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偵探 wrote:
根據花旗環球家電產業研究,2021年第一季電視銷售比2020年同期衰退1%,(2020年第一季因新冠肺炎流行,所以基期很低),比2019年同期衰退21%,而大陸電視4月銷售更年減33%,低於預期許多,隨著大陸電視銷售不振,部分電視面板價格可能自第四季開始衰退。
做這種單季區域性的猜測分析是很沒有意義的,而且都別有目的。
只有大陸有電視嗎?其他世界的國家都回到上古時代了,沒有知識,也要有常識, 沒有常識, 也一定要看電視啊!


==========================
全球電視和PC銷售的季節性規律
蒐集了2017-2020年全球電視和PC的季度銷售數據,這四年內基本上都有相同的規律。
1.每一年電視的銷售旺季是第三季和第四季,而且Q3度比Q1和Q2季度銷量增加15%以上,Q4也比三季度銷量增加5%以上。
2.電視在Q2銷量較少,甚至低於Q1,但Q3都會大幅增加,然後Q4再增加銷量。
3.這四年電視的總銷量都在2.1-2.4億台之間。上述季度銷售淡旺季規律,這是全球的消費習慣決定的,很難改變。
4. PC的季銷量在Q1最小,在Q2、Q3、Q4逐步增加,通常Q4銷量最大。
5.這四年PC的總銷量都在3-3.5億台之間,而且是逐年遞增的。
6.量基本上變化不大,尺吋的增長確是逐年的,應用也多樣化了。
TV,2017= 43.5吋,2018=43.9吋,2019=45.3吋,2020=46.8吋,2021= 48.6吋(預估)
NPD DisplayResearch 資料分析,按照液晶顯示器、NB、平板電腦平均尺吋分別每年增長 0.33 吋、0.06 吋及 0.09 吋。
上述多年的季銷售規律,也沒有因為疫情或其它因素,輕易改變,具有週期性的規律。所以,很多人預測判斷2021年下半年電視和PC銷量大幅下降,這根本是胡說八道的,不符合規律的。
如果2021年TV和PC的季銷售仍大致符合往年的淡旺季規律,再加上目前面板廠和整機廠的低庫存,要增加銷量需要很大增量的面板才能實現,所以下半年的面板價格很難下跌。
我們在這一版一直強調老共【工信部】的價格變因,P大也多次作梗圖說明,各大研調法人機構是都染紅了嗎?都是中共同路人嗎?都沒人敢寫。
上次我才說為什麼醫療不和老共連結,就有人叫我滾回大陸,1450出來吧!叫這些研調法人機構滾回大陸


【時間會證明一切,現在就看誰對了!】
2021年06月19日08:54 智通財經網
雖然最近的芯片短缺讓大多數消費者認為一定是微處理器——個人電腦的大腦——導致了最近的供應問題,但事實證明,是一個價值只有1美元的微小芯片正在對個人電腦市場造成最大的破壞。
這些芯片被稱為液晶顯示器或LCD 驅動器,用於顯示器、PC、筆記本電腦、汽車、智能手機以及幾乎所有帶有數字LCD 面板的產品,它為像素提供指令。雖然芯片短缺一直是半導體行業的熱門話題,但這些鮮為人知的集成電路或IC 在短缺中扮演的角色比它們更昂貴的同類產品要大得多。
IDC 負責個人電腦的分析師Linn Huang 說:“短缺的第一大元件是進入面板的元件,即驅動器IC。”
IDC 分析師Shane Rau 表示:“任何帶有LCD 面板、電視、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東西,都需要一個帶有LCD 驅動器的芯片,告訴面板哪個像素點亮或不亮。”他進一步指出,智能手機和電視都在經歷LCD短缺,但筆記本電腦的購買者正在感受到短缺的痛苦,筆記本電腦已成為熱門商品。
“它越是燙手山芋,人們就越想把它推向市場,賺取500 美元或2000 美元的收入,”他說。“與阻止低成本手機相比,這更像是失去的機會。”
惠普公司首席執行官Enrique Lores上週在伯恩斯坦研究戰略決策會議上證實了這個問題。當Bernstein 分析師Toni Sacconaghi 詢問哪些組件目前最受限制並對公司施加最大壓力時,Lores 引用的第一個組件是LCD 驅動器。
“今天,處理器的情況有了顯著改善,”Lores說。“而現在,我們看到面板的最大短缺不是由玻璃造成的,而是由面板使用的組件造成的。” 他補充說,其他低成本組件,例如Wi-Fi 控制器,也是一個問題。
全球半導體整體短缺背後的因素多種多樣,從COVID-19 大流行,到半導體行業的整體結構,結果是一些短缺和價格上漲。LCD驅動器的短缺已經影響了電視的價格。
