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5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ivan0613 請教ligasy兄,報價都漲到7月,當時5月你是看到什麼跡象覺得該跑
4月30見報 瑞士信貸 蘇厚合 說要反轉 那時31-31.65很好跑 且429高檔爆量48萬張 35.55至32.5元之超長下影線
真的沒空已經很保守
這次國巨殺了2個月 615元 殺到450 才說降價10% 再殺 一波中 有ligasy兄業內 會先知道 不意外
算學個經驗 股價通常領先反應

兔鷹不是吃素 很好奇 他們幾元會回補
ivan0613

要現在股價領先反應未來,那也要過去曾合理反應過現在。

2021-08-22 17:57
ivan0613

雖然少部分觀點與各位不合,但是真心感謝前輩提供資訊。

2021-08-22 18:05
老調重彈.....

2017~2021年 ,因中國政府強力補貼,業者把握時機,搶錢搶糧搶地盤,全球一口氣規劃了 13座大尺寸新廠搶市
BOE 10.5代2座
TCL 10.5代2座
郭董 10.5代廣州 1座, 美國威州 1座
彩虹 8.6代1座
熊貓 8.6代1座
惠科 8.6代4座 + 10.5代 1座.
最後, 郭董和惠科 都因財務問題,取消一座 10.5代廠.
10.5代廠的玻璃面積 約是 8.5代廠的 1.8倍. 且那些年 友達,TCL,BOE,LGD 也都持續在老廠擴線,

換句話說, 2017~2021年的新增產能 ,約當於 16座8.5代廠

當時友達彭董,看到記者就會講, 供過於求,已經是產業未來幾年常態,友達會加速雙軸轉型來因應.
但因韓國受不了虧損,宣布退出,而且市場大尺寸需求超乎預期, 16座新廠的龐大產能竟活生生被 市場消耗殆盡. 面板報價反彈大漲.

現在,中國政府財政困難,取消面板補貼,中國業者今年真的有賺到大錢,卻不夠償還過去累績的龐大銀行債務, 仍得增資和舉債度日,
所以,2022~2025年,就只看到 TCL 規劃興建 2座 8.6代新廠(IPS , 印刷式OLED.)
BOE 規劃在舊有兩座10.5代廠的閒置樓層再擴線,友達, 惠科和彩虹也打算在舊有的8.6代廠樓層再擴線, 這些老廠擴線,相當於再多出 3座8.6代廠的產能.惠科財務,專利和信用有嚴重問題,有可能籌不到資金擴產.

加一 加, 未來幾年可能有5座新廠的規模產能, 再怎麼變,也變不出當年的 16座新廠規模, 未來擴產規模遠遠小於當年, 未來供貨吃緊的問題會持續存在,韓國業者因此一再延遲關廠腳步,韓國策略性不關廠,是怕缺貨,不是為了賺錢.

友達彭董現在看到記者都是春風滿面的說, 未來產業健康樂觀.

用短線的角度看產業,報價難免因外在環境有所波動.
用長線的角度看產業, 這些業內和分析師, 怎不分析一下, 未來幾年只有區區幾座新廠,是否足夠滿足市場新增需求?

那些業內,公司經營層或研調 叫親友買面板,因為他知道未來供需會出現缺口,但他不會跟我們陌生人講,

那些 分析師 都很清楚, 中國已不再大規模擴產,報價循環波動會變低,值得價值投資.
大摩,瑞銀,小摩集團 都跑去搶購 BOE的增資股. TCL 的增資股還未定價,幾家大型外資應該也是排隊搶購中.

【不可玩面板會輸光光】
【我是隨便說說,僅供參考,經驗分享,切勿跟單】
microspore

依P大所說  2017~2021 5年16座8.5代廠 平均年增3座, 2022~2025年 4年估增約5座8.6代廠 平均年增1.25座

2021-08-22 17:02
microspore

產量的年增幅減少,但大尺寸的體驗卻回不去。陸廠補貼減少,需自備奶粉。  後續是供過於求,還是穩健發展,相信這兩年就見真章!!

