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為何外資不用課證所稅?

謝謝各位大大的回應,讓我稍微暸解一些想法。

證所稅應該開徵,我不反對,我會針對外資不課稅有意見,只是覺得原本是基於公平的理由,開徵證所稅但又留下另一個不公平,有些是政策的考量不得不然,我可以理解,當然課徵成本會不會太高,也要考量。我想有錢的大戶,應該還是不容易課的到稅吧。

基於相同的公平的考量
相對的不動產實價登錄,實價課稅,才是重點吧,我相信在不動產上致富的人應該比在股票致富的人多很多,這才是當務之急要進行的,但我不知道為何劉億如就這一段完全沒有聲音,那所謂稅負公平,也還是不公平。

我不是公務員,我算是自行職業的人士,我的稅跑不掉,我要費擔的健保費等也很高,我要負擔兩個小孩,退休要靠自己,我感到很吃力,當我看到許多公務人員,公營事業人員,所能得到的補助,看到政府的浪費,我感到相對被剥奪。
Icome2getU wrote:
4月27日不用課稅的境外外資買進台股306.4億,賣出台股262.97億,買超43.43億。
4月27日要課稅的境內外資買進台股0.01億,賣出台股0億,買超0.01億。


別誤會,我的意思是按照你的4/27統計:

境外外資成交共買超43.43億--->不用課證所稅
境內外資,只有買1百萬....--->要課證所稅

很顯然外資主力籌碼都在境外,那不是有課跟沒課差不多嗎?

然後在對照另篇某位大大說的,政府作球給外資,這就說得通了。
你是求人家來活絡你的市場,哪天你去逛超商也要先買門票進場,你覺得會怎樣?
www.geneai.com
國境之北 wrote:
別誤會,我的意思是按...(恕刪)


了解,不過買賣超不是重點,境外外資成交量佔當日總交易量6成才是重點。

那這個基金假設有投資台股,應該算境外外國機構吧?

無影射之意

台灣人買美國股票,不用繳資本利得稅。
但是美國人買美國股票,要繳資本利得稅。


這也不公平阿?美國人怎麼不抗議一下?


台灣人去買美國股票,美國人來買台灣股票,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公平正義不是當初在野黨的主要政見嗎?
怎麼變成現在執政黨首要執行的政見?

外資為什麼不用課證所稅?
很簡單 外資已經大到不能課
你課了 外資全跑光了 證所稅課不到 連證交稅也課不到
最後反而稅基流失 本來課一千億證交稅
變成只課到100億證所稅 400億證交稅
這樣有比較好嗎?

hello

路人甲666 wrote:
為何外資不用課證所稅?...(恕刪)

怕外資被嚇到全部跑光光而崩盤吧!
ก็็็็็็็็็็็็็็็็็็็็กิิิิิิิิิิิิิิิิิิิิก้้้้้้้้้้้้้้้้้้้้

Nuke worker wrote:
最近大大應該有收到銀行給你去年你帳戶的海外基金盈虧資料了吧?
錢花下去,寫程式的就會去處理了.往後賣出股票可能不僅要選張數,還要選成本.

我亦有提到只預扣"賺的部份",也就是扣足20%,但不是每筆交易都要預扣.
...(恕刪)


大大的邏輯是"可行的",不過這樣牽涉的範圍就大了 ( 必須要把所謂券商的交易紀錄全部掌握 )

當然啦一些細節就可以不先談了,如 券商轉移 (必須要改成 連持有成本一起轉移 )

不過選成本肯定不太可行了,應該是先進先出法吧!!



如果你所謂的論點是這樣的話 那這樣我沒有什麼太大的疑點了

路人甲666 wrote:
基於相同的公平的考量
相對的不動產實價登錄,實價課稅,才是重點吧,我相信在不動產上致富的人應該比在股票致富的人多很多,這才是當務之急要進行的,但我不知道為何劉億如就這一段完全沒有聲音,那所謂稅負公平,也還是不公平。

我不是公務員,我算是自行職業的人士,我的稅跑不掉,我要費擔的健保費等也很高,我要負擔兩個小孩,退休要靠自己,我感到很吃力,當我看到許多公務人員,公營事業人員,所能得到的補助,看到政府的浪費,我感到相對被剥奪。...(恕刪)


認同 +1
rojar wrote:
你是求人家來活絡你的市場,哪天你去逛超商也要先買門票進場,你覺得會怎樣?


原來我有機會從超商那裏賺到錢啊?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