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1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在理財這部份,對長期持有人來說,抱著股票就像到銀行設定存,
等他發股利,
或股價超誇張大漲在獲利了結,
到這邊爲止,在獲利了結時,等於對股票扒2層皮,
但!需要的是時間,還需要 P大、F大這樣能提供正確資訊的人。
使大家免於被法人、外資、放空股友用假資訊、製造恐慌給玩弄,

在基本面持續向上時,多空交戰只是一群玩波段、當沖在互咬,股價仍會慢慢上漲。
而借出卷相當於對股票扒第3層皮,還是在借卷放空者身上吸血,

而這棟樓,長期持有的人想必許多都在12元以下,10元以下也不少,
如果用成本10元來看(比較好算),現在20幾元,借出利率3%,扣掉手續費是2.4%
還原到成本價時,用銀行的定期觀念去看,利息已到4.8%,
就算1年只借出180天也相當於2.4%
看看現在的定存,儲蓄險,那間銀行、保險公司敢開出這樣的利率,
還不用放一年,還可隨時招回賣出,

像是保險公司的儲蓄險,丟100萬進去,過一個月反悔領出,只能拿回96萬,
4年後贖回只能拿100萬,之後每年慢慢增加,
看我媽不小心被騙,買了這種險就火大,
如果6年前那筆錢買第一金控當定存,已領回30%以上利息

回到原話題
更別說,還有前面的股利、獲利了結的收益,這樣子在股票上扒3層皮。
我是很樂意做,
如果股票漲到40,對其一些大大來說,一年只借出半年,也有4.8%,

用第一金控當比對,幾乎跟他發的殖利率相當了。

對了,還有第四層皮可以扒,借出並且被賣掉期間,領到股利(權益補償)不用扣稅、健保補充費

說到這,如果基本面看好,而且未來幾年假設EPS在6元以上,
我想不出還有那種更好的理財,只要花幾百萬就能達到

==============
群創7年前買入,成本12塊多
友達5年前買入,成本13塊多
期間一直加碼

放空者別得意,我還在默默吸你們的血

pqaf wrote:
炒短線的散戶,投機客,融資戶,看到技術線型或新聞利多消息在20元進場, 他們只想在短短幾個月內,看到友達從20元漲到 30元, 讓自己可以馬上獲利下車, , 他們就會很痛恨 借劵禿鷹從中作梗,破壞其短線套利規劃,

但對於長期投資者,他們相信 產業趨勢 和 公司基本面, 在 10元買進友達,願意等個幾年,等友達 40元以上才獲利下車, 就會對進進出出的禿鷹 比較無感. 禿鷹借劵會造成短期股價波動,但不會改變公司長期基本面.

在長期投資者眼中, 這些 禿鷹,炒短線的散戶,投機客,融資戶,當沖客....都是同一種人, 都是來來去去,打游擊的過客,都是不會久留, 賺了就想跑的候鳥...
差別是一群人 先賣後買, 另一群人是 先買後賣.
pqaf
pqaf 樓主

你的好心情應該是 每個月底看到帳戶上憑空多出 7萬現金吧....

2021-07-01 0:54
陀螺不打轉

F大,我跟你有相同感受,但!我更在意借出利息增加,那表示有個弱智打工仔今天幫我轉了300多台幣。有時嘴饞,想一個人吃半隻烤鴨,我就會在心裏說,感謝傻空軍請我吃

2021-07-01 1:05
這個產業的各家經營者如果不改以前的觀念:不管市場供需狀況,全年滿載操作。那明年大家又要準備一起被打趴。
陀螺不打轉

目前已供需緊張,滿載也回不到以前。除非又有新廠開出,最近一座是2023年,你現在還不用想太多

2021-06-30 23:13
友達的借劵賣出是有最高上限的,不是想賣多少就能賣多少, 友達最高額度是 96.2萬張, 群創額度是 104.7萬張...
兩家剛好都還差 30萬張 就會達滿水位.

讓你每天放空 3萬張,
以目前每天 13~30萬張的交易量,可能還是挺的住,每天3萬張連續空襲.撐個 2個禮拜,禿鷹就把額度都用光光....
友達過去一年被 岡山螺絲幫 賣光光 40萬持股,被 富邦人壽賣光光 38萬持股,幸好基本面大好,沒被這兩個大股東賣垮掉.

