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基本經濟都沒幾個懂了,講這種需要基本經濟知識當底子來判斷的太為難一般民眾了吧好壞除非找到大家都認同沒有意識型態的專家出報告,不然信任度都爛的換個方式判斷好了,一樣的條件開給新加坡,即使是台灣人判斷新加坡人願意簽的比例有多高呢?會拖多少時間決定?
live77123 wrote:聽說爸說,簡單來講中國大陸和台灣互相打開貿易大陸產品進入台灣市場台灣產品進入大陸市場然後大陸東西便宜,台灣產業價格受到衝擊台灣店家進行削價競爭,消費者買到便宜貨,店家沒利潤,員工被裁員,然後沒錢買那些便宜貨以上,理論對嗎??? 你樓上的那一篇(18樓)闡述得很好我不敢說裡面的論點是完全正確、對台灣好的但至少是有憑有據有理論基礎你可以花個幾分鐘看看(如果你有唸過個總經的話....)服貿指的是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並不是商品的進出口貿易你爸錯的很離譜何況大陸貨早就出口到台灣了= =你難道不知道嗎???
大陸台商出口繳稅給當地政府,豐厚了當地的財庫和就業.10幾年來,台灣的百萬台商和台幹到大陸去設廠投資,大陸當時怎沒想到大陸的錢會被台灣人賺走?搶走大陸人的工作機會? 大陸那邊怎不害怕 台商"花錢在台灣人自己的產業,一點也不分給大陸人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