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1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上次有股友詢問那家金融股有進貨便宜的有台積電

我分享一檔股票:旺旺保

#我自己沒有買旺旺

kayusumi

713的本益比應該還是比878小吧

2024-07-11 14:43
2點

王道銀,齊下有(華票) 一旦降息,對華票也是好消息

2024-07-12 1:26
金融股發功 壽險、金控最吸睛/11檔個股漲幅均超過2%,指數逾34年新猷

台股10日站上24,000點,漲幅0.44%,金融股扮演助陣角色大漲1.47%,金融股指數收在2,128.25點,續創逾34年新高。其中11檔個股漲幅逾2%,包含新光金7.72%、三商壽6.29%、富邦金3.6%,及中再保、台產、開發金、國泰金、高雄銀、中信金、新產、京城銀漲幅都在2%以上。




觀察壽險及金控最受青睞,包含新光金、三商壽、富邦金、開發金、國泰金、中信金等,金控雙雄的富邦金及國泰金上半年大賺,股價受肯定,及開發金、中信金獲利高成長,尤其新光金則由虧轉盈,關鍵都是壽險子公司,使股價全部漲逾2%。接下來市場關注新光金收在11.85元、富邦金收在89.1元,何時可突破12元及90元關卡。

公股銀主管強調,觀察技術線型,金融股持續在周線、月線、季線等主要均線之上,再來觀察是否金融股能否持續穩定上攻。

三大法人進出方面,開發金高居買超冠軍達3萬690張、國泰金2萬1,181張、新光金1萬9,656張、玉山金1萬7,366張、三商壽1萬4,030張及中信金、元大金、國票金、王道銀行都超過4,000張,主要還是以金控股居多。

法人指出,金融市場表現好,台股持續創下歷史新高,因此金控獲利受惠金融資產價格提升,加上金控2023年獲利明顯成長,因此多數金控股利政策均較以往為佳,股價表現跟隨股利政策變動,近期也逐步開始除權息。受惠資本市場成長,壽險伺機實現資本利得,來自資本市場的投資收入持續挹注金融業的獲利,預期金融市場持續好轉,若沒有出現明顯回檔或其他干擾因素,下半年金融股獲利展望仍佳。
我就是愛拍照

開發金留了不算短的上影線。$17 交待了一下,就下去了。看來還要慢慢驗証。我們的金融股,股價要漲都要看基本面。不像電子股有那種愈爛愈噴的資金盤。看對慢慢賞,看錯快快罰,賺的都是辛苦錢。

2024-07-11 13:42
華南投顧 盤中 解盤
繼表明「就業市場緩解至疫情前水平,經濟不再過熱」後,聯準會主席鮑爾宣稱「無須等到通膨率降至 2% 才開始降息」,儘管是老生常談,但市場還是願意反映,進一步強化市場對於今年9月份降息信心,美股四大指數全數收漲,其中標普、那指和費半續創歷史新高。台股部分,權王台積電(2330)開高並在平盤附近遊走,到截稿前貢獻指數大約163點,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也紛紛出力推升大盤,加權指數續創歷史新高中。


[盤面解讀]

蘋果概念股:知情人士向彭博資訊透露,蘋果目標iPhone新機今年出貨量比上一代的去年同期成長約10%:臻鼎-KY(4958)、華通(2313)、正崴(2392)、鴻海(2317)。
台積電概念股:具備蘋果與AI雙題材的台積電,在法說會前帶動台積電概念股走強:中砂(1560)、上詮(3363)、家登(3680)、家碩(6953)。
能源股: 經濟部長郭智輝昨日表示,AI發展下「能夠創電的,我們都需要」:泓德能源-創(6873)、雲豹能源(6869)、森崴能源(6806)。
............
台積電一直衝 相關 供應鏈 房地產 都飆了

1.AI 伺服器 高階封裝 龍頭日月光 193.5 我進出幾次沒賺多少
2.AI 伺服器 電源供應器 龍頭台達電 434 只有欣賞
3.壽險 龍頭 富邦92.4 快100了
4.重電龍頭華城 站穩900
5.能源股飆了
6........

