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這項價格爭議導因於製造太陽光電模組板的矽原料價格一年來上漲250%,每公斤從8~10美元跳升至30美元以上。受COVID 19疫情及各國政府赤字預算救經濟影響,全球通貨膨脹蠢蠢欲動,自去年下半年起,各項工業原物料開始呈現短缺,與太陽能模組有關的矽原料、導電膠料、玻璃、鋁框及逆變器等材料成本上揚,使得我國光電產業遇到12年來首度因「輸入型成本暴漲」而成本大幅上升。
太陽能廠指出,當模組製造成本上升,廠商反映售價提升是天經地義的事,但主要問題出在模組製造商與電力系統開發商已簽訂的交易合約大都在三至六個月前就已簽訂,其中包括目前已交貨或準備出貨的模組訂單,然而現在的模組製造成本卻比當初簽約時上漲25%以上,而成本急遽上升引起紛爭,意即買方要求維持原合約價,賣方期望提高售價。
========================
面板報價也是波動很大, 從議價下單 到 真正出貨上船, 作業過程隔了2個月, 價格已經有落差....不清楚,買賣雙方如何協調價格爭議.
有些大品牌,直接包下未來 一整年工廠產能,那 面板廠 真正出貨時,不知如何核算價格? 誰要吃虧呢?
大型家電量販店Biccamera負責人對「奧運特需」掩不住喜悅表示,「比政府提供10萬日圓補助金的去年還熱賣」。Biccamera的電視銷售額自5月起開始呈現揚升,6月後半加速,截至7月4日為止的1週間、電視銷售較因「補助金效應」而銷售強勁的去年同期相比還要成長1成;Nojima在截至7月11日為止的1週間的電視銷售數量較去年同期成長2成;Yodobashi Camera 1-6月期間的電視銷售額達去年同期的2倍~2.5倍水準。
去年七月發錢高基期 今年奧運創更高基期
大潤發買OLED QLED 送NS強電版只到後天
下一期送NS弱化版 想買的記得
液晶電視的贈禮倒是不變
第一波 新疆 一多晶矽廠 爆炸
二波 台積 購綠電
三波 Elon Musk 搞太陽能
雜波 大停電..............
今天也算
有一擋 4元吵到48 目前走下降波 35 公司似還沒賺錢 老闆真是幹才 商科外行 搞到超內行
族群都是這樣 安0炒最猛 有一臉書大戶朋友 這一擋賺3000多萬 就一招移動停利 還不知安0是幹嘛的 軟體選的
面板 看囉
2021年H1全球電視面板出貨量1.348億片,同比增長4%(65英寸同比增長23%,75英寸同比增長38%),出貨面積882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預計全年電視面板出貨量2.755億片,同比增長1.3%。分廠商(面積):
N0.1 :BOE,出貨量2970萬片,同比增長30%;出貨面積204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2%;43/65/75英寸出貨量全球第一。
NO.2 :TCL華星,出貨量2030萬片;出貨面積149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55英寸出貨量全球第一。
NO.3:LGD(含OLED),出貨量1550萬片,同比增長18%;出貨面積123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0%;其中,OLED出貨量351萬片,同比大增144 %。
NO.4:群創,出貨量1930萬片,同比下降5%;出貨面積85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
N0.5:惠科,出貨量1880萬片,同比增長36%。出貨面積84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5%;32英寸出貨量全球第一。
NO.6:夏普(含SIO)——出貨量880萬片,同比增長232%,出貨面積79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04%。
NO.7:友達,出貨量940萬片,同比下降7%;出貨面積69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
NO.8 :中電彩虹,出貨量750萬片,同比增長22%,出貨面積51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3%;50英寸出貨量全球第一。
NO.9:三星顯示,出貨量350萬片,同比下降71%,出貨面積29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7%;韓國L8-2產線繼續運營,L7-2、L8-1關停。



2021-07-20 01:07 經濟日報 / 記者謝佳雯、鐘惠玲/台北報導
華為旗下大陸IC設計龍頭海思因美國禁令而無法繼續生產高階製程的「麒麟」系列手機晶片,傳出海思近期轉向,以不受美國限制的40奈米成熟製程切入當紅的OLED驅動IC領域,預計年底送樣、明年量產,業界憂心恐吹皺產業一池春水,台灣IC設計二哥聯詠首當其衝,敦泰、天鈺等台廠也面臨壓力。
業界指出,海思先前以台積5奈米生產麒麟系列手機晶片,搭載在華為旗艦機種,其效能可比美台灣IC設計一哥聯發科的晶片,但麒麟系列晶片僅供華為使用,並未單獨對外販售,對聯發科銷售非蘋手機客戶幾乎沒影響。隨後美國祭禁令,海思手機晶片業務停擺,非蘋品牌分食華為市占,聯發科反而獲得強大轉單效應。
相較之下,在現階段驅動IC缺貨,OLED驅動IC堪稱目前市場當紅炸子雞,也是驅動IC當中單價最高的品項,屬於標準品,亦即海思開發的OLED晶片,不僅能提供華為自家各項產品使用,還能單獨以晶片方式銷售,對整個市場影響甚大。
業界人士指出,海思連高階的5奈米製程手機晶片都能獨立開發,40奈米的OLED驅動IC對海思而言,更是「小兒科」的產品,直接對手是台灣IC設計二哥聯詠,以及正積極切入相關領域的敦泰、天鈺等台廠。
隨著海思從難度甚高的5奈米手機晶片「降級」至生產40奈米成熟製程的驅動IC,背後又有華為龐大資源協助,業界預料,隨著海思OLED驅動IC大舉放量,對台廠威脅不小。
針對上述傳聞,聯詠指出,不回應關於其他公司的狀況,重點是該公司要把自家的技術做到位。
目前全球OLED驅動IC以三星市占率最高,主要搭配該公司OLED面板出貨,聯詠則是台灣在OLED驅動IC能量最大的業者,年出貨量5,000萬顆,主要向大陸面板廠供應FHD OLED驅動IC。
..........................
