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rcura wrote:兩件事完全不相干‧何...(恕刪) 李嘉誠做的全部都是實業吧?什麼自來水公司之類的。這種產業 都是靠壟斷與資本來生存。本身競爭非常不激烈。而我指科技業 的併購來說 幾乎都是吃虧的。當然 標題沒清楚 是我的錯抱歉
nims wrote:呵呵,又有人一看到「...(恕刪) 老美只會把自己不要的東西賣給外國人,要怎麼賣?當然要有發文者這樣一廂情願的支持者,不看清世界的潮流的盲從者,把辛苦的血汗錢投資在沒有效益的公司。這裡面當然有不可揭露的利益存在,但是絕對不是什麼成功的併購案。搞不好是包著糖衣的毒藥,也許是怕大陸手機坐大。所以弄顆未爆彈給聯想吞下去?不包裝好看一點,誰會買單阿。專利有用的就像蘋果那種一樣,告到對手的產品卡在海關動彈不得。這種專利再貴都值得買,但是老美怎麼可能把這種東西賣給聯想。只不過是拿聯想當提款機而已,果然支持者分不清手機跟PC產業?
tourcura wrote:老美只會把自己不要的...(恕刪) 這個話怎麼說呢?舉例說吧。 清代很多老美不要的望遠鏡 可能落後很多代 大清連有都沒有。連望遠鏡都沒有 怎麼跟別人打仗?聯想現在如果想進軍國際手機市場。 最快最簡單的辦法 就是靠併購。而且單純手機品牌與專利 這方面跟華為那種通信技術和半導體還不太一樣。美國政府應該干涉的力度不大。所以不代表美國人不要的 中國人就不要。 美國當垃圾 沒准中國人還當寶呢。並不是中國那麼蠢。 而是中國人確實連這些美國垃圾都沒有。
已經說過了 google還是把專利握在自己的手裡 moto的17000項專利還是google的 聯想只拿到兩千項google看是賣低了 其實我覺得是賣高了1.google拿走絕大部分的專利 其實鞏固了安卓作為移動市場 最大的軟體利益 不變可以左打蘋果 右打諾基亞 繼續跟大頭官司纏鬥 拿到app軟體分成2.google之所以願意把製造部分 和品牌全部賣給聯想 就是想用聯想來制衡三星因為三星是安卓手機+平板近半的用戶 一但三星想轉移作業系統 最近已經有動作了 google也沒多大的底---------------------------------------------------------------光這兩點策略上 google就佔了置高點 這兩點也是最大的考量至於聯想 也只能步步為營 其實對互聯網時代來說 最重要的還是時間用錢併購是爭取時間 技術落差的好方法 但是對於品牌經營來說 那是未知數 風險高 禍福參半比如說三星oled做七年搞不出價格拐點 併購美國中小型公司把OLED軟性面板做出來 價格昂貴雖然只能做中小尺寸的 但是也是拉開了產業距離像這種併購毫無疑問就是绝對有利
哔哩哔哩 wrote:這個話怎麼說呢?舉例...(恕刪) 為了併購案在中國站的住腳,當然必需合理化‧中國現在可以併購外國的公司‧那間不肥那間不壯‧像那些在美國上市的大陸太陽能公司,當初併購案會小嗎?理由會不正當嗎?最後的結果呢?要能成為華人裡最成功的併購案,是要能替公司股東創造利益‧併購是要給錢的,還沒賺到錢‧戶頭裡的錢就少了一堆,萬一智慧手機市場一反轉‧跟當初的太陽能一樣,這筆錢就是當作丟到水裡繳學費了‧
tourcura wrote:為了併購案在中國站的...(恕刪) 當然咯。併購成功不成功來說 都得後市來說。 單純就是聯想併購IBM 還算是成功的。 所以才會對聯想併購MOTO有期待。如果跟 ACER併購 倚天 GATEWAY 最後併購著併購著 把這倆品牌給併購沒了。假如ACER進行 下一次併購 你還會去期待ACER么?倚天 在WM時代 還是有一些名氣的 雖然不如HTC 但是也算是二線品牌力的精英。 最後真是在ACER手裡 玩蛋的。
哔哩哔哩 wrote:當然咯。併購成功不成...(恕刪) 就以全亞州華人地區,併購後‧能功成身退的機率來看‧很小‧總不能倒了十間只有一間成功‧就期待連莊的機會很大‧何況手機跟本不是聯想在行的行業‧聯想是多虧有一個富爸爸,如果以資本主義純市場運作‧聯想這間公司早就倒十次以上了‧要不是有源源不絕的資金供應,聯想那活得到現在‧在中國能生存是一回事,但是要當過江龍‧殺出亞州‧還有待關察‧先統一中國的手機市場再說吧‧如果在中國的手機市場都不能當到龍頭‧還能期待什麼?宏基的nb在台灣也可以數一數二‧但是手機呢?
先統一中國的手機市場?只要拿下中國市場,就已經是世界第一,還要去併購別人幹嘛?過去是馬達,軸承,鋼材這些製造端工業產品,現在連家電,手機,汽車,...這些消費端產品,中國市場規模早非吳下阿蒙,穩坐世界第一好幾年了.
本來出國發展就已經很難,要和當地政府搞關係。聯想沒在小米尚小的時候收購是個錯誤,現在買就太貴了,不過也不排除雷軍不賣。聯想在手機的軟體研發很差,我和聯想的一些人打過交道,他們自己都不太喜歡自己的手機。反而是華為最近幾年頗有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