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7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友達的借劵餘額今天一口氣爆減 7萬張,剩 69萬張, 借劵賣出餘額剩 63.7萬張.

是不是 除息前,沒有賣出的借劵,全都會先還劵,讓出借人自行去參加除息,領公司發放的現金 ,並申報所得稅,
造成借劵餘額大減,接近 賣出餘額??


禿鷹手上明天沒有賣出的幾萬張友達借劵, 是否變成由禿鷹去參加除息,繳交健保稅和所得稅, 禿鷹還要給 出借人一筆權益補償??

明天再觀察一天, 借劵餘額是否會降到剩 63.7萬張? 如果這樣的話,明年友達除息前, 想透過借劵賣出,來避稅的人,如果除息前一天,沒有收到還劵, 就代表已經順利被賣出, 避稅計畫成功

友達 明年採高配息 ,參加除息後,所得稅會繳到痛不欲生.明年此時手上有股票的人,一定要事先規劃好避稅

今天證交所信託借劵系統的 競價 利率竟然高達 6% ,議借利率高達20% , 讓人眼紅
pqaf
pqaf 樓主

真慘, 元大3% 借不出去.

2021-06-23 9:02
pomelo123

想請問版主借券餘額在哪裡能看到呢? 手邊只有看借券賣出餘額的工具@@!

2021-06-23 19:48
我在6/11去證券行設定友達借券交易200張4.5%,6/15當天開盤就被借走了,還沒還。
之前一開始從日本傳出來的京東方擴廠10.5代廠利空消息,原本讓人失望,今天看到新聞,變成是擴廠OLED,並且還通過政府同意!?
真的是霧裡看花,越看越花啊

不過這則消息如果才是正確的...京東方的錢坑這下是越來越大了,真搞不懂他們邏輯......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5550207
s2474

黨要你簽 你不能不簽 黨說合法 就是合法

2021-06-22 23:22
microspore

超過2/3拿來還債?

2021-06-22 23:45
韓媒:力圖削弱南韓OLED 優勢,日本、中國合作抗韓 ...https://technews.tw › 2020/12/08 › japan-and-china-co...
2020年12月8日 — 韓媒:力圖削弱南韓OLED 優勢,日本、中國合作抗韓 ... BusinessKorea 8 日報導,2021 年1 月起,出光興產將在成都生產OLED 材料,年產能為22 ... 取得出光興產的材料,能提升京東方OLED 面板的品質,可以再次向蘋果敲 ...
...............
傳京東方獲iPhone 13大單 GIS業績吃補
2021-06-16 18:01 經濟日報 / 記者陳昱翔/台北即時報導


外電傳出,陸系面板大廠京東方繼去年打入iPhone 12供應鏈後,今年再度拿下蘋果即將推出的iPhone 13訂單,預計供貨至少2,000萬片OLED面板,而OLED貼合業務將由台系觸控大廠業成GIS-KY(6456)供貨。...........
..............
日中聯手 削弱南韓OLED 優勢 各玩各的鳥
...............

最近外資一派認為 半導體也是景氣循環 投資是dead money 台積 聯發科 不強 電子股有點影響
陀螺不打轉

這可能是半假新聞,去年底京東方打入iPhone,但也有相信訊息,打入的OLED面版只準用於大陸iphone更換面版的維修品,

2021-06-23 0:34
(新聞)
匯豐證券於今年4月看好5G手機的系統級晶片(SoC),樂觀的將聯發科股價調高到1550元,因此引起市場矚目。昨對聯發科(2454)調降投資評等由「買進」降為「中立」,推測合理股價更大砍到800元,幾乎腰斬,原因是5G手機終端需求不如預期、電視需求也減弱、高通回歸的競爭疑慮。

===============

這種無良分析師 宛如 有執照的詐欺犯, 4月喊高到 1550元, 6月就腰斬大砍成 800元.
看多 和 看空 的理由隨便亂講, 短短2個月天差地別.
Eric Lin1106

歐美的股市監管單位允許這樣亂喊嗎?還是吃定台灣有關單位不敢管?

2021-06-23 7:31
上週!法人放出消息,京東方 可能建10代廠

現在消息,京東方要從國家買回股權,10.5代TFT-LCD,持股比例將從23.08%提高至47.14%。
及擴建OLED6代廠

放假消息的法人不用受法律制裁?


