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一萬美元的投資建議


ayz847 wrote:
請教一下,你買基金多...(恕刪)


我歐債風暴時進場的股票ETF,
也沒有任何一支賠錢的
VTI/VEA早就20%/30%
0055都沒預期會飆這麼快
一下子就30%
多頭時代人人是大師
內扣昂貴的主動型基金也一樣可以賺到錢
多頭賺錢也什麼好奇怪的?
10/20年後,會陣亡幾趴的主動型基金?
為何投資人績效普遍會低於基金績效?

無法擊敗通膨的工具多得是
台幣定存,台幣債券,美國政府公債
這些工具利率還低於儲蓄險
不過還是很多人持有這些標的
儲蓄險跟股票ETF(006204)都推薦朋友買過
我可沒有教她儲蓄險多於ETF,只有說"風險自負"
不知道為什麼,
儲蓄險買得就比股票ETF多得多
當然現在事後諸葛
006204績效也比儲蓄險好多了
但我可不為006204做任何"保本"的保證
我完全是在說""零息債劵""....你在說付息債劵....你可能真的不懂吧

零息債劵是不需要面臨再投資風險的 流動性的確也比保險更佳 可轉讓 不要扯到別邊了吧

你的再投資風險別再扯了 根本不是你說的那樣 所謂再投資風險是指原本預期的是5% 中間會領到利息

並且市場上也有5%的報酬才能維持原本5%的期待, 但可能市場狀況不好不一定能找到同樣5%的投資機會

這叫再投資風險, 固定收益債劵才會有再投資風險 零息債劵不會....別誤人子弟了吧

我真不知您到底是來賣保險的還是.....只要說到其它投資問題 你就宏推儲蓄險

上面說過了 各有各的好 債卷期間短 自然利率較低 也因使流動性更加 你折價買入 折價賣出 也同樣會付你利息錢 利息還是高過銀行定存的 零息債卷根本無波動性之說 你真的懂bond market嗎 zero coupon or covered bond, note and so on?




小小留學生Hsiang wrote:
我完全是在說""零息...(恕刪)


你自己不看清楚
本來就是先講配息債券的配息,會有再投資風險
零息債券都沒有到期日?
到期日期滿後,不是一樣有再投資風險?
市場升息,零息債券不會跌價?
市場上五年期/十年期債也很常見
哪是你講的債券因為年期短,報酬率低?
年期更長,報酬率還是很可能低於儲蓄險
自己查查台幣債券利率多少
債券可以折價轉讓,儲蓄險不能解約嗎?
我既不賣保險,業務員也不愛賣佣金率這麼低的躉繳儲蓄險
你知道躉繳儲蓄險的佣金率嗎?


小小留學生Hsiang wrote:
我完全是在說""零息...(恕刪)


這樣講,你是理專來賣高費用率基金的嗎?
只談過去績效,不談費用率
不談10年後,有多少高費用率基金會陣亡
只要講到投資問題,你就宏推高費用率基金
你不知道指數什麼嗎?
你不知道高費用率基金的陣亡率嗎?
別再誤人子弟了
AMD_Hammer wrote:
短期有多短?扣除手續...(恕刪)


我最近再買兩檔高盛和雀巢澳幣計價公司債券, 分別在4年和5年後到期
一個是每半年配息, 一個是每年配息, 這兩檔一開始利率各是5%和4.75%, 我買時有漲價, 殖利率落在4.5%和4%
銀行費用就一開始收1.2%手續費, 賣回不再收

非保險商品, 就外幣純公司債券

樓主的美金也能買類似美金計價的純公司債, 利率也比定存高不少, 也比基金費用低, 當然缺點是風險較高, 因為是單一公司, 不像基金是買一堆公司的債券, 能分散風險
ryanku wrote:
我最近再買兩檔高盛和...
我最近再買兩檔高盛和雀巢澳幣計價公司債券, 分別在4年和5年後到期
一個是每半年配息, 一個是每年配息, 這兩檔一開始利率各是5%和4.75%, 我買時有漲價, 殖利率落在4.5%和4%
銀行費用就一開始收1.2%手續費, 賣回不再收
非保險商品, 就外幣純公司債券
(恕刪)


