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我也想要變成有錢人!!富爸爸與窮爸爸有人在看嗎??

富爸爸這本書我看了兩遍, youtube 上又看了一些.

這是一本觀念的書.

大要就是財務自由, 人才可以自由,
讓錢為你工作, 找出辦法讓錢自己流入你的口袋. 不斷的流, 不斷的重覆上面的動作. 讓流入的錢變多.
等到流入的錢夠你生活, 即使不工作也可以過日子.

a16258 wrote:
現在看富爸爸與窮爸爸...(恕刪)


我只知道有個富爸爸比較實在,如果看完富爸爸就能成為真的富爸爸的話,那台灣的國民平均所得就不只現在統計出來的4萬4千元,而且也不會一堆人在討論22K話題了。
要達到財務自由? 先把01 從「我的最愛」 刪掉吧

這句話有兩種意思

1. 01勸敗,讓人敗家

2. 自己想

明顯 我不是指第一種意思
想透創造現金流的原理,以及設法讓被動收入大於主動收入,甚至被動收入遠大於支出,那麼這輩子財務自由的目標就接近了。

所以要先瞭解原理,再去找出一個可操作的系統,也許是股票,也許是房地產,也許是股息,也許是程式交易,也許是專利、也許是版稅、也許是詞曲…,重點在於被動收入的持續流入,而且可以重覆複製,不過我認為四個象限中的人,似乎都互相無法瞭解另一象限的想法,所以要跳脫想法,先要把想法重新洗掉,就像「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裡面所說,換個腦袋,心理設定及行為模式才會變成另一個象限的人。

富爸爸系列只是提供一個想法,要複製他的作法不太可能,要有好的地點以及時機配合,加上有資金作為後援,所以我認為還是先找個收入好一點的工作,累積一點資金,再去設法創造現金流,才有可能跳離圈圈。
看書學到的是觀念,這也是一種方法,須花錢購買與花時間閱讀。

現今理財資訊網路隨手可得,不用再花錢買但要花時間去閱讀與吸收。

實際上操作還是在自己,若無法克服人性(貪婪與恐懼)。看再多的書,學會操作技術也是沒用。
我只看第一本(民國90年初版)

當時看, 看不懂

前幾年再看...
現在每年靠股息, 幫自己每個月加點買菜錢, 不無小補
繼續努力, 不必成為有錢人, 過得去就好

每本書都有存在的價值, 只要有一個小小的地方你認同就夠了
大家的分享都很不錯,我再提供一點自己的想法。

富爸爸沒有要大家辭去工作賺錢,但是他也沒有提出「要大家努力工作累積資本」的說法。

事實上,富爸爸的精髓是倍增、槓桿的原理。

也就是OPT和OPM,別人的時間和金錢。

舉個例子,我賣茶葉蛋很好吃,開家店賣十個小時的茶葉蛋,但是高清愿有4600家店24小時賣茶葉蛋。
他一天賣的茶葉蛋可能就是我20年的業績。這就是用別人的時間累積自己的資本。

又買房子要很多錢嗎?根據羅伯特的分享,如過你的錢可以買一間房子,那你應該要每間繳頭期款,然後買十間。
用租金的現金流來付利息。這就是用別人的錢來賺錢。

那一間房子都買不起的人呢?ok!

那羅伯特認為你應該學會推銷、並且和人合作!

你是廚師,想開餐廳!寫個打動金主的計劃、和會計師討論你費用規畫、請個餐館經理、並且能說出幾年後營運方向和獲利目標。

也就是,你的所有想法要和B及I象限的人一致,並且需要S象限的人輔助。

你不要想由E象限賺錢,那是風險很大的。

公路車ing wrote:
要達到財務自由? 先...(恕刪)


呵呵

怎麼這麼悲觀
臺灣老闆都是年薪上億都是富爸爸

臺灣員工都22K都是窮爸爸
其實很多事情,你早就知道怎麼做了,只是你敢不敢,有沒有膽去承擔失敗的風險。

所以窮人變成有錢人的方法,說穿了[膽量]而已。

為什麼有些人敢借錢去投資。

為什麼有些人敢辭去工作自己創業。

投資不是100%賺錢

創業不是100%成功

而思考學習是為了提高你的成功率,成為你的膽量的後盾。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