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意思? 當臺積電是 100 元時,市值有 1 兆 5 ,當它是 200 元時,市值有 3 兆。當有人拿臺積電股票去質借時, 200 元市價當時借來的錢比在 100 元來得多,它創造了更多信用。
所以股票價格在上漲時,不見得有人損失,而股票下跌時,不見得有人獲利,所以我們說證券市場非零和遊戲。
但報稅時,一定是有交易才要報稅,而交易會成立,就是同時有人買、有人賣。所以今天賣股票的人有賺錢,那通常會代表他的對家未來可能賠錢(如果未來點數差不多的話)。
長期來看,只要臺股指數變化不大,不管是先上漲 5000 點,兩年後又下跌 5000 點,只要點位差不多,那就代表整體投資人的實現利得與實現利損是一樣的。所以就交易面來看,它們是零和的。
但再加上報稅就變成只有近似了。因為利得要繳 20% 的稅,但利損卻沒有退 20 % 的成本,所以只要臺股點數差不多,那財政部多多少少會賺一點點。
ipad168 wrote:
台股大漲 劉憶如:現在大家知道了,證所稅也沒那麼可怕
證所稅當然不可怕
因為你根本課不到

假設買1千萬元股票
股價上漲1倍變2千萬元
年底前只要出脫6百萬元就好(成本3百萬元+獲利3百萬元)
剛好不用繳證所稅
大戶手上的人頭戶
全部比照辦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