京東方200億定增勾勒未來十年進擊藍圖:LCD、OLED雙管齊下,還有顯示產業鏈的延伸 北京新浪網 06-22 17:35

藍茶 wrote:
之前一開始從日本傳出(恕刪)


原標題:京東方200億定增勾勒未來十年進擊藍圖:LCD、OLED雙管齊下,還有顯示產業鏈的延伸

6月21日晚間,京東方A(000725.SZ)公告稱,當日證監會對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申請進行了審核,結果為獲得通過。

這是京東方時隔8年再次啟動非公開發行。本次定增,京東方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20%即69.6億股,募集資金凈額預計不超過198.7億元,用於「收購武漢京東方光電24.06%的股權」,「對重慶京東方顯示增資並建設京東方重慶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項目」、「對雲南創視界光電增資並建設12英寸矽基OLED項目」、「對成都京東方醫院增資並建設成都京東方醫院項目」、「償還福州城投集團貸款」。

此次審核獲得通過,意味著這項近200億的定增案基本落定。

自年初公告以來,京東方這場電子行業年內最大定增案就引來眾多投資者關注,並一度導致股價大幅波動,市場褒貶不一。將近半年過去了,從方案通過後的市場表現來看,投資者情緒較為樂觀,6月22日收盤,京東方股價上漲1.93%,報6.34元,成交額52億元,市值2206億元。

去年下半年以來,受益於液晶面板價格上漲,以及韓國企業陸續退出LCD市場,產能逐步轉移至國內,國內主要顯示面板企業業績大增。有意思的是,在此背景下,國內兩大面板龍頭京東方、TCL科技先後推出巨量定增,行業景氣度和背後的暗潮洶湧可見一斑。

更為重要的是,從此次京東方的募資項目中,或許能看到顯示行業未來的方向。

鞏固LCD龍頭地位

簡而言之,京東方本次定增項目分別涉及LCD產線、AMOLED產線、OLED微顯示器以及智慧醫工板塊。

上述投向,基本可以勾勒出京東方未來若干年內的發力點。

首先是收購武漢京東方光電股權,該公司主要生產32英寸及以上大尺寸顯示屏產品,收入主要來自其建設運營的第10.5代TFT-LCD(記者注:通常統稱為LCD)生產線,產線於2019年12月底實現量產,2021年有望實現滿產。本次收購完成後,公司對武漢京東方光電的持股比例將從23.08%提高至47.14%。

萬聯證券電子行業分析師夏清瑩指出,「半導體顯示行業屬於周期性行業,2019年面板行業供過於求,產品價格下降,致使公司面板業務利潤水平存在一定程度下滑。但隨著海外產能大規模退出和大尺寸面板需求增加,目前顯示面板產品價格已逐漸上漲,行業已開始呈現回暖態勢。公司通過本次非公開發行提高武漢京東方光電持股比例將進一步增強對產線的控制力,享受面板價格上行的行業發展紅利。」

21世紀經報導記者注意到,2017年-2020年,武漢京東方光電曾連續處於虧損狀態,但隨著良率達標和達到滿產狀態,公司目前的效益已經全面好轉。2021年一季度,武漢京東方光電實現營業收入29億元,並且實現凈利潤3.6億元,單季度盈利金額已超過前述四年累計虧損總額。

從技術演進來看,儘管近年來OLED火熱,韓國企業也已經陸續退出LCD市場,但多位業內人士認為,LCD市場仍然大有可為。

在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日前參加的世界顯示產業大會上,京東方總裁劉曉東表示,「很多人以前都說LCD液晶顯示已經過時了,有人說OLED、Micro-LED會推動它,但這些新型技術的商業化,至少也需要二十至三十年。所以至少可以預見未來十年,顯示還將以LCD、OLED為主角,佔據市場絕對的份量。」

京東方也在回復證監會的反饋意見中寫道,AMOLED技術的研發期、成長期均較TFT-LCD技術更長,其良率提升、成本降低的難度遠遠大於TFT-LCD技術,這也是目前AMOLED技術主要用於中小尺寸高端智能移動顯示終端應用領域的原因。因此,TFT-LCD技術仍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佔據半導體顯示行業的主要市場空間。根據Omdia的預計,到2028年TFT-LCD仍將保持88.10%的出貨面積份額和62.28%的收入份額。

加碼OLED布局

一方面是鞏固LCD龍頭地位,另一方面,對於作為對該技術繼承和發展的AMOLED,京東方也在加速布局,動作之一就是此次定增項目中對重慶京東方顯示增資並建設京東方重慶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項目。

京東方表示,公司主要產品為TFT-LCD及AMOLED,由於兩條技術路線在工藝技術上的承繼關係及設備上的通用性,AMOLED技術的發展和突破較大可能會由目前TFT-LCD業內領先企業率先實現。

