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京城銀,永豐金【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京城銀行(2809)企業工會23日舉行會員大會通過與永豐金(2890)100%股份轉換案的員工安置計畫。永豐金發布新聞指出,此一安置計畫是在4月8日與京城銀行企業工會達成共識,預估永豐銀行與京城銀行合併作業,能在2026年第四季前完成。永豐金堅信員工是企業最珍貴與重要的資產,永豐金、京城銀行與京城銀行企業工會三方,將正式簽署員工安置計畫,遞交主管機關申請許可。永豐金感謝京城銀行企業工會所有會員的認同與支持,讓雙方合併進程順利往前邁進一大步。並相信京城銀行同仁們感受到永豐金控的用心與善意,期待未來雙方攜手合作、共同打拼,一起為打造友善職場與業務推展共同努力。永豐金去年12月27日董事會決議合併京城銀行,3月3日股東臨時會通過該案。永豐金指出,期間歷經與京城銀行企業工會多次協商及積極參與京城銀行舉辦的說明會,4月8日與京城銀行企業工會達成安置計畫協商共識。永豐金指出,深信雙方結合將進一步提升銀行子公司的經營綜效,有助提升金控競爭力,在股份轉換基準日後,京城銀行將成為永豐金百分之百子公司。永豐金未來將秉持「全體員工皆留任、客戶權益不影響、專業服務不中斷」三大原則,進行永豐銀行與京城銀行合併作業,希望能在2026年第四季前完成兩家銀行合併。.---_-------------明年第四季,會不會太久?另外想請問D大目前是都持有50張京城銀行,沒持有永豐金嗎?還是兩家都有持有?感謝
原文內容:美國對大陸祭出全球最高的對等關稅政策,大陸近日則是將反制動能拉升到最高點。大陸外交部今(29)日釋出中英文字幕版的宣傳片《不跪!》,向美國表達最強烈的反對立場和態度。影片中,從對日本半導體傾銷、廣場協議做出的種種措施到對法國「長臂管轄」導致工業巨頭瓦解,並強調,「卑躬屈膝終至步步緊逼,中國不跪!」據了解,美國總統川普日前釋出已和大陸領導人通話的訊息,大陸外交部第一時間否認闢謠,外交部長王毅更是在金磚會議上痛斥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稱,「如果選擇默不作聲、妥協退縮,只會讓霸凌者得寸進尺。」而大陸外交部在輿論場合也首次祭出官方反制宣傳片《不跪!》,要將輿論戰的話語權牢牢握在手上,以避免再次出現如川普發出的資訊,讓外界認為大陸對美國已經做出讓步,出現「認知混淆」的問題。影片中,大陸官方將美國暫緩實施「對等關稅」的措施比喻為短暫風平浪靜的「颱風眼」,實際是「引君入甕」的致命陷阱,醞釀更加猛烈的腥風血雨,「對霸權低頭就是飲鴆止渴。」大陸官方也強調,以鬥爭求合作則合作存,以妥協求合作則合作亡,藉此站穩對美國關稅政策的強硬立場。此外,大陸官方還趁此機會,向世界主張喊話,中國是傾聽弱國聲音者,是阻擋霸權欺凌者,是守護世界公理者,也是站出來高舉火炬帶領各國劈開迷霧者,呼籲全球各國站出來衝破霸權的高牆。-------小弟難得同意大陸
winson hsieh wrote:相關:京城銀,永豐金...(恕刪) 配息有差。永豐金確定配息了,若京城銀若不配息,對價會按權息調整。且配息要列入所得,價差不用。所以我傾向京城銀大股東的看法,希望京城銀不配息。目前的股價利差太少,所以不會加碼。尤其今年股價變動大,一支個股我頂多配一百萬元。50張京城銀,保守估永豐金跌到成本也差不多市價一百萬元。四月迄今台幣兌美元匯率已升值2.76%了,四月股市也可能收黑,留現金耐心等。2022年,即便富邦金也是在眾人大喊股價破百元下幾近腰斬。沒有適用新制的壽險業,匯損難逃。
川普已成「放羊的孩子」放話股市還是續漲?他曝市場態度變了2025-04-29 10:51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多次透過社群平台發表言論,涉及國際貿易與關稅政策,然而網友觀察到,最近市場反應已不如以往劇烈。網友指出,儘管川普再次放話,日股、台股開盤後仍持續上漲,台股更強勢收復2萬點整數關卡,顯示市場對川普言論的敏感度明顯降低。一名網友在PTT發文指出,若市場逐漸對川普的談話失去信任,代表目前可能正進入等待期中選舉的「垃圾時間」。他分析,美國目前計畫對中國祭出高達145%的關稅,其他國家則為10%至25%不等,未來恐引發國內通膨壓力、供應鏈瓶頸等問題。他直言:「這種情況下還能嘴硬說工廠在大力興建,根本鬼扯。」認為若真正落實課稅,美國經濟恐難逃衝擊。一派網友認同原PO觀點,認為市場確實逐步免疫,紛紛留言「嘴砲鈍化,邊際效益遞減啦」、「川普的話已經像放羊的孩子,喊久了大家不理了」、「就算川普現在喊得再兇,市場也相信最終會縮手」、「現在大概只有台灣某些領導人還信他吧」、「市場鈍化了」、「嘴砲久了大家已經麻痺」、「現代版周幽王」、「現在市場押注的是Fed會出手,不是信川普」。另一派網友則持保留態度,提醒仍不可輕忽川普的變數,留言「川普總能帶來驚喜(驚嚇)不是嗎?」、「別忘了,真正的災難通常在大家鬆懈時出現」、「別小看川普鬧事的能力,他只是還沒發狠而已」、「隨著美國民調走低,川普急需製造話題轉移焦點,一個意外動作還是可能引爆市場波動」、「川普仍有能力製造劇烈波動」、「不要小看他瘋起來的威力」、「真正的大震盪還沒來」。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顛覆美國外交政策、關稅戰引爆震盪、聯邦政府裁員,連串的行政命令和不斷變動的移民政策,再再挑戰傳統價值。