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可否幫忙解說一下這個跟經濟有關的故事內容.

兩方面來看
1.GDP: 這中間並沒有創造GDP
只有資金流
但是這都是因為之前大家有提供勞務行為
已經創造的GDP
只是沒錢
變成沒有流動性
也造成未來的GDP完全停滯
央行的貨幣政策起了效果
解決了暫時流動性的問題
讓經濟再度循環(雖然表面上都是100美元但事實上大家都有賺到錢)
每走一輪大家就多賺一點錢
如果能多走幾輪
經濟就會比較好
可怕的是 經濟的持續蕭條會導致人門的消費意願降低
這個循環裡面的金額會越來越低
但若是經濟擴張 也會有乘數效果
2.貨幣政策: 一時的寬鬆政策 有機會增加經濟產出
若是因此啟動人們的消費 當然經濟就會蓬勃發展
但若是救不起來 就要更大的力道去刺激
調降存準率 調降基本利率 貼放利率 重貼現率
萬一還是不行
日本大家都知道吧 失落了N年還在失落
因為貨幣政策到最後會有流動性陷阱
老板拿了100美金只會給麵包店80元
其他20元以後要過日子
麵包店又給上游60元
也留了20元
到最後 阻街女郎完全沒錢給旅店老闆
就算丟在多錢下去
人們還是會減少消費

政府還是有財政政策可以用
只是現在的歐債問題
顯示了
政府的能力終究有限
無限制的用政府的財政支出來達到經濟成長的目的
最後終究是要還的

應該是說"100元創造了大於100元的價值",

旅店→麵包

麵包→麵粉

麵粉→酒吧

酒吧→旅店

最後100元還是回到了年輕人手中,

從頭到尾100元還是100元,

但在轉手期間,

100元創造了400元的價值!
其實上面很多人都點到了,,,,

簡單的說;::

本假設是一個人都有欠人也有被欠,,,,都有資產也有負債,,,,

只要有讓金錢轉動就容易解決,,,,,,

但最近問題是有些欠別人錢根本手上沒有財產可賣來還,,,也沒人欠他錢,,,,如希臘,,,,

所以美國跟最近的歐洲都拼命把錢注入市場,,,,,,,讓錢轉動,,,,

產業面上如日本,,,百姓有儲蓄但不花,,,,

總之,,,,金融面上最怕就是一灘死水不轉,,,,,
產業面上最怕就是大家有錢不花,,,,,



意思是說~趕快叫有錢人,超有錢人,無敵有錢人,把錢拿出來,問題就解決了,

FelixTzeng wrote:
應該是說"100元創...(恕刪)

沒錯,但中間沒實質金錢需要的就是信用借貸,所以說Money is Debt.
市面上等於多流通400元

hankchen1210 wrote:
沒錯,但中間沒實質金...(恕刪)


也就是貨幣的加乘效果....

hankchen1210 wrote:
沒錯,但中間沒實質金...(恕刪)


這樣說有待商確

這一百元不能說創造四百元價值,,,透過乘數效應而來的貨幣效果,,,頂多只能說創造四百元流通,,不能說四百元的價值,,,,

以本件為例,,,,這一百元可向流通鏈外的人使用,,,例如買一本書,,,但這一百元並未同時存在四個人的手中可以一起花

也就是一百元的書只能買一本,,,,
--------------------------------------------------------

以前書上有一例大家可以去思考,,,,

父親留下十隻金筆給五個兒子一人兩隻,,,,,

其中一個向另一個花五十萬買一隻,,,,,,

突然其他三個人很高興,,,因為一人有兩隻所以三人都是百萬富翁,,,,

但市場上其他交易這種金筆其它人頂多一隻出十萬了不起,,,,,,

所有價格均要有交易流通性才能叫價值,,,,

-------------------------------------------------------------------------

如果上述金筆是有公共交易才有談的意義,,,要是老爸交待這些筆只能兄弟間流通那就沒有價值可言,,,

---------------------------------------------

就換不到錢可去交易其他東西了,,,,,,


---------------------------------------

錢是負債,,,又是課本上說的,,,,理論上誰拿這張錢,,,發行銀行就欠你,,,,但真實運作上是持有者的信心,,,目前全球大家還是信美金,,,,無論美國印多少大家都要,,,,,,
--------------------------------------------------

拉回這一百元,,,,不過就是流通過四個人把大家的資產負債沖銷而已,,,,未創造任何價值,,,,
這就是當年馬政府發消費券的基本概念

央行 (?) 就是那位年輕人

一般民眾是旅館主人

馬政府想要的就是讓消費券多繞幾圈再回到央行手中

藉以復興經濟
大家說的都很好,也有很多專家,小弟學到不少,但有個問題:
這個故事裡是一個循環,就會計帳來說每個人如果沒有年輕人借貸關係似乎也都是0,但因為有了年輕人讓一切都完美了,不過......如果這一個生物鏈裡如果不是個循環的話呢?錢如果轉去妓女手上,而妓女偏偏沒在這個生物鏈裡,那不是會變成更大的信用違約,或變成二次借貸,債依然還是債,我想目前存在的是這種情形居多.
小小疑惑!

Birkdale wrote:

某一天,一個年輕背包客走進一間小旅店,向老闆問住宿,老闆說:住宿一晚100美金.

年輕人拿出一百元給老闆以後,忽然想到..應該先去看房間合不合適..再決定是否住下.

於是就跟老闆說:可不可以先讓我看一下房間,如果滿意我才住下來.如果不滿意,得把錢退給我....

老闆答應讓年輕人先上去看房間以後再做決定.

而在年輕人上樓看房間的當兒,旅店老闆拿著這一百塊美金,

趕快跑去隔壁麵包店.因為這旅店供應客人的麵包,

都是從這家麵包店來的.但是,因為金融風暴的關係,

旅店的生意不大好,也欠了麵包店一些錢.

所以旅店老闆一拿到美金100,立刻拿去隔壁麵包店還.

而麵包店老闆也欠麵粉店老闆錢,

於是這美金100又跑到麵粉店老闆手上.

麵粉店老闆平常沒啥嗜好,喜歡酒吧喝兩杯......也欠了酒吧錢.

於是這100塊美金又跑到酒吧老闆手上.

這酒吧老闆想到上次跟阻街女郎開房間,欠了旅店老闆100塊美金房間錢,

於是又趕快拿著這100還給旅店老闆.

正巧,那年輕人走下樓來,跟旅店老闆說:不好意思,你的房間我看了不是很滿意,

我要另找住處,請退我100塊.

這100塊美金,兜了一大圈.最後又回到年輕人手上.

.....(恕刪)


很特別的故事...
謝謝樓大分享! <<<< 像灌水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