那不錯啊
台幣債券就超慘的
配息有沒有其他稅的問題?
健保稅? 分離課稅?
是你說到零息債卷跟跟保險一樣的 請自行拉回去看 不希望不當的金融知識害了人

保險就只能是保險 所以我才糾正了你把一次繳的儲蓄險說成跟零息債劵一樣

你根本不懂bond, zero bond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再投資風險 你懂零息債劵跟其它債劵的存續期嗎

即使轉讓出去 轉讓價還是高於你購買的成本, 那保險呢?

你懂bond market有長期中期短期之分嗎? 要你一定要買五年十年的了?而保險呢?還有買一年兩年的儲蓄險嗎? 你怎知六年後的波動是如何, 期限越長波動自然越大

投保險不如想想其它的投資 另外我買基金都是自己有買的 也覺非你說的高佣

別再把儲蓄險這東西拿出來教人投資了 也希望你增長一下金融常識謝謝

AMD_Hammer wrote:
那不錯啊台幣債券就超...(恕刪)


境外發行的債券配息不用扣健保補充費
躉繳一筆,期滿本利一起領回
就是一樣的架構與本質
再講些其他的不同,
不過都是沒重要影響的差別,
也可以找到儲蓄險較有利的部分
(我也沒有要說債券不好)
前面不就有人付了1.2%手續費+溢價買入
未到期要賣給銀行,就算不用折價好了,
銀行原價買回
不也馬上虧損1.2%+溢價?
對於持有零息債券到期的投資人
躉繳儲蓄險跟零息債券沒有區別
儲蓄險10萬NTD就能躉繳,
也有門檻更低的
10萬這種數字,流動性有多重要嗎?
我記得台銀買的南非幣定存,
應該也約10W NTD
太久沒理南非幣,已經忘記網銀密碼了
我都還懶得去銀行處理
要跟我講10W定存多有流動性,
對我有什麼意義啊?
如果10W的流動性對你也很重要
那就去找你覺得適合的商品吧
儲蓄險原本就是最短一年~ 6,7年都有
對保戶極有利,可以自由選擇
也是很合理的狀況
但金管會保險局,認為短年期對保險公司不利
管制下才變成現在幾乎都是6-7年期儲蓄險
雖沒有以前這麼好,但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年期
你也不懂高利活存儲蓄險的道理在哪裡
雖然是錯的,你就繼續當儲蓄險最短要六年吧
若跟美金定存比,利率僅0.8%
就算提前解約要扣解約費用
還是滿容易勝定存,
但買這種商品的人,相信多數是想要持有到期,
不會提前解約






AMD_Hammer wrote:
我歐債風暴時進場的股...(恕刪)

小小留學生Hsiang wrote:
是你說到零息債卷跟跟...(
你懂bond market有長期中期短期之分嗎? 要你一定要買五年十年的了?而保險呢?還有買一年兩年的儲蓄險嗎? 你怎知六年後的波動是如何, 期限越長波動自然越大

投保險不如想想其它的投資 另外我買基金都是自己有買的 也覺非你說的高佣

別再把儲蓄險這東西拿出來教人投資了 也希望你增長一下金融常識謝謝
恕刪)


儲蓄險那像債券還會隨市場利率波動?
你不知道總開銷比例是什麼
你不知道你買的基金總開銷比例多少
你不知道高費用率對長期投資績效的侵蝕
你不知道投資人報酬率差額是什麼
你不知道高費用率基金10年後陣亡的比例有多少
你不知道10/15/20年後的績效
ETF相較於整體主動型基金的排名
與其投資高費用率的基金,不如想想其他的投資
別再把高費用率基金這種東西拿出來教人投資了
也希望你增長一下金融常識,謝謝!
另外躉繳儲蓄險原本就沒有高傭這種事
高費用率基金,可就夠肥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