“就電視面板而言,價格上漲了100%,價格在過去12 個月翻了一番,”奧斯汀DSCC(顯示器供應鏈顧問)的聯合創始人、負責人兼首席財務官Bob O'Brien 說,德克薩斯州。“大流行嚴重扭曲了需求的全貌,不管價格是多少,人們仍然會購買。”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月度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報告,4 月份個人電腦的價格以創紀錄的81% 的年率增長。雖然這一比率在5 月份下降到8%,與上週報告的整體消費者價格上漲一致,但專家認為未來價格還會上漲。IDC 的Huang 認為,當假日購物季開始時,價格將開始上漲。
“非常非常有可能的是,相同的設備,按規格,可能會貴100 美元,”黃說。“風險是它可能更高。”
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中,HP 和Dell Technologies 提到價格上漲。戴爾還提到了一些組件的通貨膨脹成本。事實上,通常低成本的LCD 驅動器的價格已經上漲,但這些價格從每件1 美元左右開始。
“價格因顯示器尺寸和分辨率而異。更高端的顯示器需要更複雜的LCD 驅動器,”IDC 的Rau 說。“對於與筆記本電腦中的微處理器相比如此便宜的東西——價格從50 美元到100 美元不等——如此相對便宜的東西可以支撐整個系統的運輸。這是擔憂的癥結所在。”
O'Brien 預計個人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價格會上漲。“這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也許長達一季度,也許,將動態轉移到PC,但這只是時間問題,”他說。
規劃容量使用是該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年前沒有人能夠預測到PC 和筆記本電腦銷售的巨大繁榮。
“兩年前,當他們為要製造的LCD 驅動器製定計劃時,他們並沒有想到有疫情,”Rau 說。疫情中斷了所有半導體及其材料的製造,還有其他幾起事件中斷了零件和材料的製造和運輸。兩家玻璃廠的停電和爆炸,以及蘇伊士運河的堵塞,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Himax Technologies Inc. HIMX首席執行官Jordan Wu 表示:“我們從未、從未經歷過、從未見過這種情況。”
Himax 是台灣最大的兩家LCD 面板製造商之一,Wu 解釋說,與成本較高的CPU、GPU 或內存芯片相比,這些芯片的供應更短,因為LCD 驅動器使用低端製造工藝,而這些芯片正在逐步淘汰外包製造服務的半導體代工廠。而像英特爾這樣的微處理器公司。和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在爭奪誰擁有最先進的10 納米、7 納米或更低的製造工藝,像Himax 這樣的公司在40 納米到150 納米的工藝節點上製造芯片。
“顯示驅動程序使用成熟的節點,”吳在電話採訪中說。“我們是成熟節點的大消費者,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面臨比其他人更嚴峻的情況。” 台積電和聯電等代工廠正在投資建設新的製造業並將其舊代工廠轉變為更先進的工廠,因此沒有公司會使用舊節點建造更多設施。
在截至3 月31 日的第一季度,Himax 的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猛增67% 至3.09 億美元。一大增長領域來自筆記本電腦的驅動因素,其環比增長了70%,但由於代工產能不足,顯示器IC 銷售額環比下降。該公司的股票也出現了天文數字的增長。一年前,它的交易價格約為3.30 美元。在過去的一年中,其股價飆升了366% 以上,至今天的14 美元左右。
由於大流行期間消費者對個人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需求出人意料地無法滿足,因此公司沒有計劃對特定部件(例如LCD 驅動器)的需求量很大。根據IDC 的數據,PC 多年來一直保持著最大的增長,2021 年第一季度全球銷量增長了55.2%。
