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3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新聞)
分析師預測為了削減成本,Google Pixel 6 將會採用來自Samsung的硬性 OLED 面板。

在智能手機上使用硬性OLED屏幕可以為製造商節省一大筆錢,因為這些面板的價格是柔性 OLED 屏幕的三分之一。Apple公司使用價格較高的柔性 OLED,因為它的目標是在 iPhone 上提供儘可能小的邊框
因此,使用硬性 OLED屏幕的一個缺點是,Pixel 6 的外觀可能不如其競爭對手吸引人,因為Google可能無法像它希望的那樣縮小邊框。

================

硬式OLED 省下背光模組成本, 據說價格已經比 LTPS IPS便宜...現在很多中階手機都採用便宜的 硬式OLED.
大陸過去幾年投資 9座OLED 新廠,多是 成本較高的柔性OLED, 價格拚不過 便宜的 硬式OLED 和 IPS.

高價手機為了縮小那一點點邊框, 才會用 高價的柔性OLED.
柔性OLED市場有限, 前景堪憂.

比起 OLED or IPS 面板邊框大小, 我更在意電池續航力, 我新買的中階手機,一天只吃15%電, 我一個禮拜才充電一次,用起來就是爽,就像4G 吃到飽,用起來不會有壓力,不用去擔心 上網流量 和 電池剩餘電力.

未來誰能生產 半個月充電一次的手機,那就很有銷售亮點.
pqaf wrote:
彩晶一年銷售只有 220萬平方米. 彩晶產能規模太小,太mini.

1.Hannstar再投資170E一定會做過詳細評估,PM會把效益報告給老闆看,老闆拍板決定要不要投資。雖然PM單位每次都評估都很樂觀,也經常不準,但面板業經過這麼長期的淬練,任何一筆投資沒有十足的把握,是不會投資的。彩晶的170E和深天馬幾千億的來比真的是很保守了。
2.最近在查各廠的最大產量,想說從老共的三熊BOE、TCL、ST和彎彎的三隻老虎AUO、INX、Hannstar,沒有把HKC列上是因為它的資訊很不透明,不過之後還是會調查的。
3.先比較ST和Hannstar,從各方面Hannstar完勝ST,但新聞報導的ST是中小面板LTPS車載之王,好風光,深入研究後ST可能只是一隻趴趴熊而已,雖然我財務分析能力很差,但,簡單的還看的懂,ST的財務有很大的問題,雖然每年都賺錢,但,如果沒有補貼的話,幾乎是慘賠。
天馬有機發光,2018年營收:3.27E人民幣,虧損:2.07E人民幣。2019虧損:人民幣2.98E人民幣。當年減資,但,ST 2019 EPS=0.4,是賺錢的,這是一家幾乎完全國資的企業。表格上有網站連結,如果對他財務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4.表格金額比較已轉換台幣,ST和Hannstar是產能對應的理論產出面積。但是產能不等於實際供給,因為液晶面板製造過程中受到玻璃基板利用率、良品率、切割損耗、偏光片、背光模組、驅動IC、換線、歲修.....等因素的影響,產能能夠轉化為有效供給的比例約70%-75%,這項就很主觀了,彎彎在這一項真的是台灣NO1的,我們至少高過老共5~8%。
5.為什麼要研究這些資料,我想再來一次價格戰,看誰才是笑到最後的廠商,老共可能會倒光光,我光研究ST的就可以看出端倪了。那幾年他們就算靠補助也經營的很辛苦,帳做的亂七八糟的。老共工信部應該很慶幸,沒有跟三星已故會長李健熙碰面,這個狂魔從投資記憶體,連續虧損 13 年;投資液晶面板,連續虧損 7 年。用這種自殺式的投資決策來稱王........
https://www.stockfeel.com.tw/%E4%B8%89%E6%98%9F-%E6%9D%8E%E5%81%A5%E7%86%99-%E6%94%B9%E9%80%A0-%E7%A7%91%E6%8A%80%E5%B7%A8%E9%A0%AD/
6.BOE和TCL及AUO和INX是下個研究的標的,不要看台灣的新聞和研報了,也不用去對外資的研報作分析,那些都是笑話而已,只是會讓您腦細胞受損。


pqaf
pqaf 樓主

上表看出,大陸營收少,但有國家補貼,才敢大舉資本支出,比年營收還高. 友達只敢拿年營收的 5~15% 作為資本支出.

