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電子科技產業是30年來唯一持續而且成功的路現在的財經官員只會錦上添花,湊熱鬧,迎合老闆予取予求只能搞搞,全球招商,產業有家家有產業,這類鬼政策...ECFA?搶大陸消費市場?要跟佔中國經濟超過一半的國企央企競爭?我都笑掉大牙...
憑良心說真不能再搞房地產了,雖然我也不介意他最後爆掉,短視近利一定又走這條路。但會很慘,這種通膨是伴隨多年的蕭條,好的情況會像日本,經濟實力還不錯,可以撐在那。想像台灣有為數不少的人要過日本那種省錢達人的生活。壞的就像歐豬,獲利資金四逃,房子也沒用了。大陸為什麼要打房?因為那爆的後果誰也扛不起。所有的生活全貢獻給那些水泥塊,得利的是少數人,可悲。
一開始最有效的就是先對公務員制度大刀闊斧的改革廢除或改革不合理的公務員退休俸,把公職人員薪資與民間薪資合理化工作不佳的公務員可以解職,國營事業比照民營事業的營運及監管制度光是以上這些就足以讓公務體系的生產力增加,國家負擔大大減輕可以釋放更多資金充實國家建設或提升民間企業競爭力更可以降低普遍人民的負面情緒問題是政府幾乎不敢做這些事,只要台灣一天還有選票制度,則國家將持續走下坡人家韓國是由企業家治國,台灣是公務員治國,競爭力差異之大可想而知...
你好喔 wrote:英語教學從國小開始每...(恕刪) 每週20小時我覺得還是不夠,直接實施英文在地化才是最根本的方法,讓英文成為第一母語, 國語成為第二母語,沒有精通外語能力當作個人籌碼, 說甚麼競爭力根本都是屁話。雖然說老一輩的人可能無法接受外語成為第一母語, 但是很抱歉, 看看新加坡和香港, 就知道外語能力有多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