2021-08-22 17:03
pqaf wrote:
老調重彈.....2...(恕刪)


真像P大說的那樣,正常人投資都想要買便宜的標的,當自己空手或者是還有更多部位能買的時候,也希望標的能夠再跌一些,這種看空聲音其實就是一種想撿便宜心態,我自己也會有,但真的不需要用「假話」來騙,分析師預期時都是「恐」字擺第一,然後就開始亂掰了,矛盾的很誇張🤣🤣
你看外資是不是「嘴巴說不要 身體很誠實」呢🤤🤤🤤


Mr.Fox.Lin

2014增資時,股價低迷,現在回頭看果然公司派都在演戲,先放利空壓低股價,公司派不拉股價不放利多,等可以賣了就開始利多連發,炒高股價,散戶根本玩不過公司派,看來這次2021增資,又要玩同樣戲碼

2021-08-22 11:46
亮的發白

可憐的是H1獲利直接被台廠打趴🥺🥺,不過也很感謝對岸政府捍衛「國產面板價格的決心」,台廠順風車搭滿,沒倒的面板廠一起豐收的大運,

2021-08-22 11:57
TCL透過多層關係遊說,工信部和發改會 才勉予同意 TCL 蓋 t9.

董秘在电话会议的说法,公司目前的资产负债率65%,达到了规划上限。意思就是说不能再举债发展,只好改由定增方式籌錢.
TCL 7月初,向證監會申請 120億人民幣定增, 要蓋 t9 IPS廠. t9 廠原先要在2月動工,延宕改為 9月開工興建, 不清楚證監會是否已審核通過定增案. TCL定增案至今仍未定案.

我們當然希望證監會不要通過,讓t9沒法動工, 但廣州市政府已經整理好幾十公頃空地,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當初 TCL 優先考慮是直接買下 LGD 廣州IPS 8.5代廠,但 LGD不願意賣,TCL 只好蓋 t9.

資金尚未確認到位,
TCL t9 不知會延後開工 或是 取消 ,或是會先上車後補票?

國資基金要求低價認購,確保這筆長期投資穩賺不賠.
也許真要等 TCL 定增,完成國資基金的定價圈購後,TCL 和 BOE 才會開始做多面板股?
pqaf
pqaf 樓主

支持t8 生產OLED,才能拖垮TCL. t8 若放棄OLED,也許會接手大股東SDC韓國汰除的設備,破壞LCD 供需平衡,

2021-08-22 18:18
ligasy

SDC汰除的設備已經委外拋售了,TCL也沒興趣,基本上TCL有興趣的東西都被BOE搶走了,所以只好自己蓋

2021-08-22 22:54
大家好。
請問一下 有人知道八月底MSCI季度調整 友達的權重是否有變動嗎? MSCI的網站上 5/28公布的權重是0.591%。
感謝。
總投資增至460億元 TCL華星t9顯示項目完成招標即將開工
2021年08月22日
...................................
TCL今年Mini LED出貨量多少?t9進展如何?TCL華星透露了……
2021年08月22日 13:48:33 HKT

近日,TCL華星COO趙軍對TCL的屏幕顯示布局做出了詳細的解析,並透露了中尺寸高端顯示生產線t9項目的進展,對行業發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與看法。

近期,TCL對電競顯示關注度較高。趙軍表示,目前電競屏在整個顯示領域的份額還並不是很高,但是未來增長的空間非常大,增長速度也非常快,「(電競領域)TCL華星今年的目標是1500萬台,挑戰1800萬台。」

關於Mini LED背光產品



趙軍透露,今年TCL華星還會發布多款基於Mini LED背光的產品。

「從目前來講,Mini LED主要還是以背光來跟LCD面板結合在一起,好處便是可以賦予LCD面板更高的對比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縮小了LCD和OLED在對比度上的差距。整體來講,Mini LED應該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以電視為例,我們認為Mini LED背光產品將來有機會能夠做到整個市場的5%-10%,差不多接近1000-2000萬左右的規模。」趙軍稱。

據悉,TCL今年已銷售了30萬台Mini LED電視,銷售額超過10億元。

關於量產進展
趙軍表示,TCL華星將加碼中尺寸顯示屏,t9項目或提前至2022年底量產。

在今年4月,TCL科技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定增募資不超過120億元,主要用於投資第8.6代氧化物半導體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以下簡稱「t9項目」)。

