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

<存股> 8926,台汽電,長期存股討論


J1977 wrote:
新宇並非公開上市公司...(恕刪)


行政院訴願會已經撤銷公平會的裁罰(63億),要求另做合適處分!
kimi8855 wrote:
定存股落入虧損,就不該繼續持有...

關於這一點我持相反意見
企業不遇逆風,投資人就不會有低成本的持股機會
當研究的時間長了
看的面向廣了
你會發現事實上沒有一家公司是完美的
小至資本額數億的上櫃公司
大至數千億的上市跨國企業
都藏著大大小小各種問題與隱憂
看到你都不敢買

然而
報酬與風險是一體的兩面
認識風險
進一步承擔風險
計算報酬
繼而享受報酬
才是投資的精神

話說回來
台汽電雖然13Q2淨利率負1.79%
但別忘了13Q1淨利率可是正31.16%
要悲觀還太早
推倒胡 wrote:
行政院訴願會已經撤銷...(恕刪)


感謝分享
delete
delete
delete
delete
delete
delete
delete
delete
以高登公式計算報酬率
現價投資台汽電之預期報酬率為11.12% (採中位數估計)


新宇電廠跟台電簽的約是收購電價固定(無法反映成本)
燃料成本走低會大賺
但結果從2000年以後燃料價格(天然氣大漲),所以賣愈多虧愈多
最後倒閉,他也是唯一簽這種合約的電廠

其他燃氣電廠一開始的合約是以前一年平均氣價作平燃料成本+操作發用...等
現已改為即時反應氣價,並往上加一些操作費用....所以都可以獲利
也就是說還有近20年都可以穩定獲利...

核一二三除役,燃煤電廠汰舊換新遞延...
希望可以讓台電購電量更多一些...

台汽電的半年報,所有電廠認列盈餘快5億,
但是認列星元公司,上民營造,RP的虧損,所以第二季是虧的

第三季是最旺季,看看吧...
solid1 wrote:
新宇電廠跟台電簽的約是收購電價固定(無法反映成本)
燃料成本走低會大賺
但結果從2000年以後燃料價格(天然氣大漲),所以賣愈多虧愈多
最後倒閉,他也是唯一簽這種合約的電廠

我遍尋不著新宇的相關資料,能否提供出處方便查閱 ?
個人對此有相當深刻的疑惑
假設合約電價為一定值
那其實只要善用能源期貨即能對原物料波動加以有效避險
絕不至於越賣越賠
如台汽電亦有利用金融工具做避險使用
帳列股東權益變動表中的避險工具損益項
去年同期淨損一千四百餘萬
今年第二季淨損為九百餘萬
(此淨損部位對我來說是正面訊息,表示所要規避的風險未發生)


官田電廠經營的主要型態是與工業區內廠商簽訂售電合約
工業區需求之外,餘電則由台電購入
官田電廠重要契約揭露
來源:台汽電年報

汽電廠上下游關係圖
來源:台汽電年報



solid1 wrote:
台汽電的半年報,所有電廠認列盈餘快5億,
但是認列星元公司,上民營造,RP的虧損,所以第二季是虧的

題外話
今年所有上市櫃公司已全體實施IFRS會計制度,財報已完全取消半年報
以後看到的只有Q2季報表(4至6月)
月營收/損益/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也同時改為只揭露合併財報

合併至台汽電主體的子公司為星能公司/台汽電國際/森霸國際/上民營造
星能電力/星元電力/國光電力/森霸電力/大汽電則帳列業外損益
事實上 , 第二季EPS虧損0.05元 , 主因為本業諮詢及工程服務支出成本過高
達7.5億元 , 佔成本比例為破表的110%


最後說到菲律賓
很難不提到該國舉世聞名的貪污腐敗
RPE電廠投入龐大資本興建
拿不到執照並不是一個option
執照是一定要到手的
但要塞多少錢打通關才能拿到執照卻是無法評估的風險
對此風險我個人不至於太擔心
因為菲國亦有本國企業MPGC加入RPE的投資行列
台汽電抽回資本讓別人平白參一腳進來
還直接拿走50%股權,同時等於雙手奉上電廠的實際經營權
但台汽電此舉 ,我想也是為了分散跨國投資風險不得不做出的決定
誰說電廠的生意,可以躺著做呢 ?
J1977 wrote:
最後說到菲律賓
很難不提到該國舉世聞名的貪污腐敗
RPE電廠投入龐大資本興建
拿不到執照並不是一個option
執照是一定要到手的
但要塞多少錢打通關才能拿到執照卻是無法評估的風險
對此風險我個人不至於太擔心
因為菲國亦有本國企業MPGC加入RPE的投資行列
台汽電抽回資本讓別人平白參一腳進來
還直接拿走50%股權,同時等於雙手奉上電廠的實際經營權
但台汽電此舉 ,我想也是為了分散跨國投資風險不得不做出的決定
誰說電廠的生意,可以躺著做呢 ?

