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有許多以訛傳訛的說法,
平常在網上大多潛水,不想嘴泡
但是有太多有心人士和抹黑不實言論.
以下就我所知的說明一下,
至於信不信?
太多的人反正想法根深蒂固
我也不會再辯解.
CYqwe wrote:
資產有5兆的公司,比台銀的錢還多,怎虧...(恕刪)
tommy7373 wrote:
他會賺錢是因為錢太多了,光是利息就可以讓他賺錢了
銀行能賺錢,很大部份是靠客戶的錢去放款收利息,
郵局存款雖有5兆,但規定不得做放款業務.
所以只能轉存銀行,早期因為利息高,還可賺利息差,
現在利息這麼低,根本沒有利息差,反而要增加人工成本.
幾乎每多做一筆就多賠一筆.
那有沒有放款?
有,只能就簡易壽險的部份可以借款
tommy7373 wrote:
其實郵局沒有一樣業務賺錢。原因是出在他的人力成本,他是勞力密集產業,看看跟他做同樣事情的同業薪資才多少。
這句話很中肯,和中華電信同為交通部的事業單位.
但中華電信可以以增購硬體設備賺錢,但是郵局的本業,還是要靠郵差一封一封,一家一家的送
郵局二大主業:
儲匯部份,因利息低已無利潤可收
郵務部份,現在因為電話及網路的普及,
真的寄信的人已不多,有的只有印刷品.
一些公司的dm又厚又重,但郵資卻低了許多,為什麼?大家想想
心和夜語 wrote:
而是藉由崩盤時低檔買進各類績優股而賺錢...
這都是靠中華郵政公司資金運用處的貢獻...
這句話是沒錯,但開始時配合政策,是把幾百億丟到股海成為呆帳,
後來才同意成立資金運用處慢慢把錢賺回來.
但是在資金運用處成立之前,郵局還是每年有上繳國庫的單位.
近幾年來郵局為了順應目前業務的困境,
也不斷轉型開發不同的副業,如壽險及代售商品.
來維持盈餘.
在九十幾年時期景氣還沒這麼糟時,
我的部門在沒增加人員編制的狀況下
每年還是要求我們要有二位數字的成長,
所以為什麼去年被爆為公部門榜上有名的血汗工廠
Maedatsun wrote:
郵局其實是很重要的一個機構,他背後代表的意義是民主政治一個"人人平等"的實現。
從古到今,郵政是讓一個國家裡的國民能夠以可靠及價廉的方式互通信息的唯一機關。
不管你住的多偏遠、不管你的身分地位或經濟程度,只要有收件住址,郵差就會把別人要給你的信息以非常可靠的方式及相對不貴的價格給遞送到。這是為何郵政是一個國家不可或缺的關鍵民生服務之一。
這也就是為何世界各國都會有一個統籌的非營利郵政機關。像美國的郵政還是聯邦級的機關,不管每年虧損多少,美國聯邦郵政就是不可能裁撤。
謝謝Maedatsun大的精闢說明,全文照引
哪個銀行會在窮山惡水開分行,
一封寄往山之巔水之涯的郵件成本要花多少?
郵局只收5元....
郵局本業不是寄信怎麼會辦存匯款,這不也是為了配合政策
讓偏遠地區的百姓能滿足基本安全的生活機能.
在每一個鄉鎮最少設一個據點,這些據點有幾個是有利潤的.
真的有些地方實在太偏僻,無法設立據點的怎麼辦??
不知有沒有人聽過"行動郵局",就是郵局開一台車到地方上
幫交通不便的居民服務到家的辦儲金郵遞業務
這些當初金融業沒人要去做的事,
現在倒也成了一些人說嘴的話題....
當初民間郵局盛行時,郵資比郵局低,但是除了都會區以外的郵件怎麼處理
有丟掉的,我們還發現整包丟到郵局來的,有利潤的拿去賺,沒利潤的就丟給郵局
郵局要負擔許多社會責任,虧了錢要被檢討,拖出來鞭,
真的想辦法轉型開發新業務賺了錢,還要被指責公部門與民爭利.....
還有一些人認為這些公家機關的老頭子,可能連電腦都不會用,
跟不上時代潮流,早就該退休了,把位子讓給年輕人.
其實十幾年來,各位收到全國性的各式單據帳單中,
許多程式還是出自我這個老頭子手中.
還曾有某銀行資訊部門經理要求我去跟他們上課.
太多太多.....
zxctw wrote:
郵局服務也沒比別人好
為什麼郵局不會虧損
我覺得郵局服務比一般銀行好很多耶,
分行又多,我家附近5分鐘車程內就有兩間大型的郵局,
雖然員工一般都比較資深,但勝在有人情味,
常常看到老人家去問東問西的,他們都不會不耐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