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我本金還不到30萬 也可以一個星期賺十五萬
那如果您的本金上千萬呢?
同學的朋友這次拿近千萬的銀彈重壓一檔
我只能說他隨便賺個幾檔就比我的本金還要多了
他賺到千萬花多久時間?
花兩年 因為我們在念研究所時 他選擇進入xxx研究團隊
最重要是進去時他連股票都還不太懂 但是一開始有對的觀念 有人教你操作上面的技巧
財富自然快速累積
沒有什麼所謂穩定型的股票 那就是牛皮股
操作股票不是抱著股票 不是和股票談感情
要懂得汰弱留強 線形轉弱就要砍 法人出貨也要砍 換手失敗更要砍
像最近這波法人軋空手 硬生生的將大盤推向新高
你在車上嗎? 你在對的車上嗎? 當人家在新幹線上面 你還在搭台鐵的電車 慢就算了還誤點
還是你明明知道哪些類股會飄漲 但就是捨不得賣掉手中的股票
結果沒有子彈 上不了車 只能眼睜睜看著其他人狂飆
買股票很難? 買股票不難 難是難在賣股票!
要克服心裡的貪婪與恐懼 真的很難!!
不知是否有聽說過"蘿蔔坑"理論,個人曾聽說過一位幫有錢的企業家操盤的前基金經理人
的看法,他沒有特別高深的投資理論,或是精明的數量分析方法,簡單的選股就能讓企業名人
滿意其績效,幾年前聽到時,曾嗤之以鼻,現在已成為我投資的中心思想
"蘿蔔坑"理論,簡單的說就是以基本面為依歸,每年僅操作不到5,6檔股票,當股票價位到達
其合理價位時(依其盈餘獲利與類股平均本益比判斷),便分批買進(請要有耐心的等待機會)
,不管技術面如何變化,所以5檔股票的買進點通常時間點不同,且有可能是分月或分季進場
,這樣的操作風格與擡面上的基金經理人相比的最大優點是,時間基點上較自由,因為
基金經理人有同行操作績效的壓力,誰不知台灣股市的週轉率之高,舉世皆知,代表著
基金公司的老闆眼光短淺,操盤經理汰換率亦是全球皆知
當然,上述的基本面判斷是至為重要的,個人認為財務報表的判斷至為關鍵(其實不難,只要稍為
讀書用功即可抓到要訣),而公司管理者的操守與外資操盤者捧不捧場亦要去打聽與研究
投資人大可買進國內外基金,但個人認為讀過"與天為敵"(商周出版)此書後,頓悟到投資是可以
靠自己用功成長的,且其中的樂趣與經驗累積是金錢無法買到
"蘿蔔坑"理論的年平均投資報酬率在非"大"空頭市場時,至少可以有15%左右,在目前物價高
漲,實質薪資減少的現在,是可以為個人投資作為參考的概念
目前我也是短線居多, 都是以一個月為獲利結算目標, 但不是很限制自己一定要持股多久.
玩三個月來最悶的就是獲利了結了一檔飆股, 它卻繼續狂漲... 本來自己有機會把資本翻一倍的...
玩股票一定要稍稍做點功課, 自己要有主見, 太聽別人的話肯定落後趨勢. 但別人的話一定要拿來做參考...
玩股票很有趣, 不是學商的也可以進來, 只要頭腦清楚, 心魔控制的住就可以.
我工作了第六年才敢進股票市場, 只有一句話, 這是最靈活, 最快能獲利的理財工具了. 我只能說, 我的心理建設期太久了, 竟然花了六年的時間.
所以我的理財工具就是玩股票 (閒錢).
投資房地產也可能會帶來不錯的結果…
不過,我還是喜歡股票 …
為什麼呢 ? 因為我手上實在沒有太多的閒錢 (資金週轉率很高)
一下子這邊信用卡費要交了,一下子要修車,一收到房屋工程款通知單,又是一筆錢 ~
像我最近想要買台二手的 Xantia ~ 要價十六萬五 …
看了覺得不錯,二話不說,隔天股票掛賣單,大後天就有十幾萬現金可以用了。
比起其它的投資,股票幾乎是流動成本最低的 (基金要手續費與管理費、房子要仲介費與增值稅、就連定存解約都要賠利息 …)
股票正是我目前沒什麼現金的狀況下,最好的理財工具囉。
歡迎參觀口木看盤室 http://rightgun.blogspot.com
內文搜尋
X
還有我老爸很愛買房子跟土地 因為他說 以前他跟人投資都賠不少 只有房子跟土地 他說不會跑掉 而且再這通膨時代 錢很薄 運氣好 哪天土地飆漲 你就等著享福了 因為他不少朋友就是80 90年代靠房地產致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