公告顯示,t9項目為氧化物半導體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月加工2250mm×2600mm玻璃基板約18萬片。主要生產和銷售中尺寸高附加值IT顯示屏(包括Monitor、Notebook、平板),車載顯示器、醫療、工控、航空等專業顯示器,商用顯示面板等。

趙軍透露,按照原來的規劃,t9項目量產的時間可能在2023年,但TCL華星團隊也在挑戰將量產時間提前三個月,t9項目有望在2022年年底之前實現量產。



趙軍稱,t9工廠投產之後,TCL華星在中尺寸整體的產能方面會得到極大的釋放,未來TCL華星會在筆電、平板以及商用的電競顯示器領域發力,「除了IT範疇,在其他的應用領域,包括車載領域等,TCL華星也會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對車載顯示器帶來了很好的發展機遇。」

民生證券研報指出,t9 項目主要生產中尺寸高附加值IT顯示屏,規劃產能18萬片/月,項目滿產後將大幅提升TCL科技在中尺寸 IT 板領域的競爭力,助力TCL科技享受中尺寸產品技術升級疊加海外產能退出帶來的發展紅利。

趙軍表示,中尺寸在商業應用的前景非常廣闊,商業、專業顯示,IT應用非常廣闊。「後續TCL華星會結合自身產能釋放,大大加強中尺寸的布局。」
................
2022年年底之前實現量產 還 1年4個月 要很拚
MSCI 評等 除非剔除 影響不大 因為已經 Minor 占比不大
唯一的娜烏西卡

投、融資並進的時候當然要說項目大好、即將開工、迅速完工、超速爬坡[偷笑][偷笑][偷笑]

2021-08-22 15:06
陀螺不打轉

T9....8.6代廠,資金還沒到位,就想在2022年底投產?用1年蓋好嗎?

2021-08-23 0:42
TCL證實旗下公司開始向三星供應OLED面板
2021-08-17 14:46 聯合報 / 記者林汪靜/即時報導


有消息傳出大陸電子巨頭TCL旗下面板企業TCL華星開始向三星供應OLED面板,TCL 17日上午證實這項消息。在此之前,三星電子相關的供應鏈均由三星自家子公司所獨占。

觀察者網報導,業界認為,此次合作為TCL向三星供應OLED面板提供了基礎,但目前供應量不大,三星仍然在OLED面板領域維持一家獨大的地位。


TCL上周公布半年報,其中TCL科技半導體顯示營收達人民幣408億元(約新台幣1,779億元),年增93.6%;淨利潤66.1億元(約新台幣288億元),年增67.5億元(約新台幣294億元)。


相關披露資訊顯示,上半年TCL科技t1、t2、t6和t3四個產線持續「滿銷滿產」,半導體顯示業務產能規模進一步提升。同時,行業競爭格局改善和供需關係修復帶來周期上行,主要產品價格持續增長。

TCL科技當時表示,公司未來會進一步加快半導體顯示重大項目布局,TCL華星t7項目加速產能提升,年底一期量產,二期建設加快。投資人民幣350億元(約新台幣1,526億元)在廣州建設G8.6代半導體氧化物新型顯示器件工廠(t9項目),預計2023年投產。

值得注意的是,TCL華星於去年8月正式與三星顯示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增資協議」,同時TCL科技與TCL華星、三星顯示也簽署了「股東間協議」。

按照協議約定,TCL華星將以約10.80億美元對價獲得蘇州三星電子60%股權,及蘇州三星顯示100%股權。同時,三星顯示將以蘇州三星電子60%股權的對價款7.39億美元對TCL華星進行增資,增資後三星顯示占TCL華星12.33%股權。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半年報會議上曾指出,TCL未來十年要在半導體顯示、半導體光伏和半導體材料、智慧終端這三個產業領域裡做到全球領先,規模、競爭力及經營業績將進入行業前三名。
............................
三星顯示占TCL華星12.33%股權
三星 想要的是中國市場吧
frank1253

2021年H1的財報,好像是出貨300萬片,庫存300萬片,大陸股民質疑TCL作帳,那300萬片很可能是報廢的不良品,不敢列入帳面虧損.......

