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大家,遠雄與富邦保費,怎繳划算,我是年繳 (謝絕廣告,我會檢舉,謝謝)

一品法前 wrote:
金額高是比較好爭取換...(恕刪)


所以也有可能換不過?
那不是要多繳一份保單?
可是現在對富邦印象不好耶~
A-MOMEY和鑽保卡的回饋機制也複雜的讓人反感~


我爬過版:換業務員可是原保單續繳傭金是給原業務員.所以沒人愛接是嗎?
倒也不是要甚麼服務.就人情保.只是繳完錢也不要那麼現實.一副忙翻了沒空你解約也是你損失的嘴臉~
真想噹一下那一個業務員說~~

另外我不太了解
為何年度末減額繳清那欄的金額會比年度末解約金少??
那我為何要等6年後拿?
只為那減額的保額保障嗎?
那我不滿1年.年度末解約金怎麼算呢?

又請問
現在還有躉繳嗎?




謝謝一品法前大大^^
另外跟版主打聲招呼.不好意思.借版問一下問題.拍謝.拍謝~


fionn wrote:
所以也有可能換不過?...(恕刪)


沒關係,大家討論沒關係阿@@"

我也可以學到一些東西

還有非常感謝各位大大的協助^^"

fionn wrote:
所以也有可能換不過?...(恕刪)

先謝過版大囉^^
關於這幾個問題比較複雜一點(因有涉及保險條款的解釋問題) 小弟試著用文字能不能清楚回答看看

關於換業務這部份 基本上保險公司內部並無任何詳細條款或規定如何換業務員 即便有也是保護業務員的有利條款 也就是說這部份對保險公司非常有利 基本上保險公司也是從保護該公司自己業務員的立場為出發
而非保戶 所以才會產生如此難換業務員的窘境 (所以越來越多人購買保險轉而向保險經紀人購買 因基本上保險經紀人不論是從保險法來看 或從其關鍵腳色來看 都是為被保險人利益而存在 但這點在台灣也受到相當大的挑戰 國外好制度到台灣整個就走樣 但基本上保險經紀人仍屬於站在保戶的立場而設)

所以購買後保險就是為了能夠更換業務員(但還是自己要有保險需求 不然就會變成浪費錢了) 所以購買前要跟後業務員說明確認他願意(基本上說法要說這樣服務比較便利 後保險業務也較清楚自己狀況) 然後透過保險公司保證能夠更換(白紙黑字寫清楚) 然後再購買後保險 這樣就能換成功了 基本上若無事先保證過 要換也是會過 但是會曠日費時 會在吃一些保險公司的氣 才能換成功(也就是要堅持) 所以能夠在前面說清楚是
最好的

至於換業務後 該前面保險的佣金誰收取 基本上仍會移轉到後保險業務收取喔(小弟之前說過 換前業務員也要他自己簽名同意 除了主管職權介入那種是由主管簽換) 所以他無法再享有前保險契約的佣金了 但有些保險公司會有補償措施 也就是因為客戶他開發的匯多少補助一些 但並非所有保險公司都會補償喔^^

關於富邦A-MOMEY和鑽保卡的回饋機制這點就比較無解 因為這些規定他們寫很清楚 但缺點就是非常複雜
通常這樣複雜條款 會有很多陷阱 造成回饋消費者計算方式跟銀行算法不同 導致金額有些許差異
而影響回饋的比例或金額 所以小弟比較不推薦用A-MOMEY和鑽保卡來繳富邦保費 可以直接透過銀行轉帳件來繳就享有1趴折扣 就相對單純也不複雜 (扣款前仍會寄繳費單 扣款成功後會寄送金單)

基本上 躉繳 商品 現在購買不到了 因金管會有規定不能賣這樣的商品(這要講起來就非常複雜了 政大風保所法律組 有學長寫過類似的碩士論文) 所以以現在台灣保險商品來說 躉繳 商品 約剩下外幣商品保險可能還找的到 其他基本上找不到了

基本上大大有減額繳清部分或年度末解約金部分 應該是屬於儲蓄險商品(有壽險保障)對吧?
至於解約金算法可以請保險公司提供您解約金的表 或是您保險契約中後面應該有附 可以對照一下
未滿一年就依比例去計算解約金喔
另外選擇減額繳清並不會領的比較少 因為減額繳清代表的是您不願繼續繳保費 但保險契約仍然有效
而從保險有效開始到您選擇減額繳清後這段期間所繳的保費 重新計算您的保險金
小弟舉例說明 比如您原本是20保險金 一年保費10萬元(6年期) 減額繳清後(假設繳了一年) 您的保險金可能就變成4萬元

