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發功 壽險、金控最吸睛/11檔個股漲幅均超過2%,指數逾34年新猷台股10日站上24,000點,漲幅0.44%,金融股扮演助陣角色大漲1.47%,金融股指數收在2,128.25點,續創逾34年新高。其中11檔個股漲幅逾2%,包含新光金7.72%、三商壽6.29%、富邦金3.6%,及中再保、台產、開發金、國泰金、高雄銀、中信金、新產、京城銀漲幅都在2%以上。觀察壽險及金控最受青睞,包含新光金、三商壽、富邦金、開發金、國泰金、中信金等,金控雙雄的富邦金及國泰金上半年大賺,股價受肯定,及開發金、中信金獲利高成長,尤其新光金則由虧轉盈,關鍵都是壽險子公司,使股價全部漲逾2%。接下來市場關注新光金收在11.85元、富邦金收在89.1元,何時可突破12元及90元關卡。公股銀主管強調,觀察技術線型,金融股持續在周線、月線、季線等主要均線之上,再來觀察是否金融股能否持續穩定上攻。三大法人進出方面,開發金高居買超冠軍達3萬690張、國泰金2萬1,181張、新光金1萬9,656張、玉山金1萬7,366張、三商壽1萬4,030張及中信金、元大金、國票金、王道銀行都超過4,000張,主要還是以金控股居多。法人指出,金融市場表現好,台股持續創下歷史新高,因此金控獲利受惠金融資產價格提升,加上金控2023年獲利明顯成長,因此多數金控股利政策均較以往為佳,股價表現跟隨股利政策變動,近期也逐步開始除權息。受惠資本市場成長,壽險伺機實現資本利得,來自資本市場的投資收入持續挹注金融業的獲利,預期金融市場持續好轉,若沒有出現明顯回檔或其他干擾因素,下半年金融股獲利展望仍佳。
華南投顧 盤中 解盤繼表明「就業市場緩解至疫情前水平,經濟不再過熱」後,聯準會主席鮑爾宣稱「無須等到通膨率降至 2% 才開始降息」,儘管是老生常談,但市場還是願意反映,進一步強化市場對於今年9月份降息信心,美股四大指數全數收漲,其中標普、那指和費半續創歷史新高。台股部分,權王台積電(2330)開高並在平盤附近遊走,到截稿前貢獻指數大約163點,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也紛紛出力推升大盤,加權指數續創歷史新高中。[盤面解讀]蘋果概念股:知情人士向彭博資訊透露,蘋果目標iPhone新機今年出貨量比上一代的去年同期成長約10%:臻鼎-KY(4958)、華通(2313)、正崴(2392)、鴻海(2317)。台積電概念股:具備蘋果與AI雙題材的台積電,在法說會前帶動台積電概念股走強:中砂(1560)、上詮(3363)、家登(3680)、家碩(6953)。能源股: 經濟部長郭智輝昨日表示,AI發展下「能夠創電的,我們都需要」:泓德能源-創(6873)、雲豹能源(6869)、森崴能源(6806)。............台積電一直衝 相關 供應鏈 房地產 都飆了1.AI 伺服器 高階封裝 龍頭日月光 193.5 我進出幾次沒賺多少2.AI 伺服器 電源供應器 龍頭台達電 434 只有欣賞3.壽險 龍頭 富邦92.4 快100了4.重電龍頭華城 站穩9005.能源股飆了6........K 大說的 不要買投機股 有題材 本業優 就抱這一年變化 真大 大家賺一波我手上 績效最差的 台中銀今天漲6毛 金融股水漲船高我手上 績效最好的 廣達翻黑 今天英業達 好像也有AI 伺服器單出貨 大漲 2線神達也大漲奶媽 只有一個輝達˙ 要到9月底看 GB200 誰才是大出貨 大車拚