業界:別輕忽對岸半導體自主化企圖心
2021-07-20 01:37經濟日報 記者鐘惠玲、謝佳雯/台北報導
因應美中貿易戰僵局,大陸近年力推半導體自主化,從華為旗下海思,到小米、OPPO、vivo等品牌廠,以及阿里、騰訊等網路巨擘都投入晶片研發。
業界人士認為,台灣IC設計業目前整體平均實力仍超越大陸,但大陸擁有龐大的內需出海口,還有官方的全力支援,台廠不能掉以輕心。
以這次海思傳出要投入40奈米OLED驅動IC為例,大陸同步強攻顯示器技術,京東方、惠科等當地面板廠在技術層次已非昔日吳下阿蒙,京東方已能供貨iPhone OLED面板,但在關鍵的OLED驅動IC上,仍受制南韓三星、台灣聯詠(3034)等業者供貨。
如今海思銜命開發OLED驅動IC,不僅讓「關鍵半導體元件自主化」更進一步,同時也更強固了大陸面板生態圈,這種「培養關鍵元件、扶植國家級產業發展」的策略,更值得台灣留意
松下售8.5代廠 群創、友達利多
2021-07-20 00:23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松下液晶顯示器株式會社(PLD)規劃今年底出售姬路8.5代工廠生產設備,潛在買家為深圳萊寶高科,擬於2023至2024年在武漢量產,主攻車用、醫療、工控及NB等高階面板市場。業界解讀,PLD退出生產後,將使得面板供應更獲得收斂,在當下報價由高點回檔之際,PLD賣廠有助市場機制更趨於正向,對群創、友達有利。
儘管萊寶高科這座武漢8.5代廠若順利量產,可能成為雙虎潛在競爭者,但是根據業界經驗,利用舊產線重新啟動,成功率得視原廠跟設備廠是否全力技術支援,否然通常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拉升良率,因此相關影響仍待觀察。
Omdia顯示部門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舉例說明,截至目前為止,陸面板廠包含:泰嘉買三星舊的7代跟8.5代線; 信利買三星舊5代線,華銳光電買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 的舊5代線,迄今都還虎於磨合階段,不容易達到量產品質。
PLD先前獨家委託日本Hightec Systems Co.,進行拍賣出售8.5代廠的TFT前段工程設備,包括配套的彩色濾光片生產、中小型面板組裝、模組封將等設備,包括分析/檢測設備,以及無塵室的通用性設備共計9,000余件,目前正接受買家進行線上/線下設備參觀活動。
謝勤益指出,PLD這座8.5代廠是於2010年投產,屬 IPS的高階製程,目前尚生產合約客戶的產品至今年底,全廠已委託二手設備廠出售中。
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萊寶高科,去年10月底即公告,擬投資人民幣115億元,於武漢東湖建置8.5代TFT-LCD面板及模組線。
萊寶高科主要客戶包括聯想、惠普、戴爾、華碩、華為、以及小米等品牌廠商。此外,在車載客戶有偉世通、德賽西威、桑德等。
根據萊寶高科公布的投資計畫,該廠初期設備產能月產6萬片8.5代TFT-LCD面板、100萬個TFT-LCM模組。產品主要應用於筆電、車載儀表、醫療/工控面板,以及戶外公眾顯示器等。第二階段將新增投資約人民幣15億元,將產能擴充至月產8萬片8.5代TFT-LCD面板、250萬個TFT-LCM模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