上述兩類產品的應用領域有所不同,AMOLED產品主要應用於手機領域,TFT-LCD主要應用於液晶電視領域。在手機應用領域,AMOLED產品和TFT-LCD產品存在一定客戶群體的重疊,但AMOLED產品主要應用於高端手機產品,TFT-LCD產品主要應用於中低端手機產品。

目前,京東方AMOLED產品的主要客戶群體包括榮耀、OPPO、摩托羅拉、LG等。重慶第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的產品除供給手機之外,還開發了車載、筆記本電腦的產品系列。

記者了解到,在AMOLED行業中,京東方近年來不斷布局產能,除了重慶產線,已自主規劃、設計、建設了成都京東方光電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綿陽京東方光電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等兩條生產線。在AMOLED行業主要發展方向——柔性AMOLED行業中,京東方已成為全球柔性AMOLED智能手機屏的第二大供應商,2020年其柔性智能手機屏產能佔比達到16.66%。

WitDisplay首席分析師林芝在受訪時表示,「因為京東方已經打入蘋果的供應鏈,通過定增加速重慶第6代柔性項目的進程,未來有機會增加對蘋果的供應量,對公司營收是有幫助的。」

針對另外兩個建設項目,林芝分析稱,「雲南項目主要針對未來AR/VR市場,這塊市場還未興起,屬於提前布局,短期不會對公司業績有明顯提升,但對京東方布局下一代顯示技術有幫助,這是戰略性考量的項目。而成都項目屬於醫療、智慧顯示這一塊,可以幫助京東方拓展更多應用場景,去化更多產能。」

當前,京東方正從全球半導體顯示龍頭向全球物聯網創新企業轉型,智慧醫工事業正是其轉型的重要增長點之一,而成都京東方醫院的建設則是京東方向智慧醫工板塊進行戰略延展的重要方式。

京東方高級副總裁、智慧醫工事業首席執行官馮強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醫院是京東方實現智慧醫工的重要平台,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構建分級診療體系。」據悉,目前京東方數字醫院業務已遍布北京、合肥、成都、蘇州等地。
frank1253

老共取得 LCD的霸權,但,背後要付出的是,政策補貼、 舊廠折舊、 產品良率、 回購股權、OLED投資巨額虧損 。

2021-06-23 10:23
陀螺不打轉

京東方曾有一次免除債務,如果那次沒有免除,或許早就倒了

2021-06-23 11:20
關於BOE定增一案,網友有此一說,不知道對不對呢?請教大家

接下來的六個月是京東方認購股票閉鎖期,股價這六個月必須炒高,大股東才會賺錢。
YANG250

定向現增,就是類似台灣的私募,只有特定人才能參加現增(當然一定要放利多給這次不超過35位機構投資人才有人要參加),然後湊齊了現增款才算完成。

2021-06-23 10:16
YANG250

只靠放利多是拿不到機構投資人的錢的,通常會簽業績保證協議或股價保證協議,就是對賭合約,沒達到要賠錢。所以是割京東方小股東的肉,來拿到這200億的資金,要確保參加定向現增的都能賺錢。

2021-06-23 10:19
請問一下,除息時若借出的卷,領到補償金的話,來年的所得稅申報時,有怎樣的優惠嗎?

領股息 = 被吃掉2%健保,要繳所得稅(5-40%),但有一點點的公司折抵稅金。

另補償金怎麼扣稅就不太明白了
monguly

我之前嫌利率太低召回,常常召回後就一陣子租不出去 ...有點召回恐懼症

2021-06-23 14:55
remhom

我覺得可能要換個券商,我是凱基,可能喜歡當沖者多吧...?

2021-06-23 17:40
(新聞)
謝勤益笑說近期外資看空面板,彷彿面板市場第三季要崩盤,目前看來面板第三季價格還是相當平穩、還有小幅上漲的空間
他指出,今年以來原物料漲幅相當大,除了驅動IC以每一季兩位數的幅度漲價之外,就連玻璃基板都罕見地連續兩個季度喊漲,其他像是偏光片等其他光學膜片也或多或少都反應成本漲價。面板價格之所以大漲,除了供需因素之外,其實也反應了材料價格大漲。至於先前外資所講的終端市場銷售不佳,其實是很多貨塞在船上和港口,零售市場沒有足夠的商品可供銷售,造成終端市場銷售數字減少,並非需求轉弱。謝勤益認為,解封的影響要持續觀察,面板供需反轉的時間點預期將會落在第四季

==============

謝勤益 笑說 外資低估Q3行情....我們笑說,謝勤益 錯估Q4行情
remhom

我買過6台acer的電腦,是真的不錯,後面改買asus的,差點沒氣死,之後全部改用dell,服務也很好!直接派人到你公司維修!個人筆電已經用了9台了...