“在2015 年到2018 年,消費PC 市場異常疲軟,”黃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天文數字增長都在消費者和教育方面。” 他補充說,隨著更多人返回辦公室,消費者購買預計會放緩,企業方面將再次開始復蘇。“我們相信我們正在展望2022 年的實力。”
對於Himax 的吳來說,目前隧道盡頭沒有光。客戶絕望情況的一個光明面是,他們更願意接受產品中的任何工程更改,或者進行新零件可能需要的任何測試或資格認證。
“過去,”吳說,他的客戶因不接受任何工程變更而臭名昭著。“現在他們甚至鼓勵我們進行工程改造。”
他預計供需狀況要到2023 年才能達到平衡。“我不知道它將如何結束,”他說。“2023 年,我們將開始看到曙光。”
======================
Himax就是奇景光電,市場上的可笑面板分析師,可能搞不清楚這小小的一個驅動器,會撼動整個需要面板介面的電子終端產品。更早還分析LCD驅動IC會弱化面板廠的出貨量和營收,結果慘被打臉。現在一連串的鬼故事充滿者面板市場作怪,這些分析師的不專業實是讓人搖頭

也不能一干子打翻業產業分析師,
早期的產業分析師是很辛苦的,台灣到處跑,跑工廠、訪問老闆及專業經理人。
現在的產業分析師,先把英文練好,然後坐在電腦旁整理數據撰寫產業報告,大部分的分析師都是胡亂放砲,十次根本沒有準過一次,反正不準也沒有人記得。
2021年06月19日17:53 中國電子報社
6月17日—18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1世界顯示產業大會在合肥成功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鐘燦出席大會並在大會開幕演講環節作題為《中國新型顯示產業的發展趨勢》開幕演講,在18日上午院士論壇發表題為《2020年代新型顯示產業技術與市場發展趨勢》的演講。歐陽鐘燦認為,顯示產業是電子信息產業基石,拉動了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十三五”期間中國已發展成為全球顯示產業的重要一極。未來,液晶面板市場需求仍有增長,寡頭競爭格局的形成或將減緩液晶週期帶來的液晶面板價格波動。
建設顯示強國任重而道遠
在開幕演講環節,歐陽鐘燦從宏觀角度分析了我國顯示產業的發展情況,他肯定了我國顯示產業在“十三五”期間取得的成績,並提出顯示產業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
“十三五”期間,中國顯示產業成績斐然。我國LCD產業已經取得絕對優勢地位——中國顯示全產業累計總投資超萬億元、2019年我國液晶面板總出貨量佔全球總數的55%,液晶技術不斷實現創新。與此同時,我國OLED產業也實現了快速突破,出貨量、市佔率和核心競爭力與日俱增。經歷數十年的耕耘發展,中國顯示產業已經成為全球重要一極。
此外,中國顯示企業實力也在不斷增強,例如京東方,去年已經在筆記本電腦、平板、智能手機、顯示器、電視面板五大細分領域獲得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一,而且連續三年躋身美國專利技術排行榜TOP20。這些成績充分展現了我國顯示企業的面板製造能力和技術研發領域實力,改寫了中國“少屏”的歷史。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為我國新型顯示“做大做強”提供了戰略指導。歐陽鐘燦指出,在液晶顯示領域,我國顯示產業需要抓住4K/8K超高清視頻產生的新需求,進行更多產品創新工作;在OLED柔性顯示領域,我國顯示企業一方面要克服柔性顯示的技術難度,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工藝提高和產業配套化等方面的發展。他認為,在新的發展格局下,中國顯示產業必須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合創新,盡快建立自主可控、安全可控的產業鏈。
我國液晶面板產業處於領先地位
在6月18日的院士論壇上,歐陽鐘燦作題為《我國2020年代新型顯示產業技術與市場的發展趨勢》的演講,他深入分析了我國液晶顯示產業的發展歷程以及未來的市場發展趨勢。
