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sgu24 wrote:
看會不會有華碩股東...(恕刪)
這些事我們早在一兩個月就知道了,只是很多人不願意相信罷了,華碩自已都說最快要三到四季的調整,又派了管平板的人去接電競部門,一整個就是找死,宏碁花了三年的體質調整,站穩了馬步,現在又遇到華碩、聯想在調整體質及方向,大方向就是對我們有利的,加上最近一般消費者明顯看到宏碁產品的質感、品質往上提升,這些事情我們早知道,我常常說,大家還不習慣當先知先覺,先知先覺是寂莫的,就是一般人看不到,你看到了,才是了不起,一般人還在說,爛,破,鳥時,你看到一點一滴改善、轉型的證據,這就是致勝關鍵。
接下來外資可能會減碼華碩,加碼宏碁,因為宏碁在低檔準備反轉,華碩在高檔準備體質調整,華碩股票現在絕對是不能買的,之前宏碁出問題時有人看從100跌到90,跌到80,跌到70就傻傻的去買,那時宏碁淨值才37元,整個眼光費被拿走了10~15年股息,當一間公司獲利出現警訊時,一定是要打8折的,那些10~15年的股息眼光費,如果那一家公司獲利穩不住,股價一定會一直一直向下修向。
大家不要以為我是死多頭,或是對任何股票都很樂觀,有時候看我去找一些體質還不錯但稍微轉差的公司的麻煩時,我是用嚴格的標準去看,就像用嚴格的標準看宏碁一樣,我看的滿意的公司,風險不會太大的。
########################################
dearmai=>
ans:14~16買到,真的是沒有差,轉型成功後,你會發覺當初自已怎麼這麼傻,為了那幾毛在為難自已,心情在那起伏~
#######################################
TonyYeh=>
ans:8/15,8/16,8/17大家會加碼呀,風往多方吹,輕輕幫忙一推,股價就上去了,接下來一兩個月風勢正好,看有沒有機會突破前高17.1,手上股票都一堆了,一直買在低低的價格,這樣只會顯得我們宏碁股東對自家公司沒有信心,如果all in的朋友,股息不過是總資金的3.x%,當然是要助攻呀,不然空方怎麼會怕,怎麼會認輸~

Acer_kewei wrote:
這些事我們早在一...(恕刪)
宏碁 (2353 TT)
資訊更新
· 第二季EPS 0.08元,季增289%,年減55%,低於元大預期5%/高於市場預期23%。
· 維持目標價15元。
本中心觀點
· 宏碁轉向利基性產品發展:如Chromebook、輕薄筆電…等,以提升獲利為目標。
· 宏碁在電競市場,與其他同業不同,改切入顯示器市場,並且成為全球最大電競顯示器供應商。
維持評等:宏碁在傳統NB市佔率尚無法明顯回升,未來發展改以利基性產品為主,提升獲利爲目標,我們認為方向正確,但效益尚未顯現出來,加上第二季本業雖佳,但稅後獲利表現並不突出,因此評等維持「持有-超越同業」。評價方面,宏碁過去二年本淨比區間(0.5-1.1倍)中間值0.8倍為目標倍數,以2017/18年每股淨值平均值19元計算,目標價15元,潛在上漲空間5.6%。
第二季本業表現佳,但稅後改善有限:宏碁第二季受到全球PC市場轉弱,營收季減4%至536億元,年減5%,因為高毛利率產品出貨較多,由第一季9.7%上升至11.4%,優於預期,營業利益9.2億元,季增102%,優於預期。業外受匯損影響,虧損6.2億元,低於預期。合計第二季稅後2.44億元,季增289%,年減55%,EPS 0.08元,低於元大預期5%/高於市場預期23%。
朝向利基性產品發展:宏碁近年因為傳統NB出貨不順,市佔率下滑,改往其他PC利基性市場發展,其中Chromebook因為價位便宜,上網方便,受到教育市場青睞,其中北美是目前最大市場。宏碁 Chromebook 產品年出貨超過200萬台,根據市調機構Gartner最新統計資料,連續三年全球第一,市佔率近三成。另外公司朝向輕薄筆電發展,今年推出輕薄精品筆電Acer Swift 7,厚度不到一公分,為全球最薄NB。
Gaming為未來成長重心:宏碁在電競市場,與其他同業不用,改切入顯示器市場,並且成為全球最大電競顯示器供應商。宏碁第二季時推出兩款全新的27英寸“Predator”遊戲顯示器,可以擁有更佳的遊戲體驗,視覺清晰度高,色彩鮮豔,表現平滑。我們認為宏碁策略方向正確,未來有機會在電競領域業績逐漸放大。
NanoGG wrote:
宏碁 (2353 TT...(恕刪)
你也太威了吧,投資報告書都出來了,這是不是要付錢或是這報告只會給元大的客戶?
這份報告估第二季毛利率10%,營利率估0.57%(用去年第四季和今年第一季兩季平均)~~我說過,第二季的毛利率、營利率一定是跌破一堆分析師的眼鏡,可以發現這份分析報告營業費用是抓50.14億,就是和上季一樣,我想一般人是會這樣抓沒錯,毛利率會抓10%,那是因為2016年,宏碁毛利率平均就是10%,所以這份分析報告的邏輯就是這樣簡單。


第三季的毛利率,還是用10%去估,然後營業費用52億,營利估7.63億,營利率馬上用上半年的平均1.3%估了,稅前估8.35億,意思就是估業外僅賺7200萬(其它收入+財務成本+匯損),可是第三季光股利就有近2.x億了,第三季業外匯損又估了1.5億?

結論:只要會加減乘除人人都能估下一季財報~~


對於轉型的公司,這樣估一定是不會準的,因為取用的變數有限,轉型的公司不像平穩的公司一樣,所以不能用上一季,或上上一季的平均去估~~不過看完後,我們大概可以了解分析師的思維了。很有用的一份資料~~感謝分享~~




對我來說,我只會看公司是不是持續往正確的路走,我抓出來的體質改善的證據是否有每一季的如預期,如果有,那就死抱就對了~

這份報告在折舊、攤提部份也不對,上面寫2017估14.55億,今年上半年才5.48億,全年應該差不多10.5億,差了4.05億,意思是不需要攤提及折舊這麼多,2018年,估要攤提及折舊14.65億,就如我說的,明年第三季宏碁的攤提就結束了,所以昨年了不起折舊、攤提8.5億(省了一季1.3億的其它商譽的攤提)。,2019年,他還是估14.4億,但是宏碁2019就沒有其它商譽需要攤提了,所以會少5億,所以2019年,折舊攤提應該是5億左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