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公平正義的實價課稅來了

投資客看過來!!掌握劉部長房屋的動向就掌握錢流!!
他急著出脫賣房就是我們跑的時候了!!哈 大家說得對不對!!

sunny1211 wrote:
可能要等到她獲利了結...(恕刪)

hoamon wrote:
如果房價高,但租金低,對年輕人不好嗎?
...(恕刪)

租金 佔薪水收入多少才合理
假設 房價1200萬 月出租2萬 報酬2%
從房東角度 2% 不算多
從一般家角度
月租金 2萬 收入月10萬家庭支出 是否算合理

長期 房東願就屈就 租金只有報酬2%
再漲 維持年報酬2% 或 維持月租金2萬

小虎先生


小弟覺得除非買房子資金佔資產比率不要太高
也不一定非得買房子.租房子也行


把資金放在美國或配置其他國家股市非買基金

這樣才可以資產分散

A若以台北市房子100萬美金來算

B拿到美國買SP500**ETF放10年一定報酬率高於上面

加上折舊

A至少新成屋要到300萬美金才可能跟B報酬率一樣

自己的房子跟跟別人租房子
是心態問題

以前我也覺得一定要有自己房子
貸款也OK

現在覺得佔資金比超過一定比率就寧可用租的

asd777 wrote:
小虎先生小弟覺得除非...(恕刪)


同意,,,,

沒辦法工作在台北,,,只要房租都不要漲太兇,,,租金不到年2%,,,我才不要去背一個殼,,,,,

假設一公寓1300萬,,,貸1000萬,,,,

現在300萬頭款去買0050,,,,後面每個月五萬扣兩萬房租,,,三萬每個月加碼上去,,,0050年配息也全部投入,,,我相信二十年後,,,後者投報應會勝過買房,,,,

當然,,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市場才會有交易不是嗎>>>>>
hoamon wrote:
支持「實價課稅/土地資本利得稅」是為了租稅正義,...(恕刪)

經濟學家認為在各種稅種之中,財產稅,特別是針對持有不動產的財產稅是最好的,再下來才是消費稅和所得稅。

因為持有不動產,對經濟成長與國家競爭力完全沒幫助。

不動產資本利得稅有幾種缺點:

第一,在持有成本(利率,房產稅)很低的情形下,這些交易稅很容易轉嫁到買方,也就是房價身上。課不到賣屋的人身上。這樣實質上達不到所謂的租稅正義。(關於「稅負轉嫁」的理論說明,網上查得到。)

第二,不動產資本利得稅會有閉鎖效果。比如說,如果課稅100%,就不會有人想賣,因為完全無利可圖。

要談公平正義,反而是房屋稅比較好。基本上,房屋所在的「位置」具有獨特性,也是納稅人出錢蓋的公共建設才能創造出來的,算是公共財產。住在精華區,享受最便利的公共建設,佔有最好的公共資源,當然就該對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繳更多的稅。不能佔著黃金茅坑不拉黃金。高持有成本,才能讓有限資源更有效率的分配。

所以經濟學家討論不動產的租稅正義,多半著重於持有成本,也就是房產稅。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日前投書報紙「打炒房 實價課稅別再拖」也只談房產稅,而非利得或增值稅。

Robert1012 wrote:
腰斬?等台股腰斬時再...(恕刪)

當然有方法讓打房不影響經濟或股市。分級累進房屋稅就是一個可能的方法。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