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 8926 台汽電


king2000 wrote:
唉!今年股市波動這麼...(恕刪)


nice

跌越大越好!
會的 怎麼上的 就怎麼下的

空手觀望 19以下分批 接到15
台汽電穩定獲利幾乎都是靠轉投資民營電廠(國光、星能、森霸、星元)的獲利為主,
這兩年甚少靠電廠工程獲利,然而目前要檢討民營電廠獲利,就影響到其獲利。
若是國光、星能、森霸、星元毛利少3%~5%,就會影響到台汽電獲利約1/4~1/3。
換句話說未來台汽電EPS可能會少1/4~1/3。


森霸電力 (99年,100年財報) 毛利13~14%,淨利12~13%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星能電力 (99年,100年財報) 毛利13~14%,淨利12~13%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購電價過高 台電擬談判降價 2012.05.04 10:25 pm

【中央社╱台北4日電】
2012.05.04 10:25 pm

台灣電力公司總經理李漢申今天表示,外界認為台電向獨立電業(IPP)購電價格過高,台電不排除採取仲裁解決。台電另說明,將與4家轉投資的IPP業者先談合理利潤降5%事宜。

李漢申指出,台電向IPP購電都有合約,價格是合約條件中的一項,要修訂需經雙方合議;台電於民國96年時也發現IPP業者的利潤較高後,就多次向政府反映,期間除請教法律顧問之外,並多次由經濟部、能源局協助調處,只是從法律面來說,存在難度。

他並說,近期民意氛圍普遍認為IPP電價過高,相信IPP業者也有所感,台電除積極尋求商事法專業律師事務所協助,期能找出最有利的突破點,
未來將先與台電轉投資的台灣汽電公司等IPP業者繼續協商,甚至不排除採取仲裁等法律途徑。

幕僚說明,其實已有專家學者指出,IPP業者的合理利潤應是10%,但是目前9家IPP業者平均利潤已大過15%,可能需要降低利潤。

幕僚進一步指出,合理利潤的調降要從購電費率結構中的資本費計算著手,目前所知,包含建廠資金、土地成本等支出的資本費,依合約要在25年中攤提,
當年計算業者向銀行貸款的利率是6%到7%,但現在已降到2%到3%,應可從此處著手,藉調降利率降低合理利潤。


台電公司也說,目前9家IPP業者的一年稅後利潤是新台幣113億元;但即使今年2度調漲電價後,今年台電還是會累計虧損860多億元。

台電幕僚分析,目前既定一週時間檢視合約,接著應該就可以先與9家IPP業者中,由台電轉投資的星能、森霸、國光及星元先談降低利潤事宜,而非9家同步一起談。

高價購電挨轟 台電擬修約
目標年省37億元 不排除訴訟
2012年05月05日 蘋果日報

為降低電費漲價帶來的輿論壓力,台電將與獨立民營電廠商談修改購電合約事宜。資料照片
【王玉樹╱台北報導】外界批台電高價向民間電廠買電造成虧損,台電昨表示一周內將檢視獨立民營電廠購電合約,並與業者協商修改合約、希望降低其利潤報酬率5%以上,此舉可使每年節省購電費至少37億元,業者若不願意,不排除上法院。
另汽電共生購電,則擬爭取修改相關辦法,壓低對業者的尖峰收購價格,希望每年也節省數億元購電費。

去年砸千億購電
台電除自己發電外,去年向獨立民營電廠與汽電共生業者購買482億度電,佔台電總供電量2成3,全國用電量有近四分之一是來自民間發電。其中向9家獨立民營電廠收購電費共1181億元,56家汽電共生花197億元。
但台電購電合約一簽25年,使獨立民營電廠幾乎穩賺不賠。汽電共生業者如台塑、中鋼工廠常利用尖峰時間發電,以便用此時段較貴的電價賣電給台電,賺取價差,形成不合理情況。
台電總經理李漢申昨指90年代初期曾發生電力不足,要建電廠常遭民眾抗爭,政府當時決定開放民間發電。對合約不合理讓業者有高報酬,台電已找律師協助檢討。
未來首波將先與台電轉投資的國光、星能、森霸、星元四家獨立民營電廠協商改合約,再與其他業者談;若業者不願意,將採取仲裁、訴訟等法律途徑。

台電去年向民間購電情況
業者利潤逾15%
台電主管說明,去年9家民營電廠共賺113億元,獨立民營電廠業者合理利潤應是10%,但現業者平均利潤已大過15%,希望爭取其利潤低5%以上,台電1年至少省37億元。

淡江大學經濟系教授廖惠珠批評,哪有說合約一簽25年完全不能調道理。另現各行各業毛利都很薄,就算把民營電廠合理報酬率降到1成,還是很高。
歷史總是給人創作出來的,亦是給人打破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