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買不買股票都會抽到稅..不要忘了除了股利外..利息也同樣是抽2%...所以要避稅我看只能去炒樓..其實股利/利息也有級距之分..應該將補充保費的部分也比照薪資所得訂出級距..每年股利只賺個幾千幾萬的..稅率應該跟每年賺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的不同吧...畢竟投入股市的錢..原本也是薪資來的..應該同樣有級距之分..(若不是薪資來的錢..那應該也不會落在低級距之中..)
Harry HTC wrote:股利 股息是一般人拿的幾萬元 你大概沒看過大老闆們拿幾億股利的情形是什麼樣吧!...(恕刪) 就說....這種事就直接增加高所得的所得稅稅率就解決了呀政府又不敢,真是淑辣擺明了增加一般中產階級的負擔
我只知道全台灣不到一半的人有繳稅另一半沒收入的沒錢也不用多繳健保沒收入的那一半是當神仙嗎??健保既然建立在所得之上那為何政府不敢修改稅法,落實稅基呢光這一半就多少錢了而且為何訂在超過薪水4個月的就計費??因為政府機關2.5個月,,國營事業大多4.6個月(實領3.5-4個月)現在有點感覺到3600的報應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