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2013 年
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出總額:57,336百萬美元(約新臺幣1,907,567百萬元),人事費總額:12,463百萬美元(約新臺幣414,647百萬元),人事費總額占總預算歲出總額比例:21.74%(文職人員人事費比例:9.27%,軍職人員人事費比例:12.47%)
其他國家人事費用佔總預算歲出總額比例(2009~2013):
英國: 2.7 %, 美國: 12.60%, 德國: 9.58%, 日本: 8.23%, 新加坡: 11.83%, 法國: 43.5﹪
大家覺得台灣應該要學哪一國?
政府應該是要為人民而運作, 而不是為了運作而運作....
另外, 有沒有錢治水是一個問題, 花錢治水有沒有成效是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
要加稅治水之前是不是應該先檢討花錢治水的效果, 以及是否有人謀不贓, 再來談加稅?
正如, 台電, 中油要漲價之前是否應該先檢討成本財務結構, 以及是否有人謀不贓, 再來談漲價?
這才是大家最在乎的....
----本帖不構成投資建議, 投資前請審慎評估----
hanibal1005 wrote:
除非立法專稅專用, ...(恕刪)
這個比有點問題,每一個稅收都比台灣高,英國人事費支出少,但稅收是很高的,起碼台灣一倍以上,且跟台灣一樣赤字很嚴重,這樣比較本身條件不一致,不算公平
稅收增加而支出不變,債務沒在大幅上升,看起來數字一樣,但內涵不一樣,台灣現在是結構有問題,沒直接顯示的漏洞很大,沒動作最多三年就大量排擠了
至於預算,本來就是送立法院審議的,那不是個總數而已,各部門和各項花費有經費,不違法的話要在這項目下使用
我反對治水經費是花了是浪費錢沒用,但增稅改善財務有必要性,但不是今年,一年調整一點點慢慢來,台灣還沒到希臘的地步,還不用一起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