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樣投資是無風險的啦,但有"幾乎"無風險的東西
台灣50的風險列舉如下
1.股價減半:
你不要手賤這時候賣基本上這構不成"風險",
迴避方法就是要預留50萬左右的現金避免恰巧這時急需用到錢而兌現。
2.台灣滅國、破產:
這時什麼都不重要了逃命要緊
3.世界末日:
對不起我開玩笑的。
計算下來年復利標準落在4%~5%左右,以現在的價位來算54.7約可買91張一年平均配息是2塊左右
那就是91x2x1000=182000了
漫步股海
所謂無風險,就是錢丟下去,鐵定回收本金,才叫無風險。而無風險年利率就是鐵定在 1 年後,除了本金外還可以多收的利息比率。
全世界公認的無風險利率是美國國庫券利率,因為現在美國是被視作唯一不會倒的國家。
只要有利率是大於「美國國庫券利率」的,它就不會是「無風險」。超過的部份,我們稱之為風險補貼,但我喜歡叫風險貼水,因為國內賭徒喜歡把莊家手續費叫作水錢,而這筆手續費隱含著賭客下注後落跑的成本。所以莊家也要承擔風險。
有風險的投資,就代表有一定程度是會賠錢的,所以要補貼你承擔風險的勇氣,就給你高一點的利率。換言之,給你高一點的利率,就意謂著你得承擔風險。這是不變的道理。
就像銀行在存收款利差賺錢,有沒有可能因為利差大於 0 ,所以銀行永遠不賠錢。不,因為貸款戶可能會倒、可能會跑,銀行會收不回錢,所以這個利差也隱含著風險。要不然,怎麼會有銀行會作到倒呢?
那麼在臺灣,我們通常用公債利率當作我們的無風險利率。那只要有利率是大於臺灣一年期公債利率,那它就不會是無風險。
簡言之,你的題目目前沒有答案,等到一年期公債利率上升到 4% 時才有。
延伸閱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