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兩家公司經營團隊這10年來不同的經營抉擇後,所自然產生的成果差異....
2330/2303 相關產業分析新聞,參考看看!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21126/3/3i2lf.html
《產業分析》雙雄價差九倍!晶圓製程,贏者全拿
2012/11/26 09:04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沈培華台北報導】台積電 (2330) 股價再創歷史新高,與聯電 (2303) 股價差距近九倍,反映出台積電近兩年鉅額的資本支出與技術製程領先的優勢拉大與第二名之間的距離,「贏者全拿」成為晶圓代工業的寫照。
上周外資仍大力加碼台積電,目前外資對台積電持股達77.7%歷史新高,台積電股價將挑戰百元,創近11年以來新高,若還原權值,台積電股價為歷史最高,市值近2.5兆也是歷史最高紀錄。
上周五聯電股價守住票面並在低檔強拉漲停板,但外資不改賣超,上周一周外資即賣超聯電逾9.7萬張成為賣超個股首位。目前外資對聯電持股比率在43.6%。
台積電近兩年大舉投入資本支出,去年逾70億美元,今年預計達83億美元新高,明年則持續挑戰新高。
台積公司為全球首家量產28奈米的半導體公司,於2011年5月下旬宣布建置完成28奈米晶片設計生態環境後,鎖定行動通訊運用。由於晶片體積小且具節能特質,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主宰科技新品市場。
今年以來,台積電28奈米產出逐季倍增,成為公司力抗不景氣的利器,不但坐穩晶圓代工一哥寶座,也開創與英特爾、三星抗衡的半導體業三強鼎立的時代,這項光榮屬於台積電全體員工,但最大的功臣不能不提金融海嘯後於2009年6月回鍋擔任台積公司執行長的張忠謀董事長。
台積電成功的關鍵在於技術製程領先,且持續提升。台積電於2011年第四季底,28奈米占營收比重僅達2%,但一年後的今年已近2成。28奈米第三季占台積電營收比重為13%,單月產能約為3~3.4萬片,法人評估本季底28奈米月產能可達6.8萬片,占營收比重順利突破二成。
本季進入半導體業淡季,在產業消化庫存下,台積電預計本季營收比上季新高下滑7~9%,但因該公司10月營收再創新高,法人評估台積電本季營收可望輕鬆達到預計的高標。
從半導體業的庫存來看,由於去化庫存的狀況比預期佳,法人表示,目前看來,半導體庫存於第四季可望降至7天,已來到健康水位,因此,目前已有法人對明年第一季傳統淡季的看法轉趨於樂觀,部分法人認為明年第一季晶圓雙雄營收下滑幅度可能在5%以內,淡季不淡。
在今年獲利表現上,台積電前三季獲利創新高,交出EPS達4.81元的佳績,法人預估全年EPS約為6.4元。聯電 (2303) 前三季EPS為0.53元,法人預期聯電今年EPS約為0.65元;兩者每股獲利差逾九倍,若由此來看,股價差距九倍也是反映基本面的結果。
聯電原本預計今年底28奈米占營收比重達5%,但受到良率不如預期影響,這個目標恐怕要延到明年中期以後,相較於台積電在今年第二季底28奈米占比達7%,聯電在28奈米進度上落後台積電約一年,而台積電在明年底即可望領先全球試產20奈米,更有外資評估聯電於2014年年底時,製程恐落後台積電達一年半。
台積電的28奈米製程趕上了行動通訊的光輝時代,原本間接供應行動通訊市場霸主蘋果公司(Apple)的身份更可望在蘋果「去三星化」下,於2013年成為蘋果供應鏈的一環。法人評估,台積電從28奈米、20奈米將直接供應蘋果晶片,運用的產品包括iPod Touch、iTV,在台積電2014年20奈米更迅速量產時,台積電來自於蘋果的訂單更多,帶動台積公司的成長性。
相對於股價頻創新高,佔據媒體版面的台積電,聯電 (2303) 日前也做了高層人事大調整,聯電於本月19日召開董事會,通過執行長一職由原資深副總經理顏博文接任,前執行長孫世偉則轉任副董事長。對此人事異動,外資紛紛出具最新報告指出,看好顏博文的接掌,將能強化聯電12吋廠的經營效益。然聯電是否能加快28奈米量產的效率將是外資審視聯電投資價值的重點之一。
在半導業豪門巨富才玩得起的18吋晶圓方面,目前台積電與英特爾、三星均同意入股關鍵性設備商ASML,可望推進到18吋,取得摩爾定律最後一哩的門票。
從設備商的觀察來看,半導體巨人英特爾將率先於2016年跨入18吋晶圓,台積電在2018年可望開始量產18吋晶圓。依據張忠謀預計回鍋接掌執行長(CEO)3~5年的規畫,屆時可能由現任的三位共同營運長共同或其一擔綱CEO重任,張忠謀退居幕後專責董事長一職。而聯電在18吋缺席是否會進行轉型仍待時間驗證。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