K 大說的 不要買投機股 有題材 本業優 就抱
這一年變化 真大 大家賺一波
我手上 績效最差的 台中銀今天漲6毛 金融股水漲船高
我手上 績效最好的 廣達翻黑 今天英業達 好像也有AI 伺服器單出貨 大漲 2線神達也大漲
奶媽 只有一個輝達˙ 要到9月底看 GB200 誰才是大出貨 大車拚
盈餘:三商壽(2867)自結上半年稅後淨利63.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24元 財訊新聞   2024/07/11 16:03

三商美邦人壽公佈113年上半年度自結財報數字

1.事實發生日:113/07/11

2.公司名稱:三商美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三商美邦人壽公佈113年上半年度自結財報數字。

(1)稅前淨利:54.3億元

(2)稅後淨利:63.2億元

(3)每股稅後盈餘:1.24元

(4)總資產:15,893.1億元

本公司113年上半年度適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提存70.7億元,未適用外匯價格變動

準備金機制每股稅後盈餘為2.35元。
..........
很棒
可愛的翔

今晚美國cpi開的不錯這也有利於壽險業,明天新光和三商都加油囉!!

2024-07-11 20:58
dormer

報載「今年5月保險給付金額達2,499億元,創下史上單月最高紀錄;今年1~5月保險給付更已突破兆元,達1兆1,017億元,高於保費收入9,389億元」… 美國即將降息,加速買債鎖定利率兼賺價差。

2024-07-12 7:34
新光金上半年從虧損62億→大賺204億!新壽6月業績創金融海嘯以來新高,魏寶生能重新擦亮新光金招牌?

攤開新壽今年前6月自結損益,新壽賺了14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112億元,一來一往就差了260億元,也帶動新光金前6月從虧損62億元到大賺204億元,成功虧轉盈。

不僅如此,他也讓新壽今年6月的「保險倍增月」整體業績,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新高。

至於資產活化,魏寶生則延續去年成立的不動產投資管理委員會盤點資產,將部分自用資產改成投資性不動產,今年已看到成效。今年新壽租金收入50.7億元,小幅成長1億元;今年處分收益11億元

——————————
獲利能否持續…投資和匯率都不錯,保險業務收益也轉正就沒問題了
vul34622

美20年債漲1.437% 所以00937B 可能開16.25 創新高

2024-07-11 22:11
3商壽 超強 環保貓 發了
環保貓

可愛的翔 我今天持股全壘打,我的股票市值創新高,好高興😁😁😁

2024-07-12 9:45
2點

昨天多補了幾張王道銀,開心

2024-07-12 9:54
環保貓 wrote:
三商壽6月營收資訊 ,單月賺了快150億元
#買這種爛股每月公告營收前,免不了要擔心受怕

我沒研究過三商壽,請問一下貓大,三商壽長期以來的問題是什麼?
之前從十六元跌到十元,應該也不是升息的問題。
Covid 後從十元跌到低於五元,的確是危機入市的好買點。
不過如果能了解公司之前營運不好的本質,也比較好知道,
股價上限能走到哪裡。
如果貓大有研究,能說一下嗎?


可愛的翔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8088912 應該和這些有關係吧,記得看過好幾次三商壽增資!!

2024-07-12 12:32
我就是愛拍照

可愛的翔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讚][讚][讚]

2024-07-12 14:01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沒研究過三商壽,請問一下貓大,三商壽長期以來的問題是什麼?
之前從十六元跌到十元,應該也不是升息的問題。
Covid 後從十元跌到低於五元,的確是危機入市的好買點。
不過如果能了解公司之前營運不好的本質,也比較好知道,
股價上限能走到哪裡。
如果貓大有研究,能說一下嗎?