小弟略有涉獵這一部份,我持有部份香港上市的First Pacific Ltd(0142.hk)股份.

首先, RP Energy是與MPIC(Metro Pacific Investment Corp)合資,不是MPGC.
MPIC是First Pacific 旗下一家子公司,在菲國經營供水/供電/公路與醫療的基礎設施.
First Pacific是已逝印尼華人林紹良的次子林逢生所掌控,在菲國與印尼經營基建與
食品等民生相關行業.

MPIC壟斷北呂宋的供電網路與供水網路.

在菲國供電,小弟個人看法,就是一個躺著賺的行業,至少MPIC也是這樣認為.
在菲國電力供給是長年不足,MPIC掌控北呂宋最大的供電網路,
工廠/公司/家家戶戶都要向它買電.
所有的電廠都必需賣電給MPIC. RP energy是MPIC的第一個電廠投資.

供電好不好賺呢? 如果不好賺,MPIC不會想要跨入電廠投資. 讓MPIC入股是雙贏.
MPIC成為大股東,不會不考慮到RP Energy的獲利,RP Energy獲得了20年的供電長約.

好不好賺呢? 至少MPIC覺得是很好賺,因為它入股以後,變更了發電容量,
也得到政府許可,加大了RP供電量30%的建設, 因此商轉時期推延.

First Pacific在菲國夠不夠力呢? 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PLDT(Philippines Long
Distance Telephone)也是它控制的. 除了PLDT,MPIC外,
還有Philex擁有幾個煤與金的礦權.
執不執照,政府貪不貪污,官不官僚,對First Pacific根本不是問題.

林逢生出身印尼首富之家,他一輩子都在和貪腐官僚打交道.
這也是為何台汽電讓出股權的第二個好處.
First Pacific有能力,實力與經驗 "處理"所有官方的問題.

以前菲國偷電嚴重,過去五年,MPIC投入大量資金整線,加裝智慧電表,
供電越來越上軌道.

菲國的供電一直是吃緊的,近年來GDP與外貿成長迅速,
菲國的信評今年也獲S&P調高為BBB.
供電好不好賺? 至少MPIC覺得好賺,包賺,因此入股以後,再加大投資提高發電量.

RP Energy;我個人以為是包賺的, 台汽電一定能分一杯羹.
不用相信我,但可以相信MPIC所掌握的壟斷性供電網路,
有電力需求,一定優先採購RP的電力,因為它有50%的股份.




Katong wrote:
RP Energy是與MPIC(Metro Pacific Investment Corp)合資,不是MPGC.
MPIC是First Pacific 旗下一家子公司,在菲國經營供水/供電/公路與醫療的基礎設施.
First Pacific是已逝印尼華人林紹良的次子林逢生所掌控,在菲國與印尼經營基建與
食品等民生相關行業.

非常感恩您提供的資訊
但我所取得的訊息和您的有落差
下圖:台汽電對RPE長期股權投資的說明


Katong wrote:
執不執照,政府貪不貪污,官不官僚,對First Pacific根本不是問題.
林逢生出身印尼首富之家,他一輩子都在和貪腐官僚打交道.
這也是為何台汽電讓出股權的第二個好處.
First Pacific有能力,實力與經驗 "處理"所有官方的問題....(恕刪)

不難看出
其實官方的問題就是電廠最大的問題
電廠雖然能據有長年購電合約護身
但是和政治不能脫鉤
本來簡單的東西就變會得不簡單
以台汽電來說
立法院有每年審度台電外購電力預算的能力
去年就有立法委員不爽直接提案刪除台電對台汽電採購的七十億預算
這個戲碼關係營收與獲利至深
卻每年都要戰上一輪

至於檯面下的東西
我不清楚,也不敢多言
但是這些東西說穿了都是成本
也就是股東的錢
當我們選擇成為電廠的股東
這些就是我們所要承擔的風險支出
所以就必須要有心理建設
賺到的每一塊錢,再扣掉稅
其實不一定每塊都能夠準準掉進口袋
(我說的口袋,指的是合併權益變動表)
J1977 wrote:
下圖:台汽電對RPE長期股權投資的說明

我只能猜測,台汽電把MPIC誤植為MPGC.
在Metro Pacific Investements Corporation下,並無 "MPGC"這家子公司.
MPIC是透過電網子公司Meralco控制RP Engergy.

Meralco在菲國是人盡皆知的公司. 它壟斷北呂宋(包含馬尼拉)所有的供電網路,
家家戶戶都向它買電.

小弟認為,RP Energy在商轉以後,必然賺錢. 菲國與電網有保障毛利的條款.
而RP是惟一與Meralco有直接投資關係的電廠,
RP的發電量必然100%被Meralco吸收.

下圖截自2011年MPIC的年報. 如果有筆誤,我相信出錯的必然是台汽電.




  • 5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