盈餘:三商壽(2867)自結上半年稅後淨利63.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24元 財訊新聞 2024/07/11 16:03三商美邦人壽公佈113年上半年度自結財報數字1.事實發生日:113/07/112.公司名稱:三商美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5.發生緣由:三商美邦人壽公佈113年上半年度自結財報數字。(1)稅前淨利:54.3億元(2)稅後淨利:63.2億元(3)每股稅後盈餘:1.24元(4)總資產:15,893.1億元本公司113年上半年度適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提存70.7億元,未適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機制每股稅後盈餘為2.35元。..........很棒
新光金上半年從虧損62億→大賺204億!新壽6月業績創金融海嘯以來新高,魏寶生能重新擦亮新光金招牌?攤開新壽今年前6月自結損益,新壽賺了14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112億元,一來一往就差了260億元,也帶動新光金前6月從虧損62億元到大賺204億元,成功虧轉盈。不僅如此,他也讓新壽今年6月的「保險倍增月」整體業績,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新高。至於資產活化,魏寶生則延續去年成立的不動產投資管理委員會盤點資產,將部分自用資產改成投資性不動產,今年已看到成效。今年新壽租金收入50.7億元,小幅成長1億元;今年處分收益11億元——————————獲利能否持續…投資和匯率都不錯,保險業務收益也轉正就沒問題了
環保貓 wrote:三商壽6月營收資訊 ,單月賺了快150億元#買這種爛股每月公告營收前,免不了要擔心受怕 我沒研究過三商壽,請問一下貓大,三商壽長期以來的問題是什麼?之前從十六元跌到十元,應該也不是升息的問題。Covid 後從十元跌到低於五元,的確是危機入市的好買點。不過如果能了解公司之前營運不好的本質,也比較好知道,股價上限能走到哪裡。如果貓大有研究,能說一下嗎?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我沒研究過三商壽,請問一下貓大,三商壽長期以來的問題是什麼?之前從十六元跌到十元,應該也不是升息的問題。Covid 後從十元跌到低於五元,的確是危機入市的好買點。不過如果能了解公司之前營運不好的本質,也比較好知道,股價上限能走到哪裡。如果貓大有研究,能說一下嗎? 投資反1失利釀虧 金管會令三商壽究責包括離職人員三商壽RBC連5期沒達標僅輕罰?金管會曝原因:90歲董座已盡力1.我買這檔純粹是三商壽前幾年慘賠快200億,股價跌到4元多,最慘就這樣?2.案發時的董事長&副董事長&總經理&投資長全被離職,由三商壽的創辦人回來救援當董事長,個人認為創辦人一般能力都超強,但又考量創辦人(即現任董事長)已超過90歲了, 我怕他會有老人失智&能力退化等問題,這檔我也只敢買350多萬元,算小睹一把3.三商壽就是2020年3月買50反一&2022年俄債造成嚴重虧損,以致到目前資本適足率仍不足4.三商壽股價能走到哪裡?我也不知道,但三商我估上半年至少賺2元~2.5元,股價上20元以上應該是早晚的事
規模史上最大 三商壽半年二度增資2022.07.15 01:00 工商時報 彭禎伶今年3月才完成現增4.3億股、增資35.26億元的三商美邦人壽,14日再度公告要辦理現增10億股,創三商壽史上最大現增規模,不到半年時間二度增資,據了解,即是6月底資本適足率(RBC)恐不到200%,金管會希望能有大幅改善。三商壽將兵分三路強化資本結構,一是處分不動產,除已賣掉的內湖精英大樓,認列12.6億元獲利,另外將陸續處分舊總部大樓、台中等大樓;二是賣掉手中3O.71%的復華投信股權,帳面價值約15億元;三是辦理現金增資,希望將RBC一舉拉高到200%以上。