投資反1失利釀虧 金管會令三商壽究責包括離職人員


三商壽RBC連5期沒達標僅輕罰?金管會曝原因:90歲董座已盡力

1.我買這檔純粹是三商壽前幾年慘賠快200億,股價跌到4元多,最慘就這樣?
2.案發時的董事長&副董事長&總經理&投資長全被離職,由三商壽的創辦人回來救援當董事長,個人認為創辦人一般能力都超強,但又考量創辦人(即現任董事長)已超過90歲了, 我怕他會有老人失智&能力退化等問題,這檔我也只敢買350多萬元,算小睹一把
3.三商壽就是2020年3月買50反一&2022年俄債造成嚴重虧損,以致到目前資本適足率仍不足
4.三商壽股價能走到哪裡?我也不知道,但三商我估上半年至少賺2元~2.5元,股價上20元以上應該是早晚的事
我就是愛拍照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100分][100分][100分]不錯不錯,五分奉上,我也來研究一下看能不能買一點。

2024-07-12 13:39
環保貓

我就是愛拍照 我私訊給你,請查收

2024-07-12 14:40
規模史上最大 三商壽半年二度增資
2022.07.15 01:00 工商時報 彭禎伶

今年3月才完成現增4.3億股、增資35.26億元的三商美邦人壽,14日再度公告要辦理現增10億股,創三商壽史上最大現增規模,不到半年時間二度增資,據了解,即是6月底資本適足率(RBC)恐不到200%,金管會希望能有大幅改善。

三商壽將兵分三路強化資本結構,一是處分不動產,除已賣掉的內湖精英大樓,認列12.6億元獲利,另外將陸續處分舊總部大樓、台中等大樓;二是賣掉手中3O.71%的復華投信股權,帳面價值約15億元;三是辦理現金增資,希望將RBC一舉拉高到200%以上。

3月時三商壽是折價8.2元現增,以2月16日決定時收盤價9.3元來看,折價幅度約88.17%,三商壽14日收盤價6.8元,若股價未再明顯上揚,依上次折價率,這次增資金額恐在60億元附近。

三商壽亦發出新聞稿表示,董事會決議辦理普通股10億股現增,是開業近30年以來的最高增資規模。三商壽強調,歷年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皆達法規標準,但為因應全球動盪的經濟變化,及接軌國際制度的監理趨勢,為使公司能擁有充足的資本及持續穩健資產配置布局,所以決定在此時再度啟動大規模增資。

三商壽強調,這次現增除可大幅強化資本適足率,並可進一步提升營運效益,同時也展現三商集團對三商壽的強力支持,讓保戶與股東可以安心。

2020年3月新冠肺炎全球爆發,造成資本市場全面重挫,當時三商壽為保障淨值,投資100多萬張台灣50反1,沒想到台股快速反彈,從2020年底開始,三商壽RBC就在210%以下的邊緣徘徊,到了2022年3月底,淨值下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仍逾111億元,因此不到半年就二度增資。
............

現在 3商壽發了 新光金 台中銀 換 董事長也都發了
操作心態變了

..........
新官三把火 臺企銀年終笑看7個月


臺企銀「偏安」已久,財政部調來施建安這名彰銀戰將擔任總座,一年未滿就讓老店換上新氣象;
「我只是把我知道的銀行知識都落實在這裡。」他強調沒有奇招,只是「讓銀行做該做的事」。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向來是公股行庫裡,「爹不疼、娘不愛」的邊緣孩子,外匯比不上兆豐;房貸打不贏土銀、合庫;企金輸給三商銀,不僅員工招考的錄取分數也是公股行庫裡最低,就連被派駐到臺企銀的總經理、董事長,私下也隱約透露流放邊疆的喟嘆。



即使如此,只要貸放、提存等銀行基本業務順利運行,就算不賺錢、股價長期低於淨值,股東、董事、員工依舊能和諧相處。直到前年九月底,臺企銀主機系統突告癱瘓,業務通通被迫中止一天。這件事透露一個訊息:臺企銀連基礎建設都在衰敗。



這麼一家「全面告急」的銀行,卻在去年有了莫大轉變,不僅股價從二○一一年以來首度收復淨值,回升十元以上;一八年全年稅後純益創歷史新高,達七十六億元;就連員工年終獎金也上看七個月。