歐陽鐘燦指出,我國液晶顯示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的支持。《2010~2012年平板顯示產業發展規劃》、《2014-2016年新型顯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新型顯示產業超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相關政策對我國顯示產業發展的指導和推動作用明顯,我國液晶顯示產業實現了有序、快速發展。2010年-2020年,我國液晶顯示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再到全球第一的轉變。”
對於“三星、LG兩大韓國顯示巨頭退出LCD”的原因,歐陽鐘燦分析認為,根本原因是我國液晶產品創新讓兩大韓企難以望其項背。他解釋說,相比日本韓國企業的VR與IPS方案存在耗電量大、漏光等問題,京東方自主研發的ADS硬屏具備透光率更高,功耗更低,而且屏幕可視角度為178度的特性,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不會產生色差。因此,在液晶產品質量上,我國顯示企業已經領先韓企,“除非他們再改建一條生產線,否則他們無法超越。”歐陽鐘燦表示。
液晶面板仍有較大市場需求
對於產業關注的液晶市場是否飽和的問題,歐陽鐘燦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在4K/8K電視越來越受到市場歡迎、彩電產品大尺寸化發展趨勢持續的大背景下,未來終端上游的液晶面板需求面積將呈現增長趨勢,“若每個國家掀起4K/8K電視換機潮,現有液晶面板產能尚不能滿足所有需求”。因此,他認為液晶面板未來擁有較大的市場需求。
在肯定液晶面板需求持續存在的同時,他指出,液晶面板的盈利能力仍然受液晶面板週期影響。目前液晶面板市場十分景氣,帶動相關顯示企業盈利能力上升。京東方發佈公告稱,其2021年第一季度淨利潤51.82億元,同比增長814.46%,單季利潤已遠超去年全年。
歐陽鐘燦認為,液晶顯示競爭格局將深刻影響液晶週期,進而影響液晶面板的盈利能力。回顧近30年的顯示產業競爭,日本NEC、松下、富士康、索尼、夏普以及韓國現代等諸多著名企業逐漸淘汰,他認為未來的顯示產業將是寡頭之戰。產業經過數年積累以及企業間兼併重組和收購,中國平板企業在產線數量、產能規模和市佔率等方面均佔據重要地位,逐漸形成引領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趨勢,中國顯示產業寡頭競爭格局正在形成。
歐陽鐘燦認為,顯示產業寡頭競爭格局的大背景下,未來液晶週期可能會繼續存在,但有望減緩產能起伏引起的液晶面板價格變動。在回答現場觀眾“若液晶週期失效將對我國顯示產業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一問題時,歐陽鐘燦指出,若液晶週期失效,我國液晶面板第一地位將更加穩固,液晶面板價格也會隨之上漲,液晶面板產業將有望實現健康發展。
==========================
第一的地位給老共,液晶週期失效是主辦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重大責任。我們的AUO和INX就默默地迎來【液晶週期失效】。
2021「京東618,18周年慶」累計下單金額超過人民幣3438億元,創下新紀錄。相比2020年618期間累計18日的前紀錄2692億元,2021年京東購物節下單額年增長達27.7%。
新浪財經19日報導,京東指出,今年618期間,下單金額最高的商品種類是手機、空調、筆記型電腦、冰箱、平板電視。
s510720 wrote:
我比較為做多的散戶擔心的是
樓主和一干人一直發布利多
股價卻一直向下
這不就是所謂的利多出貨嗎?
事實勝於雄辯啊
看到這篇,代表這樓對法人、投信、等等超大戶或其他社群造成一定的傷口與影響。
這樓從12、13到6,再到破30、又回到22k。一直是死多頭。
好一點的成本在7元、差一點的成本在13元以下。
用長線保護短線的標準案例。
短線有人喜歡借出賺利息、也有喜歡高賣低接做調整的人。
以前不敢說,現在
在下就是吃定京東方在美中政治角力下,會壟斷面板市場在中高價位。
面板就像中油和台塑的關係。
只要傻傻的同價位附近漂泊,還不怕以前被韓國私下捅槍找歐美告壟斷情況。
給一個拋出籌碼的理由,比較實在。
記者整天恐恐恐、疑疑疑、擬擬擬。
最後連個3+11的會議紀錄都沒有。
律師是專門對付醫師的職業。
--
我守我的地獄
你信你的神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