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從全世界互聯網企業的崛起,來探討台灣經濟衰退...

"另外你可能不知道, 台灣連硬體也很差, 敝人多年在曾在國內某大網路硬體設備子
公司服務過, 當左案華X已經把 Cisco 大型網路設備逆向工程到模組可以互插使
用時, 台灣的工程師還在問什麼叫 hot swap
! "

這是你的原話 ; 跟你現在又扯到國內網路設備有何關聯 !!

我替你把話 帶回來 .

再說一次 ; 那是那位工程師的問題 別又扯到當時沒有Hot Swap 這東西 !

是這個大頭 wrote:
既然你的資歷比我還深...(恕刪)
ocean6570 wrote:
"另外你可能不知道,...(恕刪)


原來你沒看懂議題, 難怪會這麼回.

我就好好在跟你解釋一次吧, 樓主以為國內的網路硬體很強, 我只是跟他說國內的
網路硬體一點也不強.

在 Y2K 時, 左岸X為就已經用逆向工程到可以跟 Cisco 的網路模組互換時, 台
灣的工程師還是搞不清楚什麼叫 hot swap. 此時台灣跟左岸就有一段很大的差距
了. (Cisco 大型網路設備都支援 hot swap)

Cisco 2003 併 Linksys, 老闆 Victor 也算是台灣之光, 只是, 據我所知,
他的許多網路設備也是找台灣代工, 不過也都是低階的網路設備.

不要再跟我鬼打牆了, 看好別人的發言再回文吧.

是這個大頭 wrote:
原來你沒看懂議題, ...(恕刪)


其實你也誤會我意思了,我並沒有說台灣網路設備硬體很強

其實我就只帶到兩個公司,台積電(半導體),聯發科(IC設計)

還算有在檯面上的硬體公司!

其他的系統廠,我也不提哪幾家了,剩下的大概剩代工吧

以目前的趨勢,聯發科在五年左右,會比現在HTC更慘...



所以你還是認為Y2k當時台灣的網路工程師不懂啥叫Hot Swap !

還有 ; 啥時 華x 在Y2k已經可以用自己的module 插在Cisco設備上了 ?

Copy 叫做贏 ? 所以D-xxxx or Acxxx 應該成立在大陸才對 , 反正copy source code 也奈何不了 . 贏的也比較快 .



是這個大頭 wrote:
原來你沒看懂議題, ...(恕刪)



我實在沒辦法聯想.....台灣沒有互聯網企業...就一定等於台灣經濟的衰退

那沒有這些企業的國家....不就等於也很慘

更何況...別人有什麼...台灣就一定要有什麼?


ocean6570 wrote:
原來這樣你也可以辯 ...(恕刪)


不敢再回你的言了. 對不起.

Kay Huang wrote:
其實我就只帶到兩個公司,台積電(半導體),聯發科(IC設計)


這兩家跟互聯網沒有直接關係, 所以我才會跟你分享台灣的網路硬體設備商與左岸的
差距, 是很久以前就有很大的距離了.
Kay Huang wrote:
不好意思,我說話比較...(恕刪)

這跟大氣無關
基本上如果對於自己所了解事情或產業
投入多少我想大家都很霸氣
但是對於自己所不了解的事情呢??
我想大家就會保守很多
就你提的互聯網概念大家也知道是什麼啊
但為什麼沒什麼人投資??
因為要建立障礙實在太困難了
因為他是互聯網..
競爭性是全球性的
每天倒下的互聯網何止成千上萬家
不然你有什麼特別的技術可以讓你有資格建立起「規模障礙」呢??
說穿了互聯網的收入也不是說多吸引人 要建立起障礙更是困難
而且有可能在全球某個角落哪天冒出一個新星你的互聯網就掛了
大家會提無名小站這種東西意思是說這個產業變化太快了
不然你有什麼特別方法能消除風險的
做生意嘛 不就是利潤風險 提高利潤 消除風險
就是做生意最簡單的道理
你如果沒辦法說服別人當然就是不可能把錢掏出來給你啊XDD


1. 大陸有 14 億人口的內需市場, 台灣只有 2300 萬
2. 中共為了保護百度, 阿里巴巴等中國企業, 敢跟美國硬幹,
封殺 Google, 派公安搜索微軟北京辦公室, 台灣敢嗎 ?

台灣喊雲端的企業, 都是在騙人的. 叫這些台灣老闆先投資幾萬台 server,
再來談如何佈署軟體. 而大陸的軟體製作水準, 早以遙遙領先台灣
是這個大頭 wrote:
這兩家跟互聯網沒有直接關係, 所以我才會跟你分享台灣的網路硬體設備商與左岸的
差距, 是很久以前就有很大的距離了.


台灣也不是做不出Cisco的OS,只是沒有台灣老板那麼白目,

會投入資金搞這種明顯是有損國格的鳥事。這種不要臉的事也能拿出來說嘴?

HotSwap就更不用說了,只要有拿到最基本的CCNA的,怎麼可能會不知道?

還是你覺得90年代的台灣比大陸落後,連CCNA這種基本的考試都沒有人去考?

要說Cisco 最強的証照,那就是CCIE。

台灣第一張CCIE 和大陸第一張CCIE 分別由鍾昭德和孫暉在1995同一年取得。

但是大陸的孫暉其實算不上是大陸本土的技術人員,因為她是從美國Cisco派到大陸的技術人員。

而到了1999年,台灣已經有40個人取得CCIE,但全大陸也不過109張CCIE。

http://www.bradreese.com/worldwide-ccie-count.htm

況且你看到的不過是某網路公司的"子公司"下面請的某個工程人員,

你把某個小分公司的工程人員水準拿來跟整個華為的 抄襲部(誤)....研發部比?

那你也太抬舉台灣了吧?

YAHOO台灣以前就是KIMO奇摩,可惜賣給YAHOO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