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5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記得孩子還小時,陪他們看小鹿斑比,裡面有一句兔媽媽告誡小兔的話:【如果你不能口吐蘭花,那就閉嘴】,之後我都引以為戒,也教導小孩要這麼做。某些人我們不能要他閉嘴,更不期待他會吐出象牙,那麼,不回應就沒有傷害。P大沒有限制本版的多空言論,理性分析,但不要有無聊的言語,賺錢才是王道。
布萊恩3425

非常同意! 我也是因為這樣, 完全不想再回應某些人無聊的留言!

2021-07-23 10:55
陀螺不打轉

有些人的留言就像空穴來風😂

2021-07-23 11:06
2011年與KKR合作全額收購私有化,讓國巨下市失敗後,國巨老闆陳泰銘為提升自己的股東權益就拼命了。當董事長靠福利跟報交際費撈錢太小氣了,他選擇是讓股價市值一直往上的路,他也順便年年拿很多員工配股(以福委會主委名義),這樣股東賺錢,他賺更多。當初國巨10元時,他當董事長也懶得拿員工配股。

國巨公司上下努力經營是一定要有的(就像面板雙喵一樣),但還要靠一再減資跟庫藏股,加上不斷的法說會,才創造了高本益比及驚人的市值。

我相信友達群創會有人走向這條路,如果實際操縱的幕後主事者及董事長願意捨得,放棄把公司現金留在手上幻想成自己能掌控的資源這種小氣思維。他們還有採購權,夠了。股價高,就算股權少,也能獲得大部分股東的支持,張忠謀沒甚麼股權,也不會有人覬覦他的經營權。

友達群創的經營不再需要那麼大的現金跟股本。去年友達現金900億也活得好好的,明年如果也只維持現金900億,依P大預估有640億的現金可以拿出來配。群創現金也會有這麼多。

友達群創如果明年三月董事會宣布配6.5元,如果是減資2元加配現金股息4.5元,股價如果還是只有20元,我就承認公司的經營階層為創造股東權益盡力了。

歐美國家這幾年優質公司年年不斷回購自己股票,減少流通在外浮額,不是因為太傻,而是因為公司治理就是這樣,以股東利益最大為原則。

友達群創本益比剩2倍,實在是難得的投資機會,但總感覺如果高點本益比只有3.5-4倍,那經營階層要學學別人怎麼幫公司股東創造價值的過程,不要只是領乾薪。

==========================================
國巨執行長王淡如在7日股東會後記者會就提到,過去幾週辦了三場法說,約300多人參加,法人反應非常正面,也鼓勵期望國巨持續調整,並提到國巨股價滿委屈;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則表示,股價由市場決定,國巨非常奮力幫股東創造價值。

陳泰銘指出,過去國巨標準型產品比重大概佔七成、特殊品比重三成,只單獨看國巨本身,2017年時,營收比重幾乎都在大中華區,但在歷經合併與公司內部產品組合優化調整,目前國巨高階特殊品比重剛好反過來達75%、標準品降到25%,可有效降低景氣波動影響。
唯一的娜烏西卡

雙喵一起鞭

2021-07-23 12:16
Youfown

基本上不要去期待友達會辦現金減資, 因為友達有員工持股信託, 辦理減資的繁瑣程序以及不明就裡的員工反彈, 光是要說服內部就有的搞了

2021-07-24 20:17
公司治理完全不利小股東

1.台灣常見的建廠購料收COMMISSION

2.用高出行情價收購其他公司(有投資友達的公司)的股票

3.賣面板給有投資友達的公司時隨便賣

4.專利被侵占,沒好好爭取賠償

5.現在還要在大陸生產前途看好的MICROLED

....................................................................


反正不管錢怎麼花,

死活就是不把利潤分給小股東就對了

大家猜猜明年配息多"少"?
亮哥+

這段話也是語重心長!股價如何是其次,但股東權益重視程度,的確是公司治理要思考的一環.撒錢及讓利行為該適可而止.如果可以訂個股東權益不低於XX的規則,上述那些行為我可以睜支眼閉支眼.[^++^]

2021-07-23 11:07
亮哥+

畢竟禿鷹猖獗,股東最後堡壘就是股東權益,但這塊若掌握在股權不多的高層手中.只能憑猜測及公司高層的良心了.但操之於人,無異於是任人宰割

2021-07-23 11:11
YANG250 wrote:
TCL華星定增蓋T9還在證監會審核,希望不要過。這筆錢拿去買中電彩虹咸陽8.6代線不就好了,也不用自己蓋。彩虹連虧十年,今年上半年終於賺錢了。但只有單廠,營運成本太高,等錢燒光了還是要賣。


彩虹咸陽沒有IPS,所以華星不想要,蓋T9是為了進軍IT市場

咸陽應該會被BOE吃下來,據說談的差不多了
最近大家有看到大量使用友達面板的公司買進友達的股票嗎?