第一把火:調整放貸品質

削減不賺錢的貸放款



這一切的起源得推回去年三月,前彰化銀行總經理施建安轉任臺企銀總經理開始。他上任初期就大買四百張臺企銀股票,宣示要讓臺企銀獲利破百億。一八年雖然未達百億目標,但獲利創新高的成長有目共睹。「以前臺企銀的專業範圍比較偏向新台幣、放款等業務,我上任後,就是調整資產配置,加上新的營業項目,讓資金做比較好的運用。」施建安接受《今周刊》專訪時,面對臺企銀革命性的翻轉,語氣平和、謙抑。



施建安口中的「調整資產配置」,其實就是大幅削減不賺錢的放款業務——對政府機關的貸放款。以前為了讓逾放比數字好看,即使做政府的生意不賺錢,臺企銀還是會做。



「多的時候,數字會到二千億元,平均大約維持在一千七百億元左右。」施建安大砍這方面的授信,到去年年底時,這筆數字僅剩八百多億元,砍了超過一半。



要去除這個病灶,難的並不是砍授信,而是省下來的資金要如何去化?施建安親上火線,靠著約客戶打高爾夫大做業務,逐漸提高中小企業的貸放比例。「我不會去搶客戶,只是一旦舊客戶有新的貸款需求,我就邀請對方來臺企銀談。」「目前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比率大約四八%,今年預期要把數字拉高到超過五○%,我是覺得應該不難啦!」施建安口吻明快地表示。



第二把火:改善財務操作

從債券賺價差、匯差



另一方面,施建安年輕時曾任彰銀紐約分行交易室主管,這份歷練培養出對國際資產的敏感嗅覺,他從去年台幣兌美元在二十九.四元左右就持續分批買進,並趁十月、十一月美國十年期公債大跌時,大舉買進美國公債。



美國公債殖利率從去年最高點破三.二%,到今年一月初回落至二.六%左右。施建安的精準操作,讓臺企銀在價差、匯差兩頭賺。



攤開臺企銀財報,一七年外匯資產是零,施建安上任以來,他表示目前外幣資產約達十五億美元,「美債相對台債,光利差就有二%報酬率。」這部分未來將成為臺企銀穩健的獲利來源;去年,臺企銀財務操作的淨收益就占了全行淨收益的十七%。


放眼國內銀行,京城銀也是少數以債券操作為主要獲利來源的銀行,近五年每股盈餘長期在三至四元左右,臺企銀有可能在施建安的帶領下,成為第二個京城銀嗎?



施建安搖搖手說「不太可能」,首先是買外匯得經董事會、央行同意,而且官股銀行作風向來偏保守,「京城銀主要的大股東跟董事長都是戴董(戴誠志),他的債券操作方式相對積極,但他可以負責。」「我現在的配置都是我個人風險容忍值、銀行資產能夠承受的範圍以內。」



目前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近三十一元,施建安表示,近期外匯部位不會再變動,未來投資方向看好台股,「台股不少優質股票價格已經跌了不少,下一步是要鎖定殖利率在六%至七%左右的優質股票買進。」



第三把火:重建主機系統

狠砸八億元升級



至於基礎建設老朽的這個痛點,施建安獲得董事長黃博怡的支持,於去年中砸下八億元進行改善;八億元超過臺企銀去年全年獲利的十分之一,但這筆錢不得不花。



「臺企銀現有的網銀,一個按鍵要跑十秒才能換到下個介面,誰受得了啊?」施建安直言。



另一方面,資訊系統運算速度太慢也導致臺企銀員工必須加班,一般銀行下班時間約五點半,臺企銀員工可能得到八點才能脫身,對臺企銀來說,不僅加班費是沉重負擔,低效率的工作環境更打擊士氣,新進員工在一、兩年內離職率高達四成。



施建安坦言,「未來系統升級完成,加班費省下來,我就能為員工加薪,才能減低流動率,不要讓臺企銀老是成為其他銀行的員工訓練所。」



「調整放貸品質、改善財務操作、重建主機系統」是施建安上任以來的三把火,也帶領老店展現新氣象。只是,今年要邁向六十五歲的施建安,距離官股銀行董總退休門檻僅一步之遙,工會已表態支持延任,接下來就看財政部的態度;好不容易提振的經營績效能否持續,恐怕是股東們最關心的事。
...............
台中銀總市值挑戰千億