2021-06-23 14:34
remhom

花我錢買的筆電,已經有13台~

2021-06-23 14:34
京東方要設第三條10.5代線是個假新聞,但卻被外資及投資人普遍相信。

以下是2021/6/15 TCL華星電話會議內容,明白表示在大陸蓋一條新產線要用公司自己的資金324億人民幣了,沒有政府會出錢了。

Q:行業進入穩態,未來利潤率水平如何看待?
A:理論上這個行業壁壘已經非常高了,目前在【國內】沒有50億美元,是無法新建一條線的,而且他還要在”全折舊”的基礎上和頭部玩家競爭,這是非常難的。

全折舊這三個字很關鍵,它明白地說出,沒法再用政府持股來減少折舊,等到賺錢再來買回持股並折舊這方法,而是自己要”全資興建,全額提折舊”。

再此之前的新產線,沒有任何一個廠是自己拿出1千多億台幣全資蓋8.6及10.5代線。分散全大陸的LCD廠都是地方政府先持有大部分持股,加上銀行借款,出資LCD企業大約只出10%的資金。

所以TCL華星很明白的指出了,6/15後,在中國大陸,沒有50億美金,是無法新建一條產線的。這跟以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TCL華星只差沒有直接寫明,已經沒有政府先出資,再由企業在賺錢後買回的這條設廠可能了。

如果TCL華星這麼有把握沒有這條管道,那京東方的除了合肥10.5代外,更重要的是武漢的10.5代線,京東方才擁有持股23.08%﹐還沒回購完成,連借款也還沒還,日本新聞首先報導再被廣泛引述的武漢第三條10.5代線投資,就不可能發生。

京東方的確會想在武漢10.5代線工廠內從12萬片擴大為18萬片。但是那一定是更以後的事了。2021年1月的定向現增200億人民幣到6月才被核准,其中募資人民幣65億元將用於收購”武漢京東方光電24.06%股權”;5億元將用於成都京東方醫院增資建設;”30億元償還福州城投貸款”;28.7億元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補充福州是手機用6代oled廠,借款可能有200億人民幣)

京東方在大賺一年後,還是需要定向現增(就是私募),也只夠買回原本武漢10.5代線12萬片的產能股權24.06%,京東方對武漢廠的持股比例將從23.08%提高至47.14%,還有5成多在別人手上而無法認列現在報價大漲的利益。為了提高京東方的獲利,京東方優先決策一定是再累積現金拿去購買另5成的武漢10.5代線持股,馬上能夠提高歸母公司利益,不可能是再自行籌資50億美金(325億人民幣)去蓋新10.5代線,3年後開始折舊。

而會有這個誤會,估計是來自京東方在為合肥10.5代線擴產12=>15.5萬片,向日本增購機器產線,而從日本媒體傳出來的,再被大陸及台灣媒體一再引述,但TCL華星不相信能再增建10.5代新線,只表示他們不清楚友廠這訊息。但我們可以從經營決策的角度來思考,我們也不應該相信。因為優先回購武漢廠股權及合肥增產,才是增加有效產能又能獲得歸母利益的方法。

京東方跟年初TCL華星的定向現增,把自己私募增資能力都用掉了,短期無法再現增了。要擴產都只能靠自己的現金流入了。如果半年內再提出一個325億的私募(定向現增),光審核就要半年,股價大概不知道跌到哪去了。而私募的兩家,都會被私募機構投資人要求股價市值管理,不可能同意它們再這麼做的。通常也會簽保證協議,股票跌破某個價位或是獲利沒達到甚麼程度,京東方跟華星TCL要負責賠償定向現增的機構投資人。

而如果有追蹤大陸IC代工廠增購機台的訊息的人,就會知道,不論是台積電、聯電、中芯,從拜登上台到現在,都沒取得新購入及聯電舊機移入大陸的許可。這樣子晶合要做二期擴產,要買到機台也是很拚啦。而晶合一期能擴增的驅動IC是不夠華星跟京東方爬坡又說滿產滿銷用的。
陀螺不打轉

好精闢的文章,把新廠、擴產、驅動ic情況都推敲出來,借分享!!

2021-06-23 10:22
kkkddd71

這個訊息對於我們這些小股民是很好的定心丸...謝謝大大的分享

2021-06-23 10:26
  • 38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