2021-07-13 7:27
pqaf
pqaf 樓主

資本支出跳增,隨後幾年的折舊費用也會跳增, 營收規模要夠大,才能承受折舊壓力,否則淨利都被新增折舊吃光. 力晶黃崇仁早年拼命蓋廠,又遇到報價低潮,公司業績扛不住折舊,導致連續虧損幾年,股票下市.

2021-07-13 7:34
20年前我還很菜,第一個案子接手一塊老鳥RD 交接給我的 電腦主機板案子,客戶是 IBM,
老鳥RD 的 PCB layout 內層隨便亂割, 從 線路圖和肉眼看不出異樣, 但會造成 DDR 高速訊號 return path 中斷,DDR 不穩. 只有搭配 三星DDR 模組能夠通過 IBM嚴格的高低溫,高低電壓 測試, 美光或其他品牌 都是fail.

我找美光台灣FAE來協助,東西送回美國也找不出問題,美光FAE 不得不承認 三星DRAM技術真的比較厲害.

我是菜鳥,沒什麼經驗,找不到問題, IBM美國人每天一直追進度,有時直接親自來實驗室看進展,我自己在實驗室閉門鑽研三個月,沒有假日,每天只睡6小時,試過各種方法,改版很多次都無法解決DDR相容性問題.

最後有一天跟EMI工程師討論EMI問題 時, 發現他們會用貼銅箔來改善 EMI高頻問題. 我突然靈機一動,花20元去超市買了一捲廚房用鋁箔貼紙,往主機板PCB上 DDR trace一貼, 美光DDR竟然奇蹟的pass IBM測試.

這時我才想到,是否是 PCB內層出問題, 打開電腦layout圖 一查, 才發現老鳥RD 沒觀念,PCB內層隨便分割,才會造成部分DDR高速訊號不穩. 害我花了三個月青春,不眠不休才找到這個謎底.

三個月苦練,讓我技術功力大增,從此無往不利.
justinjwlin

GND做不好

2021-07-13 6:54
pqaf
pqaf 樓主

早年的RD沒高速信號觀念, PCB 內層 reference flat 的power ,GND moat 隨便切割.

2021-07-13 7:16
今天突然又想起了美國GME事件。回頭看看面板股,它慢慢有形成軋空頭的條件,借券快要滿了,外資不斷的賣,媒體利空不斷的打壓,但是股價在這兒明顯有撐,賣壓成交量還不斷萎縮,法人主力是一個群體集合,大家各懷鬼胎,若是有一小群主力先翻多小軋一段,後面形成大軋空行情就不足為奇了。

還記得6/16那天利空消息測試底部,結果盤後顯示外資低接一大堆籌碼,隔天面板股就衝漲停了,這顯示有人在20元以下低接籌碼,現在面板股只是還欠東風,缺少帶頭大哥發動攻勢,大家慢慢等看好戲吧!
尚書大人還真機靈,風往哪吹你就往哪倒,真是佩服佩服!
獨影

禿鷹只是在上下套利而已,低檔在本土劵商吃足貨,然後在借外資劵商拉股價,本土劵商的貨一路獲利,高檔時用外資劵商一手借劵一手砍現貨,這兩星期一直在本土劵商收貨,不斷輪迴套利。

2021-07-12 22:38
test2916

沒有大波動然後套利? 不先拉得跟其他景氣循環股一樣在套利? 這操作真的很厲害,趨勢一直往下壓到底怎麼賺啊? 才賺這一點就開心? 我猜連外資都被搞得不會估價了。

2021-07-13 7:58
誰是禿鷹?有這麼多的錢可以這麼搞?
frank1253

前幾年沒有發股利,禿鷹應該沒有這個煩惱, 如果明年發3~4元的股利, 然後股價如果都還真的維持22元, 殺不下去 , 又漲不上來 ,他們該如何操作呢?

