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日本企业没落的原因?

abingooo wrote:
但是把中日韓台,一同評比,卻忘了時間差的問題。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就是亞洲的領頭羊,近年來因為人口迅速老化的問題,本來就註定要下來了。

然而後起的台灣、南韓,難道就逃的過人口老化的惡果嗎?中國因為一胎化的問題更嚴重,時間到了也是逃不掉的,我們都經歷過高成長的時代。

日本社會在面對這個重大問題時,還能維持平穩、秩序,跟他們的公民素質高有很大的關系,天災時領物資,還是錦然有序。

等到中韓台也進入老人社會後,再看一下創新力,技術突破,生活水準,還能不能維持到日本現在這種亞洲第一的水平,再來笑人家不遲。

另一句話要說的是東亞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攢財有餘,但流動力不足,社會金字塔階級化的速度真是飛快,很難打破,少子化嚴重,企業、財富大都是父傳子,不傳賢。企業跟社會都用傳承制,思想觀念近親繁衍,沒有基因突變的能力,一旦世界趨勢大變,就是淘汰滅亡。日本的問題,其實是我們都會面對的問題。


閣下寫得很好

小弟再補充一點

政府解決問題的能力攸關國家的未來發展

未來亞洲各國誰上誰下?

就考驗各國政府的能耐與眼光了
人口結構爛,確實是很大的難題

tsenginan wrote:
日本東西降價賣誰要買...(恕刪)


SONY的Z1不算貴把,三星的S4和NOTE3銷量有變差嗎?遠的不說,就說最近幾年日系電子產品真心很弱

empirepenguin wrote:日本高鐵數十年來零事故
...(恕刪)

歷年日本鐵路事故:


·1980年2月20日 京坂電車置石脫線事故(負傷者104名)

·1983年5月8日 東北本線踏切溝挾まれ事故

·1984年5月5日 坂急六甲駅電車衝突事故

·1984年10月19日 西明石駅寢台特急「富士」事故

·1984年12月21日 上信電鉄列車正面衝突事故

·1985年7月11日 能登線急行列車脫線転落事故

·1986年3月13日 東急東橫線橫浜駅電車脫線事故

·1986年12月28日 余部鉄橋列車転落事故

·1991年5月14日,信樂高原鐵路發生兩列火車車頭相撞,造成42人死亡,527人受傷。

·2000年3月8日,一列地鐵列車行駛出東京日比谷線時,最後一節車廂脫軌,造成5名乘客死亡,63人受傷。

·2001年1月15日專電 據此間媒體報道,日本山形新幹線14日夜間發生交通事故

·2002年2月22日晚,福岡縣宗像市發生重大列車追尾事故,造成77人受傷。事故原因是快速列車司機錯誤理解了鐵路中轉信號。

·2004年10月新潟大地震發生時,行駛于浦佐與長岡間的新幹線列車「朱鹮225」號發生脫軌事故,所幸的是151名乘客無一人受傷。這是自東海道新幹線1964年開業以來,運行中的日本新幹線第一次發生脫軌事故。

·2005年4月25日,日本兵庫縣尼崎市25日上午發生的火車的事慘劇,28日結束搜救工作,今天由於一名女性重傷者不治死亡,使得罹難者增至107人。

·同年 4月26日一列客運火車在茨木縣一鐵路道口撞上拖車造成一節車廂脫軌

·同年 4月27日上午,橫濱又發生了一起小型貨車與火車相撞事故

·同年 12月25日晚,日本新幹線特快列車「稻穗14號」在行駛到日本北部山形縣庄內鎮時,遭遇突如其來的怪風襲擊,列車脫軌翻車。(我們被雷擊翻,他們被風吹翻;我們運氣不好--3節翻到幾十米橋下,他們運氣不錯--6節翻到旁邊田裡)

·2011年7與12-13號,JR日本新幹線 2日內 連發3起碾壓人事故



日本電子業沒落的原因很簡單

一,終身僱用制與年功序幼制,害死日本
此制度,養成員工有如未改革前的中國一樣,混吃等死,派系叢生
倚老賣老,年功制,又讓一堆學長們阻礙年輕人發展

二,政府過度的保護,對企業對員工保護,例如勞工管制過度嚴苛,讓企業不能因應
市場變化而進行費用緊縮(裁員)
日本政府對裁員與派遣立法保障,先進國家裡唯一可以媲美的就是法國
結果,法國現在是歐洲病夫,日本是亞洲病夫(好消息是勞動管制即將放寬了)

三 全國人民,這20年來過度沉溺於,歷史文物,公平正義裡(台灣也差不多)
導致人民失去學習能力,尤其是學習美國的能力,全國人民都在鎖國,反倒是中國
人這20年處心積慮的學習歐美,跟上歐美