3月時三商壽是折價8.2元現增,以2月16日決定時收盤價9.3元來看,折價幅度約88.17%,三商壽14日收盤價6.8元,若股價未再明顯上揚,依上次折價率,這次增資金額恐在60億元附近。三商壽亦發出新聞稿表示,董事會決議辦理普通股10億股現增,是開業近30年以來的最高增資規模。三商壽強調,歷年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皆達法規標準,但為因應全球動盪的經濟變化,及接軌國際制度的監理趨勢,為使公司能擁有充足的資本及持續穩健資產配置布局,所以決定在此時再度啟動大規模增資。三商壽強調,這次現增除可大幅強化資本適足率,並可進一步提升營運效益,同時也展現三商集團對三商壽的強力支持,讓保戶與股東可以安心。2020年3月新冠肺炎全球爆發,造成資本市場全面重挫,當時三商壽為保障淨值,投資100多萬張台灣50反1,沒想到台股快速反彈,從2020年底開始,三商壽RBC就在210%以下的邊緣徘徊,到了2022年3月底,淨值下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仍逾111億元,因此不到半年就二度增資。............現在 3商壽發了 新光金 台中銀 換 董事長也都發了操作心態變了..........新官三把火 臺企銀年終笑看7個月臺企銀「偏安」已久,財政部調來施建安這名彰銀戰將擔任總座,一年未滿就讓老店換上新氣象;「我只是把我知道的銀行知識都落實在這裡。」他強調沒有奇招,只是「讓銀行做該做的事」。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向來是公股行庫裡,「爹不疼、娘不愛」的邊緣孩子,外匯比不上兆豐;房貸打不贏土銀、合庫;企金輸給三商銀,不僅員工招考的錄取分數也是公股行庫裡最低,就連被派駐到臺企銀的總經理、董事長,私下也隱約透露流放邊疆的喟嘆。即使如此,只要貸放、提存等銀行基本業務順利運行,就算不賺錢、股價長期低於淨值,股東、董事、員工依舊能和諧相處。直到前年九月底,臺企銀主機系統突告癱瘓,業務通通被迫中止一天。這件事透露一個訊息:臺企銀連基礎建設都在衰敗。這麼一家「全面告急」的銀行,卻在去年有了莫大轉變,不僅股價從二○一一年以來首度收復淨值,回升十元以上;一八年全年稅後純益創歷史新高,達七十六億元;就連員工年終獎金也上看七個月。第一把火:調整放貸品質削減不賺錢的貸放款這一切的起源得推回去年三月,前彰化銀行總經理施建安轉任臺企銀總經理開始。他上任初期就大買四百張臺企銀股票,宣示要讓臺企銀獲利破百億。一八年雖然未達百億目標,但獲利創新高的成長有目共睹。「以前臺企銀的專業範圍比較偏向新台幣、放款等業務,我上任後,就是調整資產配置,加上新的營業項目,讓資金做比較好的運用。」施建安接受《今周刊》專訪時,面對臺企銀革命性的翻轉,語氣平和、謙抑。施建安口中的「調整資產配置」,其實就是大幅削減不賺錢的放款業務——對政府機關的貸放款。以前為了讓逾放比數字好看,即使做政府的生意不賺錢,臺企銀還是會做。「多的時候,數字會到二千億元,平均大約維持在一千七百億元左右。」施建安大砍這方面的授信,到去年年底時,這筆數字僅剩八百多億元,砍了超過一半。要去除這個病灶,難的並不是砍授信,而是省下來的資金要如何去化?施建安親上火線,靠著約客戶打高爾夫大做業務,逐漸提高中小企業的貸放比例。「我不會去搶客戶,只是一旦舊客戶有新的貸款需求,我就邀請對方來臺企銀談。」「目前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比率大約四八%,今年預期要把數字拉高到超過五○%,我是覺得應該不難啦!」施建安口吻明快地表示。第二把火:改善財務操作從債券賺價差、匯差另一方面,施建安年輕時曾任彰銀紐約分行交易室主管,這份歷練培養出對國際資產的敏感嗅覺,他從去年台幣兌美元在二十九.四元左右就持續分批買進,並趁十月、十一月美國十年期公債大跌時,大舉買進美國公債。