川普4月2日對世界各國全面加徵關稅,指控貿易夥伴對美國占便宜。關稅即將生效之際,川普4月9日做出部分讓步,宣布在90天期間所有進口關稅調降至10%,中國多項進口產品的關稅則調高到145%。中國也對美國徵125%關稅,全球經濟大亂,美國股匯債市動盪。...............今天 10點 到10點15分 大盤 突然由20025 拉到20189 站穩2萬點 回測後 多單進場 或空單回補金融10點 到10點15分 金融期 更猛1059 拉到1079 金融股拉了2% 連最弱的永豐金漲4毛5 中信金一下子就到39金融股基期低 根本 還沒補跳空缺口 電子股 有些反彈到季線了 如廣達老共的東西 都回到美國生產 很難 小提琴 婚紗..... 許多百分之90在中國生產 木工 及針線 細活 老美幹不來商人 喊喊 放羊的孩子 如被 斷頭的 真是冤枉 恨 阿
壽險重傷!3月淨值暴跌2,228億元逼近危機線 4月恐再惡化2025/04/29 22:12:34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壽險淨值大縮水。據金管會統計,3月底壽險業淨值驟降到2兆4,172億元的近11個月低點,單月大減2,228億元,月減額是近兩年半來最大,幾乎直逼前波2022年壽險淨值危機的慘況,金融圈示警,4月全球股債匯市三大皆空,壽險淨值恐再惡化。前一次壽險業淨值月減額最大是2022年9月,當時單月淨值蒸發5,385億元,時隔近30個月,壽險業淨值再度面臨考驗。壽險業淨值大減 將面臨多方挑戰淨值大跳水,對目前RBC在200%、淨值比在3%法定邊緣,甚至不足者,今年恐再度面臨龐大的增資壓力,更考驗大股東對轉投資壽險業的增資能力,其次,壽險型金控恐將受旗下子壽險拖累,也壓抑未來配息空間。法人說,4月台、美股續跌,美國30年公債殖利率走揚到4.74%,BBB等級公司債殖利率也走揚到5.7%(殖利率走揚,價格走低),加上台幣對美元暴升近3%,股債匯市三空,都將重擊壽險業4月淨值及獲利。金管會29日公布3月壽險業獲利、淨值和避險成本。3月壽險業稅前盈餘304億元,月增35.7%是因3月台幣貶1.09%彌補了實現資本利得減少,首季賺849億元,年減11%則是因財務投資利益減少。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首季壽險業獲利年減11.6%,是因財務投資利益年減171億元、業務費用年增36億元,抵銷了業務承保利益年增100億元。3月底淨值降到2兆4,172億元的近11個月低點,單月大減2,228億元寫近兩年半最大,前一次單月淨值蒸發最多的是2022年9月的5,385億元;首季淨值減少1,688億元也是近兩年同期最慘。3月單月淨值大減是因金融資產評價利益月減2,470億元,其中帳列OCI股票、債券評價利益各減少91億元和137億元,以「覆蓋法」重分類其他綜合損益減少2,378億元所致。「晴天儲糧」可望稍微支撐匯率3月台幣貶值有龐大兌換利益,業者避險工具大宗的CS(換匯)、NDF年化成本則是一降一升,業者避險比率再降到61.5%,使3月避險工具成本233億元,已連三個月降到300億元以下,單月淨匯兌損失縮小到27億元的近八個月最少,首季淨匯兌損失499億元,年損失收斂0.6%。值得一提的是,因3月台幣驟貶,業者產生的兌換利益得提存外匯準備金,使3月外匯準備金提存了489億元寫逾兩年單月最大,推升準備金餘額已達2,836億元,「晴天儲糧」可稍撐住4月台幣狂升的大雨。------------------------------三月就這樣了,四月不敢想像....
美商務部長視察台積電晶圓廠美商務部長 不好惹 猶太人 真的很會做生意 談判只希望台灣能談到和韓國 日本一樣的稅率.............應客戶要求 封測大廠日月光評估至美國設封裝廠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3711)今日首度鬆口將應客戶邀請評估設立美國產線英業達衝 AI 啟動美國製造 除了和碩 台灣代工廠幾乎「全員到齊」2025-04-29 01:00英業達砸27億赴美設廠生產伺服器 降低關稅影響2025-04-28 19:12欣興:高階載板復甦力道強 有討論美國製造2025-04-28 13:21................上個月 聽一個電子股 約當 10哥的法說 賺約 11元 只能配1半因為中國加一 一半產能 搬到越南新廠 有折舊又還在看同業 有沒有去新地方 稅率低 條件好的股票也因AI伺服器 漲得很高 翻倍漲 現在有修正 總經理說美國那4家CSP 用的 AI伺服器 價錢才高 1台一億 如果有1000億 我們才有可能玩...........今天 台幣出口商拋匯助攻新台幣爆量走升收32.017元匯銀主管說,「新台幣升太快,4月最後一天,出口商全都嚇到、跑出來拋匯停損了」,外資匯入加上出口商拋匯,市場一面倒地賣美元,促使新台幣匯率一路升值,可以說「美元沒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讓進口商不急著進場買匯,導致新台幣匯率盤中失守32元大關,最高衝至31.942元、最多升值2.87角。為避免新台幣升速過快,央行幾乎是市場上唯一的美元買家,主要是為了避免匯市交易力道過於傾斜而失序。金融股 財經台 分析師說 內需較多 紅通通電子股 帳上美元 一定有業外損失 但應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