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賣屋轉而租屋並投資定存概念股


takumax wrote:
類似的主題最近也看過幾篇,但是每個案例多少還是有點不同,
在此提出個人案例,請大家不吝提出意見~謝謝

年齡:差幾年就要 50了
婚姻狀況:單身無子女
工作:自由業,收入中等
資產:房子一間,目前市價約1000w,貸款 100多w,其他財產約250w

目前在考慮:
1. 賣掉房子去租屋約1w左右,扣掉貸款約可增加現金800萬,加上現有財產約總計1100w
(目前房子有一個房間出租,月收4000,停車位出租,月收2000)

2. 約900w投資定存股,目標獲利5~6%,年配息收入約45~54w。
其餘250w備用,以及在股市低檔時加碼用
(根據去年一年記帳的結果,個人開銷不大,足夠使用,而且工作還有收入)
...(恕刪)


我覺得如果版主有兩間房子的話倒是可以考慮資產配置,否則的話此舉有點本末倒置
每一個人追求的目標都是創造財產後去買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但版主卻在知天命之年才想要投入風險資產,
建議你再做之前看一下新聞挖挖哇常客陳立宏賣掉永康街房子後轉投資股票的事在考慮一下
我覺得50歲,自由業,單身一人,慢慢越來越老,
如果是租個像樣的房,我想要租房會慢慢有一點難度.
房東多少有些疑慮.

這是我在另一個主題發表的文章, 感覺完全可以應用在樓主的情況:

你擁有基本的財務知識嗎? 你看得懂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嗎? 你懂得判斷甚麼是好公司嗎? 當你懂得判斷甚麼是好公司的時候你知道甚麼是好價位嗎? 甚麼樣的價格會有安全邊際, 多少才是公司本身的內在價值? 如果你把存的錢投資在電視雜誌上推薦的個股, 你又如何判斷那檔個股的價格是否已經反映在股價上? 價格跟價值(Price V.S. Value)要如何分辨?

好的公司不外乎就是穩定的盈餘+現金流, 強健的資產負債表, 持續的買回股票/發放股利, 不年年搞增資/可轉債, 只要少量的資本支出就可以維持營運, 護城河, 專注本業不搞太多的轉投資, 管理階層和董監事有高持股, 合理的薪資, 市場給予該公司合理的評價。 這些在公開資訊觀測站都找的到, 可是你若不具備應該有的財會知識這些資訊你根本就找不到, 就算把季報、年報、公開說明書都給你你也無法解讀。

當你今天沒有財務知識、沒有經驗、沒有判斷的基礎、沒有執行的紀律、對市場不了解, 那主動投資(active investing)對你來說根本就是一種自殺的行為。 就算網友把你帶進場好了, 你也不知道甚麼時候退場。 建議你先好好的讀綠角寫的書, 把基礎打扎實了, 再來判斷你有沒有具備主動投資者的特質。

不知道樓主要怎麼樣建構你的投資組合? 用甚麼標準? 篩選評價的方法是? 怎麼比較你手中的投資? 你怎麼確定你手中的股票能夠每年穩定的配息? 你怎麼確定你投資的公司的護城河能夠一直維持?

takumax wrote:
目前在考慮:
1. 賣掉房子去租屋約1w左右,扣掉貸款約可增加現金800萬,加上現有財產約總計1100w
(目前房子有一個房間出租,月收4000,停車位出租,月收2000)

2. 約900w投資定存股,目標獲利5~6%,年配息收入約45~54w。...(恕刪)


>>>

版主現在考慮賣房 , 投資股市增加現金流


但民國85年 , 我卻採取將股市(聯電/台積電) , 定存的資金抽回

選擇買1200萬的不動產

當年的定存利率 , 一年就有約60多萬元利息

雖然巳事過境遷 , 但是非對錯 , 我也無法判斷


只是從來投資股市 , 我只把多餘的錢投入

就算全部損失 , 也不會影響我生活的程度投入


年齡近50歲 (我的年齡相仿)

可能小孩還在就學 , 還有高堂父母

投資應該要謹慎一點比較好






五十歲
水到胸口了
賺多少有意義嗎
經歷過的人知道我在說什麼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