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盤就是看回不回,讓你想追也追不下去。等到大盤創新高,驚覺技術線型向上散開,是大多頭無誤,跳進來買股時,真正的回檔就要開始。眼前還有不少股票蓄勢待發,隻隻有機會,人人沒把握。第三季是傳統電子旺季,恰巧碰到去年第三季的超低基期,相當大有可為。應對方式就是,買好離手,出國旅遊第三季末再來看看
Roy9106 wrote:大盤會漲,個股才會漲...如首篇附的圖,台股突破85年以來月線的大三角收斂(恕刪) 個人不認為,技術分析可以用在這麼長的時間尺度因為,已經沒有因果相關性當年套牢的,不知套到哪去了,是不是還在這個世界上?而,當年熱門的股票,也不見的是現在的主力股票
小弟操作八年,這八年剛好遇到兩次崩盤,崩盤前每次都有人說一樣的話,前兩次是喊20000,這次比較保守只喊15000,基本上有這論點出來就表示股市太樂觀了,我是盡可能收回資金空手以待了,賺錢的快感不會比賠錢的痛苦大啦~!軋空手?會怎樣嗎?總有一天等你下來就對了。
KCLin0423 wrote:個人不認為,技術分析...(恕刪) 我補充我所知道的,技術分析類似統計學,越久準確性越高,但是突破要帶量,這波漲上來,幾乎沒量,外資很投機的一直拉某些特定股票,這些股票確實是好股票,但是沒好成這樣,大家拉上去的目地都是要出貨,我倒想看看外資怎麼出這些貨.
jiangbruce888 wrote:我補充我所知道的,技術分析類似統計學,越久準確性越高...(恕刪) 如果統計系統是隨時間做演進其中,也許某個群體消失,也許某個群體興起,也許環境改變。。。等等新的群體與舊的群體可能毫無關聯跨越這些系統本質的改變點,統計有意義嗎?技術分析也許是統計科學,所以取樣數要夠多例如,一周比一分鐘更有效,成較量多的比成交量少的更有效但是,取樣必須有關連性10年前的成交資料,與現在的關聯性極低如果,您是說,型態會有重複性例如,新的群體,他的運作型態和舊的群體類似(但是無關聯)例如自然(高斯)分布個人很認同但是,新的群體,要和舊的群體產生關聯而有統計上的意義個人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