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繆 wrote:
中國如果缺豆子的話...(恕刪)
呵呵.... 在美國黃豆採收季開始的前一天, 台灣向愛荷華州與明尼蘇達州簽下大單. 中國真是氣急敗壞了.... 這兩個州的黃豆產能過剩問題大致解決了.
中國缺豆是必然的. 但是中國想要營造民生不缺油也不缺飼料的局面, 因此不會限制台灣賣沙拉油,醬油,飼料與肥料過去. 台灣供應量越大, 中國內部物價哄抬壓力就會減小.
台灣廠商通常是比較樂意以沙拉油與配方飼料肥料的方式輸出給中國. 而且統一, 佳格, 大成, 泰山在中國也都有通路, 中國的沙拉油飼料漲價, 台灣廠商可以同步上漲零售價, 而原料不用被中國收額外25%關稅. 坐享市場與獲利. 甚至中國的壓榨廠, 找台灣食品廠代榨沙拉油都是很可能的.
這算是美中貿易戰中從中國內需掉出來的單. 中國啞巴吃黃蓮, 台灣除了可趁機擴大採購黃豆與美國打好關係. 而且還能提升工業產值, 降低失業, 增加企業獲利與稅收. 算是漁翁得利. 若中國繼續對黃豆實施25%關稅, 中國國內的食品業競爭力與品質將會大幅下降, 而台灣的食品工業將會蓬勃發展.
除了台灣之外, 泰國, 菲律賓, 日本也都會有不小的好處. 畢竟中國的GDP只有8600美元, 畜牧與食品佔中國GDP的比重相當高. 不像台灣是工業與服務佔GDP比重較高. 說不定今年簽400萬噸還不夠用, 明年要簽500萬噸,600萬噸才行.
至於環球日報那傻瓜, 說什麼台灣人全都去賣臭豆腐也吃不了多少黃豆的白痴話, 那就是狀況外的傻子.... 台灣進口黃豆不是單單用來做豆腐用的. 豆腐只佔非常小的比例. 真正用量大的是在沙拉油與飼料的內需與出口.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