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彰銀內定案激怒台新金? 台新金強勢主導彰銀合併!! (併彰銀,富邦、元大金出線......)

適用公務員身分的彰銀員工
應該在86年民營化時就年資結算
現在應該都不具有公務員身份了吧?

當年彰銀被掏空瀕臨倒閉, 台新透過公開招標投入資金救活彰銀, 如今翻臉不認人, 台灣號稱法治國家, 卻有壹個流氓嘴臉的財政部長, 只想利益分贓, 控制銀行人事分配權力, 對銀行的未來發展沒有任何建樹, 彰銀不給併就退錢賠償台新損失, 不依法行事, 整天放話, 蠻橫耍賴, 有這樣的官員, 台灣還有未來嗎 ?
當初公股別把彰銀經營到需要發新股募資,一口氣打掉近700億的這種窘況

就不會有今天這種情況了

部長先生很有政治人物應有之天份,很會煽動民眾

已經全民反商了,一間政府持股不到20%的彰銀已經被朔造成是整個都是國家的資產了

不想讓台新併也不要把整個彰銀搞爛,這種被貼上全民資產標籤的彰銀

以後誰願意注資入股阿

其實泛公股也不過持股20%,另外台新金25%

還有更多數的55%持股股東意願需要尊重。

可達瓜瓜 wrote:
外行的請教
為什麼 不請彰銀發債買回 註消股本
這樣 財政部不用花半毛錢 就變最大股東
錢是彰銀出 財政部也不用出
台新收到錢 退出彰銀經營層 由財政部接手
畢竟當年台新的錢是給彰銀

財政部如覺得26.12太貴
也可改 彰銀發債買回財政部持股 註銷股本
換財政部退出 由台新接手

彰銀員工有適用公務人員的 想離開的 就保障 調到其它公營行庫


小弟若有猜錯您的意思,還請指點,另也請其他前輩賜教

個人認為首先是價格,是不是用成本26塊多買,差不多是目前市價溢價10塊
第二是買回主體,若彰銀發債用26塊錢高價買回,那是「彰銀」買回台新持股(或說還台新錢),彰銀股東結構是台新22.5%財政部20%,財政部自己要還錢就算了,要剩餘股東一起還那10塊溢價、買回台新的23%,於理不合;若是財政部自己有錢,直接跟台新用成本價買回全部股份也行,但我猜財政部目前根本沒有這個餘力

換言之,之前彰銀陷入危機要錢,財政部不願給錢,請台新進來幫忙注資(還是用超高溢價),台新變第一大股東、在法令與會計上是可以併彰銀了,然後現在財政部說不行你不能併,就算你最大也不行因為這是國有的(雖然我聽不太懂道理,財政部持股明明比台新少,財政部以外八成的股東也不是政府),若台新放棄購併了要財政部還錢,財政部也沒錢還

我是不知道財政部長怎麼想,這已經跟反商沒什麼關係了,純粹就是耍無賴而已

題外話,搞不好彰銀官股以外其他股東都想要合併,畢竟這樣耗下去彰銀還是之前要人救命的樣子,什麼民營銀行的個人金融都沒學到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