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對於最近服貿事件的想法... (更新於67樓)


如影隨行 wrote:
我不懂的是.為甚麼大...(恕刪)


當然有政治問題呀,誰都知道有政治問題,但面對這些問題不是只有要或不要兩個答案而已。

依你的例子來說,你被一個爆徒綁架,只有服從他或死兩個選擇嗎??聰明的人會先虛於委蛇,等待時機再一次反擊,不是只有硬碰硬才叫追求自由。

另外,如果你從過去的歷史來看,很多人願意為自由犧牲,但更多的人選擇生存,台灣已經不是以往什麼四小龍了,別再以為還有條件去跟別人硬碰硬!!

economic wrote:
要用政治看不是不行,...(恕刪)

要知道台灣經濟一獗不振的因素是很多的.開放服務貿易也僅是其中一個選項.不通過台灣人民就真的會慘嗎?就如你所提.通過未必會更好?
以前的日子.其中若不是在國際上.經濟協議上.甚至運動賽事..等等.每遇中共皆遭阻撓.台灣會走向此死胡同?怎麼這下只"聽到預想到一點甜頭".這會又全都忘光?
上面我有說到.以這樣的情況下.無疑請鬼抓藥方.你相信這帖藥的是有效果還是一服下去慢性死亡?
我沒讀過多少書.但致少以我的人生經驗讓我學到.我不會輕易相信一個曾經欺侮過我.恐嚇過我的人.更何況跟他談合作了.就算我沒錢.我也不會失去人格卑躬屈膝.
不過看起來以你的說法.是只把利益擺第一了.
有些人為生存會不惜一切.犧牲尊嚴.犧牲自由.選擇只要活下去.那怕是茍言殘喘.
有些人把榮譽.尊嚴.自由.看的比生命重要.死了都要挺直腰桿.



如影隨行 wrote:
要知道台灣經濟一獗不...(恕刪)


講的好。

而且馬英九從執政到現在,搞過多少次政策,講都講很好,實際都慘不忍睹,但就是就有一群人喜歡打完左臉換右臉,不久又忘了,周而復始,該是說他們健忘還是單純。

633、消費劵、黃金交叉、鮭魚返鄉、主計處預測、證所稅、減稅,救經濟、打房、油電雙漲,

台電中油改革、政府組織改造、物價控制小組、公務員加薪3%,帶動企業加薪、八八風災,救災不利、

菲律賓-廣大興案、愛台十大建設、ECFA、戶政系統、ETC、雙子星、美河市

轉至realbest1123

intertional wrote:
當然有政治問題呀,誰...(恕刪)

再繞回服貿議題上.光就此議題就已經看到中共的嘴臉了.重要的條例上已經不平等了(有興趣仔細去查"重點")中共近乎是以威脅的口氣來逼你(服貿不過就不再跟你談?)
你還認為台灣算是"聰明的人"?以過去的經驗.你還認為我們政府這次是在"等待時機再一次反擊"?基本上請你提一次關於我們曾經漂亮反擊過的經驗來聽聽?
台灣不爭氣的藝人過去撈錢.撈到後有回饋過他生長的台灣嗎?一個發言或動作失誤馬上就被大陸當局封殺趕回來的例子不是沒有.當然這是個人行為.他們要抱大腿要卑躬屈膝也是沒辦法?
老實講.不就是因為語言通.人口多.錢容易賺!所以講白了就是為錢失立場失尊嚴不是嗎?
但這些明星忘了這裡才是他們生長受教育.發蹟的地方.沒先有台灣的人捧紅你你有辦法當明星去大陸?
難道未來台灣所有做生意的人也要這樣?不難看出將走向亡國之路吧?所以就順其自然袖手旁觀?

如影隨行 wrote:
再繞回服貿議題上.光...(恕刪)


說的比唱得還好聽
給你拍拍手

麻煩一下
食衣住行育樂
有用到made in china
請全數捐出

否則只是自打嘴巴

joizli wrote:
講的好。而且馬英九從...(恕刪)

容許我胡思亂想的一件事....
這會不會是可能套好招的?!
馬政府把台灣的一切先放爛.先忍受被漫罵的這一切.到"關鍵時刻"提出這議題"且故意不管反對聲浪.突破萬難的硬幹.然後對岸配合.過個1年.一切轉大好.凸顯了馬政府的決策是睿智的是正確的.一舉把反對黨打趴.換取繼續執政萬萬年.你好我好的大結局!!對岸因此獲得相對的控制權條件交換!
這招叫致死地而後生.卻又皆大歡喜舉國歡騰.一舉鏟除異己!!
以上是我自己胡思亂想.....

老花農 wrote:
讓我想到 今周刊調查...(恕刪)


全台灣有兩千三百萬人,裡面十幾個教授全同意‧也不能代表台灣‧

兵臨城下 wrote:
叫人家看三立就知道你...(恕刪)


我昨天有看 那個某金管會長官 面對阿娟的提問幾個簽了之後某些要害問題略顯得支唔 巧妙地避開主持人所疑惑的關鍵部份 這難怪老百姓真的已經不太相信所謂的政府把關了 我滿想聽正方這部份的釋疑 但真的有點失望

如影隨行 wrote:
要知道台灣經濟一獗不...(恕刪)


你這跟本邏輯有很大問題,明天如果沒飯吃,沒幾個可以堅持的,尤其是台灣人
簽了的利弊我有自己用經濟邏輯推導的看法,不開放你懂我們要失去什麼嗎?別的都不說,你知道要丟掉多少工作機會嗎?去看看有執政的綠色縣市長對這次的看法,沒覺得特別安靜嗎?那不是會得到什麼,而是失去的他們恐怕承擔不起

話要說的很漂亮很容易,日子真變成更難過且回不去人民的風向改變更快
媒體需要的是具備衝突的新聞來吸引觀眾和讀者,狗咬人的新聞沒人要看,人咬狗的新人才有人看,同理替政府宣導政策沒人要看,反對謾罵政府政策才容易吸引眼光

這件事的該有的適當觀點是去瞭解整體得失,尤其是跟其他往前進的國家相比,中國對我們敵意,那韓國在經濟上對台灣難道是吃素的喔,中國會不會馬上對上台灣我不知道,但國際經濟競爭上台灣每日都要面對韓國這類相似度超高的對手,台灣的企業如果留在台灣在起跑點上輸給競爭對手太多,不走怎可能,沒企業哪來的就業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joizli wrote:
講的好。而且馬英九從...(恕刪)


看你列這些就知道不是客觀判斷的,有些是政治語言,有些是實際需要,而你是靠感覺選立場而已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