,主要的是我認清一件事實,股票一定要慢慢等到高點反轉往下10%內一定要賣掉,賭對了,你可以吃五年,賭錯了,至少手上還有現金。
我記得前公司股票來到59.5漲停,公司同事盛傳2330要併購,所以股價會朝向三位數邁進,我當天漲停賣了3張,沒想到一路跌,但我還在100元股價的夢中,50元回補三張,然後就一路跌到20元,我才忍痛四十幾張全出清。紙上富貴很簡單,但實際到手的現金才會說話,59.5是最高點,如果我當時有認清最高點反轉10%一定要全出清,我現在股票不會有虧損70萬的紀錄了。
看完L大寫的
小魯感觸很深~
幾年前也是壓身家買某股兩百張在低點
後來漲了快50%想說會翻倍就鐵齒不賣
沒一個半月就打回原形
感觸良多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