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優尼斯 wrote:
不看股價只針對雙方第...(恕刪)
某國際放空集團Glaucus盯上大陸企業台灣掛牌的F-再生
直接給予目標價0元同時在發部前已大幅融劵放空加借劵放空
針對Glaucus的疑問
1.F-再生資本支出可能誇大(年報)(法說會簡報):F-再生在2011年~2013年透過現金增資或銀行貸款取得約10億人民幣貸款,其中6億用於資本支出(包含1.26億用以取得福建省晉江市陳棣鎮的137畝土地)(Glaucus):晉江市的私人企業投資額公開資訊顯示,公司實際上在此的資本支出應該只有2.12億,Gluacus懷疑灌水的部分可能用以虛增營收。且中國網站搜地網顯示,F-再生子公司取得該137畝土地的成交價是313萬人民幣,土地取得成本不實。
個人認為大陸有國土出讓金,還要出徵地補償費用,F-再生宣稱的金額還算合理
2.F-再生可能浮報其子公司淨利(年報):F-再生子公司於2011、2012年的營業淨利為新台幣16.8億、21億(Glaucus):從晉江市陳棣鎮的納稅企業名單中,其納稅級距明顯與台灣年報所揭露的淨利有差距。與其生產相同產品,且納稅級距也相同的其他兩家當地企業,營收只有F-再生子公司的6%和16%。若按中國大陸官方數據核算,其子公司營收和淨利應大幅下修。
根據F-再生的說法,也有其他的海外(中國以外)上市公司,申報的繳稅金額大於網站揭露,這部分個人認為Glaucus可能會輸,由稅務反推淨利在推回營收,F-再生的稅會因匯款而有變化,如果獲利從大陸匯出到台灣會要載加10%的稅,光有無匯錢就會有差異了,另外若是灌營收則應收帳款的問題會慢慢浮現,F-再生的客戶約有350家,第一大客戶占營收比不到3%,這樣要灌營收恐怕工程浩大,得有數十間企業甚至百間共同合作才有可能
3.稅前息前淨利率(EBIT margin)高的出奇(年報):F-再生生產的產品,2010~2012平均稅前息前淨利率為33%(Glaucus):其產品(EVA)的技術門檻並不高,其它同業的稅前息前淨利率僅約7%,高出產業平均太多。這種數字已經可與微軟匹敵了。
根據F-再生的說法,它有特殊配方,這非本人專長, 公司倒是很直接的公佈製程,只差神奇秘方
4.營收數字過高(Glaucus):營收成長率、每名員工銷售額皆高出產業平均太多,相當可疑
跟問題2一樣
最後個人對於Glaucus也有許多的疑問
1.該公司放空11次11間全跌100%勝率,不過事後證明只有4間有事,事後一般投資人皆索賠無門,Glaucus是正義的化身?我想它屬射後不理派,它的報告也寫明了,各位看的這份報告是放空報告,公司會因放空而獲利,公司不保證報告的資料正確,這什屁?
2.F-再生的董監持股相當的高,若一且都是假的,根據過去慣例早跑的比飛的還快,一掛牌就要開始猛倒,怎麼到現在持股還有48.66%?
3.簽核財報的為世界前四大台灣第一大會計事務所勤業眾信,九成營收查不到會不會想太多,且F股目前大陸子公司都由台灣自行查核,加上勤業眾信在大陸也有德勤,若真出事,這天下第一所的牌子恐怕砸爛了,該相信王牌會計事務所還是國際禿鷹呢?
結論個人對於F股多有顧慮,不過這一擋若殺下來,我會考慮買投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