四 電子產品本就是會跌價,誰的成本低,誰就能夠整碗捧走


中國的資訊對日本往往是報憂不報喜,這應該是基於中國人自卑心態
其實安倍的政策是正確的
上述所言的缺失,日本上到政府下到企業近2年來相繼進行改革中,便可看出

這2年日本企業大規模的裁員讓終身僱用制,年功序幼制已經快要變成歷史名詞了

安倍政府對資本管制,勞動管制等管制將會放寬,今年六月安倍將發布結構性改革之內容,大家可拭目以待

至於人民過度內縮之問題,在這兩年日本企業已經了解到全球化的重點
當企業願意追求全球化時,便不容易鎖國

在這時刻,該注意的其實是中國,中國除了電子業之外,其餘產業已經進入通縮的範圍,房價也已到了泡沫
可以說中國經濟泡沫以形成,此刻是在等待時機破滅而已

當然這時間會因為今年中國政府開放民營銀行准入,而延長
未來這3年中國會因為新銀行新產業(電子業)的進入,而揮別這幾年的不景氣
但是,那是逃命,不是回升




日本社會在面對這個重大問題時,還能維持平穩、秩序,跟他們的公民素質高有很大的關係,天災時領物資,還是錦然有序。
========
311地震海嘯后:醫生拋棄病人逃跑;避難所里老人凍死、餓死;每天只有一個飯糰充饑;自衛隊拒絕救災,70歲老人上陣……

日本災難后的奇葩事件很多,日本社會已經病了。
我家小朋友擁有的高級玩具:遙控車,模型,動漫,遊戲,都是日本的

便宜的玩具都是中國的

有什麼資格說,日本沒落而中國崛起?
把日本沒落歸因於年功制是真正的外行,
日本成長最快的時代,就是企業最保障員工生活的時代,
等到引進老美績效管理,數字管理,臨時派遣工一類制度後,
日本企業競爭力反而一落千丈,
前面許多網友不才提很多韓中台企業崛起是靠日本技術,
但日本的技術為什麼外流?還不就是導入老美制度後,一堆老人被遣散後轉業所致.

日本的問題有很多,
除前面提到人口老化,文化封閉外,
日本的社會制度也是一大問題.
日本天皇,政客,財閥,都是世襲的,
造成社會資源分配嚴重扭曲,階級幾乎沒有流動,
看現在天皇一族越來越醜就知道,連后妃都要華族,不能洗基因,
長久下來決策階層的品質每況愈下,連安培這種本事的人都能當首相.



哔哩哔哩 wrote:
日本有着亚洲最强的科...(恕刪)

看不到有什麼特別没落的
電腦本來就是美國第一,台灣製造,代工,緊追在後.
手機,美國及它國原為第一,現在的手機改為它國第一.
電視,螢幕,電視盒因電腦因素生產公司不再一家獨大.
市場我只覺得只這變化多,原本就非日本強項,那來没落.

没落最大應是相機業,底片業,因手機有照相功能造成業績大幅滑落.
手機平板等3C這麼多年下來也到市場飽和點了吧
以後更新可能是最大宗需求
汽車,現今就是大陸等國家因興起需求量大增,別國多只有更新市場需求了.
全世界車廠正大整合中,小廠牌不斷被收購併入集團.
enzolin168 wrote:

當然這時間會因為今年中國政府開放民營銀行准入,而延長
未來這3年中國會因為新銀行新產業(電子業)的進入,而揮別這幾年的不景氣
但是,那是逃命,不是回升

...(恕刪)


標準的〝見樹不見林〞看法,
即一窩瘋的跟隨外籍分析師喊空中國(需了解其背後動機究竟為何?是否放空套利?),
中國目前已有1/4的縣財政屬於貧窮狀況,
人口移動仍被嚴格管制,
各軍區解放軍已作好沙盤推演防止鄉村發生民變,
換言之中南海政權在未來的3年仍會堅守原先對各城市房市政策的〝三線放棄,二線選擇(武漢、重慶、成都等),一線(北上廣、渤海經濟圈)嚴守〞主張,
逐步拆解資金過度流入房地產行業的這個未爆彈(中國前250大富豪有超過半數皆投資房地產),
中國對外匯管制逐步開放的決心已在上海自貿區、珠海橫琴新區、深圳前海、天津濱海新區等見到曙光,
外資進入中國將會更加踴躍,
再者中國對於戰略性物資如石油儲備已日漸完善,
高級腦力資本(人才眾多)在航天、資訊、通訊、電子、電機、機械、鋼鐵深加工、空調及能源控制、汽車等產業都位列全球Top10以內,
煤、天然氣、稀土金屬、糧食等資源都可以自足或與印度、俄羅斯、泰國作貿易交換,
先進技術部分與德國各項合作案仍持續進行。

說實話,
一旦中國經濟感冒了,
受傷最重的可能是鄰近的東協各國,
尤其是回教國家的馬來西亞、印尼衝擊最深,
再來就是南韓、台灣。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