為甚麼這些公司自己都不買呢?

還是大股東用自己的人頭偷偷買啊?(甘有可能,哈哈哈)
aaronchueh

其他檔的股票,他們的客戶都有買廠商的股票嗎?

2021-07-23 11:21
JP king

S大慌了,其實兩天都只漲一些,真的不需要緊張

2021-07-23 11:58
軟性中小型OLED大陸產能都夠世界用了,LGD又加碼。京東方、華星、惠科、深天馬的OLED虧損窟窿將越來越大,要好好計劃如何穩定LCD暴利的報價,才能用每年現金流入補oled虧損加還銀行錢。回購城投手上新世代廠股權應該也是聲聲急。

=========================

外傳 iPhone 13 零組件訂單比去年同期高 20%,蘋果要求 LG Display(LGD)供應更多 iPhone OLED 面板。據悉 LGD 決定重啟南韓坡州(Paju)E6-3 廠投資計劃,完工後,LGD iPhone OLED 產能將提高 50%。
按這裡檢視網頁

韓媒The Elec 21日報導,E6-3廠專門替蘋果生產OLED面板,據了解LGD本季就會下單購入設備。
E6-3廠是E6廠一部分,LGD使用第六代基板(1,500×1,850mm),生產可撓式OLED面板。E6-3廠預定產能為每月15,000片基板,與E6-1、E6-2廠相同。一旦E6-3上線,LGD iPhone OLED產能將增加50%,估計投資金額1兆韓圜以上。
E6-3廠能彌補製程轉換的產能損失。LGD改用低溫多晶氧化物(low-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oxide,LTPO)的薄膜電晶體(thin-film transistor,TFT)。和低溫多晶矽(low-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LTPS)TFT相比,LTPO TFT製程步驟更多,壓低生產良率。
去年LGD開始生產LTPO TFT時,每月產能為5,000片基板。計畫年底前於E6廠安裝LTPO設備,讓每月產能增至25,000片基板。E6-3可望2022年下半投產,由於設計與E6-1、E6-2幾乎一致,有可能更快上線。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
pqaf
pqaf 樓主

boe好像只是陪榜, 只拿到幾百萬片 維修面板訂單.

2021-07-23 12:02
microspore

lgd 拿下大部分蘋果訂單很好,oled使用年限較lcd短,替換週期縮短,祝福lgd後續擴充可以穩定拿單。 陸廠的oled就是好好當一個啃老族 LCD會好好養你的。[笑]

2021-07-23 14:00
TCL今年初 吃下 三星 蘇州 8.5代廠, 已動手把 三星舊廠改造成 IT 生產基地, 專門生產 32" VA 曲面, 27" IPS , NB 之類IT面板.

TCL 很積極要搶食 AUO的 IT市場, 不會坐等2024年 t9落成, TCL 先前積極開價想買下 LGD廣州 8.5代 IPS廠,但LGD不想賣,因為買不到 LGD廣州 8.5代 IPS廠,只好自蓋 IPS新廠..
三星廠的IT 產能就已經非常大, 但TCL 太貪心,想靠 t9新廠, 超越 AUO LGD 成為 IT 市場老二.

惠科去年第三座 四川綿陽 8.6代新廠有IGZO , IPS IT產能, 今年的第四座 湖南長沙 8.6代新廠有 OLED產能, 惠科比 TCL 更貪心,什麼都不精,什麼都想做, 還不會跑,就想要飛,看看惠科會不會摔死.

TCL和惠科都是從深圳起家,都有廣東地方政府支持,兩家都很貪心,兩家幹脆併一併好了.

==============

以前 IT 面板都是 低對比 低可視角的低價 TN,
現在市場上MNT 大都是 IPS, 連 NB 也都逐漸轉向 IPS.

IPS 可視角大,讓消費者一眼就喜歡,至於 IPS 對比低 的缺點,要等消費者看暗黑電影時,才會發現.

