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ajay wrote:
1. 不會有QE3 就講者說法 目前美國是消費不振 無法帶動經濟
如果出現QE3 只會持續通膨 反而適得其反 他認為反而會讓
美元升值 降低物價 刺激消費
2. 美國這幾年的財政赤字 認為是戰爭(伊拉克+阿富汗)以及金融風暴
但是今年已經開始戰爭結束 以當初布希/柯林頓中間那段 當戰爭結束後
美國財政就會逐漸好轉 國內也會逐漸復甦
3. 目前亞洲 因為浮濫貨幣 壓抑匯率 利率 房市嚴重泡沫 以人口紅利走勢
與房產走勢 對照當年日本 一但啟動升息 泡沫會破得很快
4. 人民幣想要學美國/德國變成國際貨幣 能進軍的就是東協跟非洲
看好這兩地 但是不看好中國會取代美國 因為人均GDP還有科技差距太大
5. 2013 不升息 只是為了穩定選舉 美國大選完 這些話都可能翻盤
結論就是 講者看好美國 美元 有機會復甦 著眼點在於去電腦化
用網路 軟體 雲端等 繼續主宰世界 對照最近HP DELL的新聞
美國的確有去電腦化的趨勢...
2. 軍事支出屬於政府公共支出的一部份, 所以美國對外打仗, 也是刺激方案之一,
這是美國獨特的權力. 劍, 是雙面刃, 不能只看一邊.
3. 亞洲的貨幣浮濫來自於弱勢美元卻要硬壓匯率的結果, 為何要壓匯率? 因為亞洲仍是出口導向.
若放手匯率, 則可能壓死出口, 經常帳若轉為逆差, 反而容易崩潰.
如果美元昇值, 消費力回復, 以中國大陸為首的亞洲諸國反而可以大鬆一口氣, 因為可以回到過去十年
的正長軌道, 這個軌道是餵食美國人民超低儲蓄率, 超高舉債率的毒品, 以滋養出口國之GDP,
亞洲諸國, 需要的是'時間', 追趕已開發國家物價與所得水準的時間, 這是內需的根.
所以如果要撐破亞洲諸國的泡沫, 美元應當繼續弱勢, 一來美國實值債務形同減少, 又可以繼續輸出
熱錢通膨.
4. 要成為國際貨幣, 只要能自由兌換就可以了, 瑞士法郎, 澳元, 紐元皆是.
但要成為"儲備貨幣", 就要看有多少國家願意"收"RMB, 跟人均GDP沒什麼關係, 委內瑞拉才剛開了
中南美洲第一槍, 只要中國大陸頂得住通膨, 這個進程看起來會比想像中快.
5. "去電腦化"這詞非常可笑, 是那位作者說的? 所有掌上型裝置, 都是更微型的電腦, 何來去電腦化?
現在美國IT界, 兩超強就是Google與Apple, 或再加個Microsoft. 要靠這幾家公司養活美國?
那真是滑天下大稽, 事實上這是不穩定的病態, 因為財富分配會更加不均, 失業率更不可能降低, 這種
社會結構就像一個骨質持續流失的巨人症患者.
網路更是一個多面刃, 讓世界更平, 更難以防禦, 靠網路主宰世界? 門都沒有, 因為到處都是門,
靠槍炮打仗還得千里佻佻, 在網路上打仗, 連對手在哪裡都不知道, 住在一個沒牆的房子裡還覺得很安
全的不是白癡就是笨蛋.
不要老是拿日本當例子, 日本是個美國有駐軍的美國藩國.
美元如果升值, 大家要很happy它又願意回去吃毒品, 但我不相信它那麼笨.
美元圈套, 美元自己就在圈套裡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