一旦 借劵賣好賣滿後, 借劵就無法再賣出,

如果 基本面真如,外資分析師,研調,報紙記者和 多數人 所預測,Q4 會反轉,且明年報價會大跌, 那禿鷹就賺錢了,等著 10元來回補,

如果 基本面真如, 面板高層,和 本樓 所預測, Q4 報價只會小幅下修,公司明年依舊大賺 5元以上,那禿鷹就只能坐以待斃 ,手上沒有子彈可以加空作怪.

禿鷹 已經對雙虎 分別準備了 20/25 萬張借劵未賣出, 在等待群創股東會,友達7月底法說會,群創8月初法說會(群創每年自辦2次法說會) 的表現.
明天群創股東會蠻重要的, 公司高層若對 Q4 態度變趨保守, 那不只25萬張禿鷹,連 散戶百萬螞蟻雄兵, 賣壓都會傾巢而出.
外資手上持股水位已經偏低,剩下的多是長期投資專戶,外資 能賣額度不多了.
投信主要是 0050+0056 持股超過20萬張, 他們也算長期投資,可能不會隨便亂賣.

相反的,如果 群創股東會, 公司高層仍對Q3 和年底 表示極度有信心, 那禿鷹也許就會回補一些.

比較不好的訊號是 ,元大台北 這幾周連續賣出群創達 10萬張, 背後不知有何涵義.
張數不多, 也許純粹是大股東個人的理財行為? 應該不是要去幫印度蓋廠吧?
陀螺不打轉

66萬張卷放空,今天友達股價22.65元。平均借出卷利率高於2.5(猜的),今日一天,空軍捐血1023904元,股價上漲

2021-07-01 0:58
面板供應端DDIC缺貨較一季度有所緩解,但截至二季度末整體IC供應產能依然陷於偏緊狀況。商用品牌掌握優質上游資源,爭奪市場潛在需求,對面板的需求相對強勁。材料上漲引發整機價格大幅度上漲,依賴於消費市場的獨立顯示器品牌承受較大成本壓力,面臨整機價格倒掛風險,採買需求有放緩趨勢。奧維睿沃(AVC Revo)預測,受商用品牌強勁需求帶動,6月份顯示器面板價格預計維持上漲趨勢,三季度初品牌開始下半年B2B備貨,支撐對中小尺寸的需求,部分尺寸漲幅有所調節

=====================
顯示器價格七月份預測看起來還不錯,其實我對這種每月的預測報價,一直有意見,為什麼預測機構報得這麼勤勞,二周一次,每次的漲跌股民都會很嗨!這最後會成為面板廠和整機廠的合約價嗎?
我 6月中上網訂購一台 "客製化"聯想觸控筆電, 因為是客製化要 在大陸組裝,再用貨櫃運來台灣, 訂購時,官網寫預計到貨 5周, 我想 7月底到貨, 我能接受.

結果,後來上網查出貨進度, 竟寫成 11月中到貨, 天啊,一台筆電既然要組裝半年,真離譜.
這幾天再查 到貨時間改為 9月中到貨, 竟然要等 3個月, 我打電話去台灣客服確認,小姐說, 因為近來筆電缺料情況很嚴重, 到貨時間真的比較長.

下次要訂購 聯想客製化筆電的人要有心理準備,到貨時間,可能比你買屋買車,交屋交車時間還久.

當天順便在聯想官網買一個很普通的 筆電後背包, 過幾天官網寫已經出貨, 但我竟然等了10天仍沒到貨,官網狀態,還是在運送中.
KKDT wrote:
一些個人看法及想法分享:
這版小弟關注許久,也有許多業內大佬分享許多看法及文章都非常專業,遠超於許多分析師
就技術面來看就是區間盤整,籌碼面來看就是空方在20-26這個區間來回操作,光這個區間就非常有肉可吃
目前多方有利的優勢就是6月營收及Q2財報
不利劣勢就是空方子彈無限(借券)再來上面各層的套牢大量賣壓加上空方賣壓干擾,試問若您是主力大戶,會進來拉抬這樣的個股嗎?
相信這版大部分人都是看好這個產業的轉變,由虧轉盈相當不容易的生存至今的企業產業,才會投資這個產業及企業公司。那為何不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公司企業所能帶給各位股東的利益(股價)卻要執著於短利(借券)上?你若當自己是投資者經營者怎又會將自己的利益交付在別人手上卻還奢求對方肉吃完了賺完了還會跟你道謝(拉抬股價)
最後一點,各位都希望公司派能夠減資或實施庫藏股,個人淺見,事情發生至今大約2個月餘有,至今還沒有消息感覺機會不大。再來此次事件多數原因來自於群創海外債ECB套利所致。沒有人知道是不是公司派聯手的傑作,另外友達跟彩晶明顯是連鎖效應直接拖累一起下去
沒有針對誰甚至要批評誰,以上個人淺見
(恕刪)