=================


全球IT市場一年需求約 6000萬平方米, 多一座 8.5代廠(600萬平方米) ,就會多出10%產能. (友達每年約生產1200萬平方米IT面板)

假設每年IT需求新增5%, 那每隔2年新增一座 8.5代IT廠, IT 供需還能平衡...若是每年都新增一座8.5代IT廠,那就會供過於求. IT 產能要找 車載應用來幫忙消耗.
馬刺迷

P大,那TCL將三星蘇州8.5代廠改IT面板後,IT面板是否又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

2021-07-23 12:09
firingmsf

IT面板不像電視有穩定大尺寸化的趨勢,需求成長要靠創造更多元的需求,每年成長應該不是很固定

2021-07-23 13:06
哈哈~前天買的全都賺了!!
股海菜鳥

恭喜, 我太堅持 19 買入, 只能再等等看了

2021-07-23 14:26
hyyangb

20塊以下買了20張,今天10張就又4%借出去了

2021-07-23 16:49
不讓三星專美於前 傳LG將切入蘋果LTPO面板供應鏈
鉅亨網編譯張博翔2021/07/07 12:40

科技網站 Appleinsider 周二 (6 日) 報導,面板大廠 LG Display 考慮投資新設備以生產低溫多晶氧化物 (LTPO) 面板,以利切入蘋果未來 iPhone 支援 120Hz ProMotion 的面板供應鏈,與三星一同較勁。

LG Display 和三星顯示器是蘋果 iPhone 系列的主要面板供應商,三星佔有最大供貨比例。南韓媒體 The Elec 先前報導,蘋果 (AAPL-US) 正計劃在 iPhone 13 旗艦機導入 120Hz ProMotion 的螢幕,這顯然促使 LG 對其生產計畫做出改變。

The Elec 周一報導,LG Display 正在與面板設備生產商 Avaco 洽談濺鍍 (Sputters) 設備的規格,該設備可用於生產 LTPO 薄膜電晶體 (TFT) OLED 螢幕。

不過,使用新設備 LG 需要轉換現有的 OLED 生產線,才能在 2022 年為蘋果提供 LTPO OLED ,但在蘋果批准設備前,LG 不會先行採購。LG 很有可能切入 LTPO ,因為 Avaco 向 LG 提供的 LTPO TFT 濺鍍設備,也是用於生產 Apple Watch 的 OLED 面板。

濺鍍設備是真空沉積機器,可加速將氬氣電離,並沉積在半導體晶片或玻璃、陶瓷上而形成薄膜,且該薄膜為透明、具導電的特性。

報告顯示,蘋果將在今年稍晚讓 iPhone 13 旗艦機採用 LTPO OLED,可能是 iPhone 13 Pro 和 iPhone 13 Pro Max ,而 LG Display 和京東方則負責 iPhone 13 的面板

The Elec 今年 3 月取得 UBI Research 報告報導,三星可能最快在上半年開始為蘋果生產 LTPO OLED 面板,與 Galaxy Note 20 採用相同技術。

傳統 OLED 採用低溫多晶矽薄膜電晶體 (LPTS) 技術,而 LTPO 技術能夠在提高螢幕更新率同時又能降低螢幕功耗,達到省電效果,不過製造工藝較為困難。


.....................................................................................
預計到2021年,三星將為蘋果生產1.1億塊OLED面板,而LG將生產5000萬塊,BOE將生產900萬塊。由於蘋果今年採用LTPO顯示器為高端iPhone提供支援120Hz刷新率的訂單,三星獲得了蘋果的大部分訂單。

我們現在瞭解到,BOE 將在 10 月份開始新的 OLED 生產線。此外,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將分別於2022年3月和10月上線。他們的兩個新工廠設計用於生產LTPS和低溫多晶氧化物(LTPO)TFT OLED


更重要的是,報告指出,BOE將匹配三星顯示器的容量,每月14萬個基材,並超過LG,後者每月只有45,000個基板的容量。

三星顯示器是OLED面板領域的世界領導者,並在其阿桑工廠的A3和A4根特6OLED生產線上生產。其客戶包括三星電子和蘋果。


BOE從2022年開始向LTPO顯示器的大轉變是否會為蘋果打開更多的大門目前還不得而知。顯然,向LTPO的轉變是與三星相媲美,這最終可能使BOE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從蘋果獲得更多的業務。
.....................
各玩各的鳥
frank1253

好像apple就是一切了, 不要忘了, 三星的手機賣的比Apple還好,oled的面板也使用的比Apple還多。

2021-07-23 12:57
frank1253

三星手機有在考慮boe的OLED面板,因為比市價還便宜三成, 實在是很引誘人。

2021-07-23 13:00
剩最後半個小時
收盤守住20.4以上
就是內困三日翻紅
是波段翻多訊號
  • 380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