2021-08-22 17:18
frank1253

t4的OLED技術和良率,對TCL是沉重的負擔。

2021-08-22 17:18
飛宏內鬼盜34億機密 存硬碟跳槽大陸TCL當高級工程師

TCL 尿性不改,老是靠 重金向台灣 偷挖技術,從無到有, 白手起家,

人家BOE 當時照規矩,花了百億台幣 收購韓國 Hydis ,取的 FFS(IPS/ADS) 技術.
BOE 不知FFS技術是挖到寶, 後來隨便把Hydis 轉賣給台灣元太, 結果 iphone/ipad的 IPS螢幕大賣,電子產品都指名要IPS螢幕, 讓元太靠 FFS技術授權金每年坐領20幾億,友達每年都要乖乖繳錢給 元太,LGD 直接向元太買斷技術.

10年前,TCL本想正正當當找 Sharp合作, 但sharp 最後選擇和國務院的南京中電熊貓合作.
TCL 乾脆就把技術授權金,拿來挖角台灣面板人才,快速崛起.

同樣廣東出身的惠科也是 有樣學樣, 砸錢從群創挖角,從無到有,白手起家.

TCL 和 AUO 纏訟多年, TCL 有專利疑慮,有些產品出不了中國.

幸好 ,彭董願意跟他大和解,收下 TCL 僅僅1千萬和解金, 鬆開TCL 身上的緊箍咒. TCL才能大步走向國際化.

================

三星注資入股TCL ,是想要 TCL以夷制夷,以華制華, 鼓勵TCL持續擴產供貨, 三星採購才不會被其他面板廠牽著鼻子走.
亮的發白

TCL一路走來很三星啊,就狼狽為奸[大笑][大笑][大笑]

2021-08-22 16:14
pqaf
pqaf 樓主

今年2月新聞, TCL 打算在廣州再蓋一座8.5代廠,承接SDC韓國汰除的的設備.還沒定案.https://new.qq.com/omn/20210202/20210202A0D95300.html

2021-08-22 17:36
郭董 10.5代廠和 TCL 廣州相鄰的黃埔和增城開發區.
群創派駐SIO 10.5代廠的高級打工仔, 小心都被 TCL 招手, 擇優拉走.
〈觀察〉兩因素驅使 電視面板價格加速走跌
鉅亨網記者劉韋廷 台北2021/08/22 12:33


中小尺寸電視面板 7 月出現反轉訊後,8 月全尺寸電視面板價格都加速跌價速度,其中,過去漲勢最強勁的 32、43 吋,跌幅都超過 1 成,低於市場預期,而造成面板價格跌勢加速擴大主要有兩大原因,除部分品牌廠需求放緩,面板報價已轉為「買方市場」,影響價格走勢。

集邦光電事業處研究副總邱宇彬表示,近期面板市場變化快速,尤其 8 月中旬過後,面板市況急凍,價格跌勢迅速擴大,導致 8 月跌幅較上旬原預估的 5-6 美元,快速擴大至 10 美元以上。

分析面板走勢迅速惡化原因有二,由於電視品牌廠 7 月就針對年底銷售旺季進行庫存回補備貨,導致 7 月出現超額採購需求,部分電視品牌廠在考量手中、通路庫存下,8 月起拉貨轉趨保守,同時觀望面板跌價效應,也迫使面板廠為求出貨,壓低價格求售。

另一方面,大型電視品牌廠雖然有大量採購需求,但經過一年多來 LCD 強漲,品牌廠想反轉面板成本漲價壓力,現階段採取以量制價策略,也讓現階段面板價格出現主客易位,由 「買方市場」進一步主導。


根據 Witsview 統計,8 月各尺寸電視報價均走跌,其中,32、43 吋中小電視面板,單月跌幅達 14.9%、11.7%,55、65 吋跌幅也落在 5-7%,顯示器、平板等 IT 面板則維持小漲格局。

展望未來,面板產業仍受景氣循環影響,由於主流電視尺寸皆已轉跌,也代表確立此波面板景氣已過高峰期,展望第三季,在需求面已無強力支撐下,面板價格跌勢恐將持續。

.......................

友達 只要營收 持續維持 第3季法說 股價終將回升
期待 買方市場 再轉為賣方市場時 再拉幾波
  • 380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