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未來半年內大家看好那一些產業?


曾山頭 wrote:
生化股+1 ...(恕刪)


這一波下殺是江陳會這次不列入生技議題
但下次說不定就會列入

下殺就是買點
不好意思唷~^^
我做個補充~
第六次江陳會可望於下月15日登場,市場對兩岸簽署「 兩岸醫藥衛生合作」。
佳醫與大陸最大醫療物流通路的國藥控股合資計畫也確定,明年佈局加速

http://www.fund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06f63b36-7c4f-4ea0-851b-f7bc5ea046a6

http://www.fund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a69a58e3-b227-4df0-9fb7-1cc1ddc2ba8d







曾山頭 wrote:
第六次江陳會可望於下月15日登場,市場對兩岸簽署「 兩岸醫藥衛生合作」。...(恕刪)

....
是2011年 民國100年的元月15日?????
是第六.一次江陳會??
======================================================

隨著第六次江陳會談日期逼近,台灣生技股攤牌關鍵時刻也正要到來。今年初以來台灣生技類股看回不回驚驚漲,創造了個股50倍本益比的歷史紀錄,台灣生技投資時代真的已經來臨了嗎?

事實上,人類史上歷經農業、工業、資訊、網路等四波重大革命,已徹底轉變人類經濟與生活形態,如今生物醫藥科技帶來的第五波革命,現正逐步改變人們生活。生技產業也與許多新興產業一樣,各公司實力良莠不齊,資本市場上訊息紛亂,投資法則告訴你,別跟持股談戀愛,與生技股尤其如此,知道如何辨別優質與魚目混珠的生技公司,才能卡位台灣第五波財富、掌握每次革命必伴隨的巨幅財富板塊挪移,抓緊本世紀最大的致富機會!

十二月二日當天,去年初以來漲幅近一倍的生技指數,罕見一口氣大跌二.六%,多檔製藥股灰頭土臉,全因為媒體誤傳第六次江陳會未將新藥與臨床試驗列入討論範圍。事實上,隨著江陳會即將進行會談,生技股也來到攤牌關鍵時刻。

打從去年初以來,政府政策作多、國際醫改題材不斷,加上民間響應、作手發動,配合上生技股籌碼少,帶動了近年來最大的台灣生技股多頭波段。「多年來股價漲不動的好公司,終於都動了!」德盛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欣慰地指出。然而在此同時,很多基本面不佳的公司,股價也面臨被高估的質疑。

台灣生技股驚驚漲,專家們喜的是資本市場終於開始熱情擁抱生技股,驚的是魚目混珠公司恐打壞投資人信心。這也難怪,國內生技創投第一把交椅生華創投董事長胡定吾,大嘆台灣生技股的漲法真的是「很沒有程度」。

如何挑對標的?
看管理團隊、產品是否容易被取代

這次消息面一點風吹草動,竟然就能讓類股整體「剉」起來,「你看看,當興櫃股本益比大於上櫃股,上櫃股又大於上市股,就是過熱的現象。」知名生技創投專家、合裕管顧前副總經理李世仁觀察,一旦回檔,投機資金撤出,接著市場上要比拚的就是對基本面掌握度。

事實上,生技製藥、醫材、通路等次產業差異性大,到底哪些該享受高本夢比?哪些沒訂單、獲利就不應過度期待?投資人若沒認真搞清楚,等到股價在回歸基本面後,恐怕將成了落難戶。以新藥為例,申請到審查中新藥(IND)資格的新藥,能成功走完三個階段臨床試驗、取得上市資格的,機率不到五%,可別被一些號稱拿到專利、卻怎麼也做不完臨床試驗的公司給騙嘍!
傅子平指出,生技公司個別差異大,好公司第一要看管理團隊,第二看產品有沒有聚焦,看研發所下的工夫,是不是容易被對手切入,在產業鏈的價值是不是夠高。此外,透過觀察各次產業龍頭公司,也能檢視成功的營運模式該具備哪些條件。

==================================================
除了醫材以外...
其餘都是屁...
尤其新藥...

喔!!我想通了!! 那妳想開了嗎?!
生技類股~應該會賺一筆吧!
brucelin99 wrote:
在未來的半年內各位大...(恕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