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蘭奇:台灣沒有宏碁轉型所需人才

我倒覺得蘭奇執掌acer時,表現並不是很好.

acer並不重視RD, acer的RD,只做paperwork,而不是做研發.
而是由業務和採購主導產品規劃,acer幾乎沒有RD,一切研發都靠 代工廠RD操刀.
acer主要負責產品外型ID.連Dell,HP這幾年也類似acer了,硬體 RD 都交給代工廠.
acer的業務拼命塞貨給國外通路商,並且大打價格戰,犧牲利潤也要逼死競爭對手,營造出貨量成長的假象,最後導致鉅額庫存跌價損失.

acer的採購,拼命去殺價買便宜貨,連帶影響到產品的品質.

acer為搶世界排名,拼命花大錢去收購好幾家營運虧損的國際大公司,結果白忙一場,損失慘重.

10年前,林憲民時代的acer電腦則是規格保守,價格不便宜.分家後,王振堂時代的acer有創新的是,產品規劃變得靈活,市場有什麼好賣,馬上找代工廠開發新產品. 但相對的,acer產品線有點亂槍打鳥,相似的規格,卻衍生出很多機種,造成庫存成本難以控制. 且給代工廠的產品開發期超短,有時產品bug還沒解完,就跌跌撞撞的搶上市發表.


幾年前,NB設計上,acer是比asus強的,
可惜現在,已經沒有優勢了。

聯想有沒有蘭奇,其實也沒差。
他只說對前一半啦,後一半是這種轉型他也沒把握。

economic wrote:
聯想光離開大陸的知名度都不高了,根本不算太國際化的公司,純靠大陸市場賺錢是目前大陸大廠的狀況,真正能走出大陸的少之又少


正確!

不過光靠吃大陸市場就滿足了的陸資是滿大把~~~還有不少是專做某個省份市場這樣也能吃撐了

大陸市場大~~無可奈何,不需要國際化也有機會賺大錢。一人一瓶哇哈哈水, 一瓶1元,14億人就是14億營業額(RMB)。

但台灣不同,台灣是早就被迫必須國際化。
勝者(聯想、蘭奇)說話較大聲,敗者(宏碁)沒話說!

科技業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鹿死誰手尚未知?

聽聽就好!!
飯田響也 wrote:
不過光靠吃大陸市場就滿足了的陸資是滿大把~~~還有不少是專做某個省份市場這樣也能吃撐了
大陸市場大~~無可奈何,不需要國際化也有機會賺大錢。一人一瓶哇哈哈水, 一瓶1元,14億人就是14億營業額(RMB)。
但台灣不同,台灣是早就被迫必須國際化。


錯了~ 我親身體驗過的是華為的成長. 在十多年以前, 我在某家台灣通訊大廠幹RD, 那個時候市場上有個叫華為的名不見經傳的大陸公司(資本大, 所以我不用"小公司"稱之), 開始踏入3G行動通訊市場. 我們也是做這塊的, 但完全不把它放眼裡, 因為在歐美市場大陸貨=爛貨,論品質論品牌根本無法跟台灣比. 之後短短不到五年時間, 這個local公司把包括我們在內的所有台美廠商打個落花流水, 還殺進台灣市場直搗黃龍. 憑著中國政府及國內市場服持, 現在的華為早就是國際性大公司. 誰還看你台灣一眼? 聯想也是走一樣的路, 而且聯想比起華為更是巨大兇猛, 只是台灣人不太了解它而已. 你知道它在大陸對台灣人材的磁吸效應有多大嗎? 一個RD開的薪水在台灣可以請一個研發主管. 要比什麼?
講台灣太沉重了吧?應該是宏碁自己公司的問題吧.
冰凍三尺決非一日之寒。
蘭奇說得是對的,但以他當時躁進的態度,真能如他所說的作嗎?所以難以現在的問題回望過去。
怎麼大家都把蘭奇當作神?

蘭奇強力塞貨給通路商,但是產品沒有賣到消費者手上。全部屯在倉庫裡。最後是宏碁自己吞。

這不是蘭奇的錯嗎?
那宏碁之前認列損失是在認列三小?錢放著會自己不見?

每次記著訪問,蘭奇永遠不提這件事。蘭奇只會說宏碁太保守,不願意走出台灣。被趕走我也很無奈。


我的結論就是

1.能當上高層,說鬼話的功力一定很強。
2.人家說什麼就信什麼,難怪散戶永遠賠錢。

========================================
當然

宏碁不願意走出台灣
蘭奇強力塞貨,讓宏碁虧得很慘。

這兩件事是不衝突的,有可能兩者都是真的。
蘭奇離開有當時的原因 ACER今日結果也非蘭奇一人所能改變的 時代造英雄他沒那麼神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