新任董座施建安:今年獲利積極成長 資產每年要增500億 朝兆元挺進


2024/05/24 23:50:48
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台中銀行(2812)新任董事長施建安昨(24)日指出,台中銀總市值將挑戰千億元大關,成為第二家市值千億以上的民營銀行股,今年獲利仍將積極成長,策略重點在調整風險性資產結構、多元收益來源,鎖定擴增財務操作部位及企金放款兩大方向,使總資產每年增加約四、五百億元,逐步朝兆元資產大型銀行的目標挺進。

台中銀昨天舉行股東常會,股價在大盤與金融類股走跌下逆勢走高,終場上漲0.15元,以18.3元作收,股價創下近25年來新高,總市值來到956.3億元。台中銀昨天股東會通過股利與盈餘轉增資案後,預計除權後資本額擴增至約552億元,即可望總市值跨越千億元。

目前上市銀行股市值超過千億元的,包括資本額較大的公股行庫彰銀、台企銀,民營只有股價僅次於京城銀的上海商銀,台中銀將可望成為第二家市值過千億的民營銀行股。

施建安在今年3月18日上任台中銀董事長,昨天首度受訪指出,台中銀今年獲利動能仍相當強勁,資本強度充足,資產品質達到歷來最佳,因此沒有發次債或動用其他補強資本工具的需要,而調整風險性資產結構從去年下半年即開展,今年第1季財務操作外幣債券水位已經來到20億美元左右的新高,再加上台債、台股部位,合計財務投資水位已突破新台幣1,000億元,使第1季財務投資貢獻獲利比重超過一成。

施建安指出,過去台中銀在財務操作的投注很小,主要仰賴傳統放款的利差收益,在當前全球面臨鷹派升息過後、轉向降息的關鍵時刻,台中銀擴大財務投資,抓住機會建立海外債券部位,並以不佔風險權數的外國政府公債為主,包括美國、澳洲、比利時等,累計外幣債水位達約20億美元,約當台幣585億元,後續初估還有約一、兩百億元的加碼空間,將視主要市場央行降息步調與市場波動,伺機靈活操作賺取資本利得與債息收益

台中銀2023年稅後純益68.2億元創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1.31元,昨天股東常會通過股利配發每股0.96元也是歷來股利新高,其中現金股息每股0.4元,股票股利0.56元。
........

施建安 一當台中銀董事長 記得 我有在本版 發言 說是女版李紀珠 積極操作的銀行家 3月19 我就搶買 股價 16.95元
到這個2個月 績效就 顯現 我持股325張 股價已經超過 原東家 彰銀 及台企銀

有機會超過合庫
環保貓 wrote:
三商壽就是2020年3月買50反一

壽險公司去買反一?有病嗎?
總經理怎麼沒被抓去關?
比中環萊德還離譜吧?

環保貓 wrote:
三商壽股價能走到哪裡?我也不知道,但三商我估上半年至少賺2元~2.5元,股價上20元以上應該是早晚的事

目前來看,雖然盈餘不錯,不過RBC 還沒到兩百之前,
有賺錢也不可能發股息。
而不發股息,雖然我是沒差,但以台灣做金融股的股民的想法,
就不太可能給了太高的估值。
這次現增只能到180%,還要再想別的辦法。
20元的話要等,不過如果能持有四~五年應該是有機會的。
當然如果能找到人嫁,那可能兩三年就有了。
環保貓

拍照大,三商是三商壽的母公司。我若是現任90多歲的董事長,我會想辦法將三商壽的財報弄漂亮一點,然後找個好野人(金控)嫁。

2024-07-12 14:56
我就是愛拍照

以目前國內金控大者恆大的狀況來說,早晚是要嫁的。我看玉山金還是元大金是不是也該有個壽險子公司了?

2024-07-13 1:27
  • 30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