2021-07-13 8:42
test2916

如果禿鷹回補,就每天當沖幫他墊高回補成本阿,讓他們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殺,然後大家再慢慢撿。反正這個獲利,即使三十我也是敢追回。

2021-07-13 8:55
群創的借券快要被禿鷹借滿了,可能是預防在除息前為了認購睿生股票大量call回做準備。
call回張數要大於30萬張且禿鷹找不到新券源才有機會軋到禿鷹強制回補。
napoleon0014

借券賣出餘額與信用交易融券賣出餘額合併計算不得超過該種有價證券上市(櫃)股份或受益權單位數之百分之二十五。還有的玩

2021-07-13 8:29
pqaf
pqaf 樓主

借劵賣出和融劵賣出 合併不超過25%,且 借劵賣出上限是10%, 友達過去最高紀錄是 96.2萬張滿額.

2021-07-13 9:01
友達評等 友達目標價 群創評等 群創目標價
摩根史丹利(7月初) 優於大盤 29.0 優於大盤 26.0
瑞士信貸(7月初) 中立 23.5 優於大盤 25.0
瑞士銀行(5月底) 中立 20.0 中立 19.0
摩根大通(6月中) 劣於大盤 16.5 劣於大盤 16.5
美銀(6月中) 劣於大盤 17.2 劣於大盤 15.6
平均 21.24 20.42
napoleon0014

但我發現群創這次揭露的和往年不太一樣

2021-07-13 9:44
napoleon0014

希望政府好好鞭策或多多補助面板業往..爆賺..的路走....

2021-07-13 9:52
瑞信喊群創優於友達 雙虎目標價降至「2」字頭
2021-07-12 11:03 經濟日報 / 記者趙于萱/台北即時報導

隨時序進入第3季,瑞信指出,其預測大尺寸面板漲勢到頂的看法不變,逐月來看,面板漲勢將愈來愈小,到第3季底或第4季初時,轉為月衰退,正式終結此波連續數季的漲勢

瑞信表示,接下來進入的衰退循環,報價跌勢將比過去輕微,因此友達2022-2023年仍能獲利,但其在驅動IC及玻璃基板的議價能力將逐步式微,導致2022年面臨更多成本壓力,價值轉型效益可能因此減低,為此將2022、2023年EPS預測下調至4.5元、2.6元,目標價35.5元降至23.5元。

群創方面,下半年營運也將受到面板報價反轉影響,但瑞信認為,群創將部分電視面板產能轉至更有價值的IT、自動化面板,可望帶來緩衝,加上長期有鴻海集團支援,群創在電視面板的客戶布局堅固,還能拓展印度等新興市場,另外是透過策略聯盟投資10代廠及10.5代廠,有助提升生產效率,因此持續推薦加碼。

瑞信最新對群創2021-2023年EPS預測為7.9元、4.9元、3元,目標價33元降至25元

..................

面板的EPS 相對映 股價 似是用加法 2021-2023年 EPS 7.9+4.9+3=15.8 配股6成 3年股息約9.5元
25-9.5= 15.5 2024中國LCD滿產 OLED滿產 客廳沒變大 極限約55吋 2024後也許配1元或其他

每次法說拉一波 要減量 主力是虎豹 不是來做功德的
s2474

液晶儀表板不好 之前有朋友液晶衰退不換 結果看不到油箱量半夜騎到沒油 好心人載他去買油

2021-07-13 10:38
ivan0613

我機車油表也壞過啊,也是得整組換

2021-07-13 12:24
之前有看P大分析,面板廠每季都會costdown,這部分應該也會抵消淡季的跌價壓力,看外豬的報告,好像都無視於這部分。
Mr.Fox.Lin

我比較不爽就是,外資報告每次都不看金流分析,大概被當初三星給灌壞了,以為企業怎麼砍價都不會倒

2021-07-13 10:33
有人夢到對岸又有玻璃廠跳電嗎?
52386

回顧2020/12/28 DSCC分析師Bob O'Brien表示,雖然整體面板供應鏈庫存不高,但是因爲電視製造停滯,終端市場銷售不確定性高,下游拉貨動能相當保守,21Q2電視面板價格將反轉向下。

2021-07-13 16:00
小小鈞鈞

反轉下降又怎樣? 又不是跳樓式掉下, 目前都是估計緩降, 所以以前一片面板賺100塊現在變賺80塊而已阿, 還是很賺阿, 難不承你可以跟我們保證航運或鋼鐵價格明年不會反轉? 總會有掉下來的一天阿

2021-07-13 16:24
  • 380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