我本認為友達今年應該會到75元
但買入前沒有深入瞭解借券的情況
因為我賺10%就會轉去下一個研究興趣
如果它失去史上內外轉骨的顯然契機太可惜
(過了今年成長激情就歸於平淡了)
進入0050、0056
要顧業績、要顧股東、重要的也要顧股價
外資借券賣出到超過60%時
原本15元漲到75元變成只會漲到35元
我覺得二者差異是什麼呢?

15元~到75元
持股500張從750萬變成3750萬時
可以讓小孩去國外念書
可以買第二本護照
可以成立慈善基金會

但因為外資失衡的多空拉扯

15元~到35元
持股500張從750萬變成1750萬時
可以讓小孩順利完成國內學業
可以送他一輛進口車進入社會
可以幫他出頭期款500萬買第一間房
可以幫他出創業金500萬去闖一闖

沒有孰優孰劣的生活方式
只有你情我願的生活取捨
ivan0613

以前不相信有人能操控大型權值股,看到航運,鋼鐵和面板,我信了。

2021-07-01 15:51
wgs66666

全出 轉當鋼鐵人..

2021-07-01 15:58
這影片告訴大家,大陸仍有天災
,天災的背後是汽車、電子類產品的損壞,不是每個人都買的起車,但電視總買的起吧。這災難那怕發生在少數地區,電視損壞的量也是非常可觀。
能消耗多少面版呢?
別以為電視、平版會按照正常壽命損壞,有時!單單面版的更換,量就多到讓人瞠目結舌。



陀螺不打轉 wrote:
在理財這部份,對長期(恕刪)
公告
親愛的投資人

因應 證交所 修正「 證券商辦理有價證券借貸操作辦法」
出借 與借入 費率 上限由 現行 二十 調整 為 十六 %,並 自 110 年 7 月 20 日起 實施

=================

雖然一般人永遠沒機會出借16%, 但可看出證交所 還是有關心到 禿鷹的權益的.

另外提醒, 其中當借券收入大於$20,000時,證券商會自借券收入中代扣10%所得稅

舉例來說
收入小計 100,000
代扣所得稅 10,000 (扣10%)
手續費 20,000 (劵商抽20%)

費用小計 30,000 (合計 30%)

收付金額 70,000 (剩下 70%)
陀螺不打轉

這滿奇怪的,所以超過20000,明年列所得時,如果繳稅級距是6%,還會退錢囉

2021-07-01 10:34
幕容晴

就是統一信用卡循環利率、各種貸款利率上限。代扣所得稅常有的事,古早公司有的會代扣,所以必須靠報稅來退稅。資金太大就開公司投資,用公司稅率也比所得稅頂樓稅率好。

2021-07-01 10:51
軟成這樣
達哥 看不到你開啟大航海時代
先下船了
ai57026702cs

跟群創比也太慘 倒數第一比倒數第二… 航運閉著眼睛選都漲停板[鬱卒]

2021-07-01 12:33
wgs66666

轉當航海王

2021-07-01 16:01
pqaf wrote:
公告親愛的投資人因應(恕刪)

P大,陀螺大你們好,謝謝你們提供的資訊,上個月也將持股超過10年的友達和光寶科借出了,從網路上的資訊看來有三種情境

情況一:股票未出借,配發之股息股利屬營利所得,需於次年五月申報所得稅。
情況二:股票已出借,若借券人於除權息最後過戶日前未賣出,則權益補償返還之股息股利亦為營利所得,於次年五月申報所得稅。
情況三:股票已出借,但借券人於除權息最後過戶日前已賣出,則權益補償返還之股息股利,所得類別為證券交易所得,目前為停徵,故不課稅,對於高所得稅率之客戶即有稅負之優惠。

我的疑問是,我的友達和光寶科都是在除息前被借出的,那我如何知道我是情況二或是情況三?
情況三是最好的狀況,除了有少少的借劵利息收入,明年還可以少繳不少個人所得稅(我這兩年因股息變多,變成20%)

台灣的稅制真的不利於長期投資人,補充保費+股息/利列入所得,加上原本的薪資真的是要繳不少稅金出去
  • 380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