所以選擇減額繳清您並不會受到損失(只是保險金變少而已 相對的錢也沒繼續繳囉)然後6年期滿
這時在解約所領回的錢絕對是多於您所繳的一年保費(當然如果是終身儲蓄險可以繼續放有複利價值) 但是如果是選擇解約的話 您當場就損失了喔 而且再也領不回來了

回了很多但應該有很詳細 不好意思喔 希望能有幫助您
基本上這些是小弟自己經驗或客戶案例加上法律觀點去回答的
您參考看看囉 祝順心

國外好制度到台灣整個就走樣 但基本上保險經紀人仍屬於站在保戶的立場而設)

=>應該說保險經紀人公司的業務員還是保險經紀人(經國家考試合格的)
但是否真的站在保戶角度我會打個問號!

至於換業務的問題,若是不同通路很難換得成功,牽扯到各代理各經紀公司的權益

其實躉繳商品以台幣計價的還是有的,如台銀

所以選擇減額繳清您並不會受到損失(只是保險金變少而已 相對的錢也沒繼續繳囉)然後6年期滿
這時在解約所領回的錢絕對是多於您所繳的一年保費(當然如果是終身儲蓄險可以繼續放有複利價值) 但是如果是選擇解約的話 您當場就損失了喔 而且再也領不回來了

=>減額繳清一定會有損失,只是損失的多寡若跟解約相比,幾乎都會比較小(要看第幾年度與投保的商品年期)

以目前的預定利率來說,若只繳1年到第6年才解約,基本上其解約金不會大於所繳保費
剛好我有換過業務說說我的給你參考

我是剛好我的業務離職然後有新人來接

但是我要問一些問題業務都是一問3不知

火大就想換業務又不知道該換誰

後來我跟朋友聊天才知道她跟我保同家的

我就打電話給富邦說我要換某某業務員

然後就換了說.........我一年保費很少耶才快2萬.....

mcintyre wrote:

國外好制度到台灣整個就走樣 但基本上保險經紀人仍屬於站在保戶的立場而設)

=>應該說保險經紀人公司的業務員還是保險經紀人(經國家考試合格的)
但是否真的站在保戶角度我會打個問號!

至於換業務的問題,若是不同通路很難換得成功,牽扯到各代理各經紀公司的權益

其實躉繳商品以台幣計價的還是有的,如台銀

所以選擇減額繳清您並不會受到損失(只是保險金變少而已 相對的錢也沒繼續繳囉)然後6年期滿
這時在解約所領回的錢絕對是多於您所繳的一年保費(當然如果是終身儲蓄險可以繼續放有複利價值) 但是如果是選擇解約的話 您當場就損失了喔 而且再也領不回來了

=>減額繳清一定會有損失,只是損失的多寡若跟解約相比,幾乎都會比較小(要看第幾年度與投保的商品年期)

以目前的預定利率來說,若只繳1年到第6年才解約,基本上其解約金不會大於所繳保費...(恕刪)

基本上從法律觀點小弟簡單來說:
業務員是業務員 不過是保險人或代理人或經紀人的雇員而已(參梁宇賢老師保險法新論)非契約當事人 簡單說不過是替人賣保險的人 跟一般業務沒什麼不同 僅其權利義務稍有法律規定罷了

保險人是保險人或稱保險業 是契約當事人
簡單說就是規劃精算保險然後銷售承保理賠或再保險 在看一下國外您就懂了 英美保險公司不在賣保險的 主要透過代理人及經紀人在銷售的 公司養一堆業務只是增加成本罷了

保險經紀人是經紀人(基於被保險人利益而生)非當事人 契約履行輔助人 為被保險人代理人(學說容有爭議 茲不贅述)看一下國外保經制度在來看台灣您就懂了

保險代理人是代理人(代理保險人,基於成本考量而存在)非當事人 契約履行輔助人
不過是代理保險人銷售等 效力歸屬仍在保險人

簡單定義可參考保險法第6 8 8-1 9條
詳細請參著 林群弼老師或宗榮老師保險法專書

小弟非保險公司 亦非代理人 經紀人 更不是業務員 小弟只是一個從法人員 所以僅站客觀立場分析 如此而已 小弟一堆案子都是保險糾紛上法院的 也有很多學長姐在保險公司當律師 能合理不賠就是最大收益(非指明哪一家 不要亂貼小弟標籤)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