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kmio wrote:接著我再回答你, 當...(恕刪) 如果當時世界各國大部分銀行利率都是4-5% 才能像你說的這樣正常問題就是光台灣自己升息4-5% 其他國家尤其像日本歐洲若還在負利率,0%-2%的話你看銀行還收不收還有銀行會收不代表他們想收,她們有可能是被逼著收的http://news.tvbs.com.tw/entry/37745
升息怎會怕企業還不出錢來呢? 企業那有這麼弱的能力?既然降息不是未了怕企業還不出錢來而去降息, 自然而然升息也不會怕企業還不出錢而不升息.若有一家企業借款一百億台幣, 年利率是3%, 就表示每年要還款三億, 就算利率調高到6%, 也只不過要多還每年三億這多三億很多嗎? 一點也不多! 若是一家企業可以借到100億除了他的資產有超過100億可以抵押外, 另外表示他的營業額有超過 500億或是超過一千億以上的水準才有還款能力.因此這多出的三億利息對於一個營業額超過500億或是一千億的企業不算是個負擔.
多不多不是憑個人感覺請看一下目前世界各國的利率如果照妳這樣說高利率沒問題為什麼大家都搞低利率?為啥甚至還有負利率?如果你最近有買房妳會發現某些銀行貸錢給妳是主動提超貸500萬買讓妳貸600萬,貸款越多還給你降利率喔...借錢很容易,還錢難
eden200.tw wrote:如果當時世界各國大部...(恕刪) 你這樣的說法當然是對的啊! 但問題是全世界有責任感的央行都不會笨到別國的利率是 0% 而自己的國家卻是4~5%. 除了是哪些非洲軍政府的央行.就像美國降息, 台灣的央行就跟著降, 無非就是希望讓美國降息產生的資金亂串衝擊降到最低. 相對地當美國升息, 若台灣不升息資金自然就外流, 就算台灣央行決定不跟進也不升息, 非自有資金一樣往其他利率較高的國家跑時, 台灣股市房市也不會因為不升息而一片欣欣向榮. 所以當央行跟著升息時, 才不是因為為了打房而去升息. 反而是要穩定台灣的資金市場相對於國外的穩定性才升息的.
eden200.tw wrote:多不多不是憑個人感覺...(恕刪) 我這樣回答你好了, 在銀行負責放款與負責收錢的是兩組不同的人馬所以每年有各自的KPI要去完成,不要以為銀行一直希望你多貸一點款就以為這家銀行的錢多到不知道怎麼投資. 有些銀行想辦法把錢往外借也有些銀行比較保守或稱為比較守法. 因為央行都有訂定每家銀行要保有基本的準備金不可以外借. 但偏偏就是會有銀行不守規局對外多借一些.另外的銀行間也有彼此的借貸關係, 就有所謂的拆款利率, 當前不夠多就彼此借款與還款.有個朋友買房借款四千萬, 已經借了六年還不用還本金, 因為當銀行要求還本金時他就說那換家貸款, 結果就變成每兩三年會一次約, 所以就有無限期不用還本金. 問題這家銀行難道錢多到不行嗎? 答案當然不是, 你拿五千萬去他們還是一樣很高興, 因為就有更多的錢往外借賺更多的利息.
Clarkmio wrote:我這樣回答你好了, ...(恕刪) 你舉的例子我很同意,因為我周邊一堆人都是這樣做房貸做完簽約前銀行直接問你要不要5年不還本金(還是前幾大)以前年輕時買房寬限期頂多1年,現在寬限期幾乎無限回圈,利率又超低想升息還要看地球上其他國家,根本不是看我們小島上的政府或央行可以改變的所以你提到的1年內升到1.5% 或是幾年內升到5%左右基本上我覺得大概是回不去了而且我覺得不要說台灣企業,連歐日等很多企業其實體質没那麼好,隨便風吹草動就可能倒閉不要說企業連國家財政都没幾個國家是正常的....你要說一年內升息1.5% ,老實講真的會倒很多家庭,企業,公司且真的很容易把錢全部收回銀行,到時房地產又跌,銀行一定會頭痛死老實說銀行放貸的業務若要正常放貸,應該沒有那麼好放出去(正常放貸不好放,不正常放貸又會有風險)至於收款部門好像也不是那麼需要作啥存款業務幾萬幾萬收的,不如銀行缺錢搞個名義增資百億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