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股未來是要去哪?

1.跟大陸相關的供應鏈,尤其是大陸近兩年大舉投入的,要避開

2,微軟並nokia,原本的wintel聯盟瓦解,google系統將更開放會繼續成長,尤其chrome os與android系統,或2合一

3,手持式裝置繼續成長,擠壓許多相關產業,消費習慣慢慢改變持續進行

4,小弟看好未來許多創新會與半導體共榮

5,期望台灣政府對生技產業提供更多的支持與方向
政治因素干擾,保守是上策

股市,就好比現今的政治,大家選邊站

大利光無預警的的弱勢,竟然有大單去敲開跌停

台股,我看只剩金融股比較能撐盤,但這不代表正常阿

當然,政治的問題干擾是短而快的,我猜序幕才剛開始

jamesrc wrote:
美股做成三尊頭,若真...(恕刪)


是的沒錯。

房市創新高。

為何股市不行?

低利和資金,這一波台股很難說
jamesrc wrote:
許多電子產業一直走下坡,同時股價在5個月前就已經見高點,目前還在修正,

那又要如何說,大多頭的來臨呢?

...(恕刪)



疑? 我的自選股裡面的電子股 還在創新高喔

請關視強勢股

大多頭的時間延後 聽說明年H1 會來月線5連黑

現在大股東聯合業內 在拉高空間做緩衝

後面就正在步入(美中)經濟復甦的3年長多

以上聽說的

不準 別砲我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小弟從事產業活動,在這在腰部的經濟,實在窒息難過

現今的經濟消費需求還在一直萎縮,萎縮的原因,貨幣價值的減少與房地產保值擠壓消費不無關係

當然也有許多好的企業,創造新的事物,刺激消費,持續維持營收不退,但毛利卻反向減少

如今這種經濟,我想只有漸漸地加薪,或有外來需求,才能解決這消費問題

以三大經濟體,美國,歐洲,與中國來看.只有中國有能力加薪,

美國若因這次政治事件,影響復甦時間點,也不無可能

股市在這時間點,區間盤整的機會是比較高的

所以,作多個股,或放空個股,皆有可能賺錢
市場開始測試咱麼台灣賴以為生的製造業

從半導體,ic設計到下游的pc,手持裝置

小弟有不祥的預感,跌到你覺得不可思議
大陸人行副行長易綱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會上表示,今年大陸GDP增速將超過7.5%,甚至達到7.6%。從第三季經濟數據來看,經濟增長速度恢復已有起色。而在可預見的未來,GDP增速將在7%水平。儘管大陸的經濟增長速度已經從過去的兩位數幅度增長降到現在的增長水平,但在全球中,這仍是非常高速的增長。

目前大陸地方融資平台、影子銀行問題備受市場關注。易綱表示,所謂的影子銀行、地方債問題均在可控範圍,房價上漲形勢稍顯緊張,但在正確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下,相信這些問題都會有所收斂。

在談及大陸的外部經濟環境時,易綱表示,大陸經濟需要穩定的全球經濟環境,大陸希望看到美國退出量化寬鬆政策是有序的並保持良好溝通的,期待看到美國明(2014)年經濟GDP增速可達2%-3%。

易綱同時指出,大陸非常關注美國債務問題進展,希望美債違約風險得以化解,美國應該有智慧化解美債違約風險,美國是全球主要金融市場之一,美國政府關閉和債務違約的風險關係到全球金融市場,在發達經濟體復甦的跡象顯現時,新興市場經濟又遇到一些困難。如果加上美國債務違約的不確定性,全球經濟的復甦將受到影響。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台灣產業因多年來兩岸的開放,產業必會增加許多競爭者

記得早期在中國大陸,台灣的鞋材廠很有競爭與隨便都可以賺,近幾年都已經陸續收攤了

主要還是競爭者過多的投入與產業的不進步

我想最近的許多電子中間供應商如ic設計,或如面板製造...等等

想賺取長坡利益的真的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走進懸涯中的台股

市場是已經不斷地有奇怪的訊息發生

保守中挺進???

遠離是非或反手,可能是上策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