美國公債殖利率從去年最高點破三.二%,到今年一月初回落至二.六%左右。施建安的精準操作,讓臺企銀在價差、匯差兩頭賺。攤開臺企銀財報,一七年外匯資產是零,施建安上任以來,他表示目前外幣資產約達十五億美元,「美債相對台債,光利差就有二%報酬率。」這部分未來將成為臺企銀穩健的獲利來源;去年,臺企銀財務操作的淨收益就占了全行淨收益的十七%。放眼國內銀行,京城銀也是少數以債券操作為主要獲利來源的銀行,近五年每股盈餘長期在三至四元左右,臺企銀有可能在施建安的帶領下,成為第二個京城銀嗎?施建安搖搖手說「不太可能」,首先是買外匯得經董事會、央行同意,而且官股銀行作風向來偏保守,「京城銀主要的大股東跟董事長都是戴董(戴誠志),他的債券操作方式相對積極,但他可以負責。」「我現在的配置都是我個人風險容忍值、銀行資產能夠承受的範圍以內。」目前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近三十一元,施建安表示,近期外匯部位不會再變動,未來投資方向看好台股,「台股不少優質股票價格已經跌了不少,下一步是要鎖定殖利率在六%至七%左右的優質股票買進。」第三把火:重建主機系統狠砸八億元升級至於基礎建設老朽的這個痛點,施建安獲得董事長黃博怡的支持,於去年中砸下八億元進行改善;八億元超過臺企銀去年全年獲利的十分之一,但這筆錢不得不花。「臺企銀現有的網銀,一個按鍵要跑十秒才能換到下個介面,誰受得了啊?」施建安直言。另一方面,資訊系統運算速度太慢也導致臺企銀員工必須加班,一般銀行下班時間約五點半,臺企銀員工可能得到八點才能脫身,對臺企銀來說,不僅加班費是沉重負擔,低效率的工作環境更打擊士氣,新進員工在一、兩年內離職率高達四成。施建安坦言,「未來系統升級完成,加班費省下來,我就能為員工加薪,才能減低流動率,不要讓臺企銀老是成為其他銀行的員工訓練所。」「調整放貸品質、改善財務操作、重建主機系統」是施建安上任以來的三把火,也帶領老店展現新氣象。只是,今年要邁向六十五歲的施建安,距離官股銀行董總退休門檻僅一步之遙,工會已表態支持延任,接下來就看財政部的態度;好不容易提振的經營績效能否持續,恐怕是股東們最關心的事。...............台中銀總市值挑戰千億新任董座施建安:今年獲利積極成長 資產每年要增500億 朝兆元挺進2024/05/24 23:50:48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台中銀行(2812)新任董事長施建安昨(24)日指出,台中銀總市值將挑戰千億元大關,成為第二家市值千億以上的民營銀行股,今年獲利仍將積極成長,策略重點在調整風險性資產結構、多元收益來源,鎖定擴增財務操作部位及企金放款兩大方向,使總資產每年增加約四、五百億元,逐步朝兆元資產大型銀行的目標挺進。台中銀昨天舉行股東常會,股價在大盤與金融類股走跌下逆勢走高,終場上漲0.15元,以18.3元作收,股價創下近25年來新高,總市值來到956.3億元。台中銀昨天股東會通過股利與盈餘轉增資案後,預計除權後資本額擴增至約552億元,即可望總市值跨越千億元。目前上市銀行股市值超過千億元的,包括資本額較大的公股行庫彰銀、台企銀,民營只有股價僅次於京城銀的上海商銀,台中銀將可望成為第二家市值過千億的民營銀行股。施建安在今年3月18日上任台中銀董事長,昨天首度受訪指出,台中銀今年獲利動能仍相當強勁,資本強度充足,資產品質達到歷來最佳,因此沒有發次債或動用其他補強資本工具的需要,而調整風險性資產結構從去年下半年即開展,今年第1季財務操作外幣債券水位已經來到20億美元左右的新高,再加上台債、台股部位,合計財務投資水位已突破新台幣1,000億元,使第1季財務投資貢獻獲利比重超過一成。施建安指出,過去台中銀在財務操作的投注很小,主要仰賴傳統放款的利差收益,在當前全球面臨鷹派升息過後、轉向降息的關鍵時刻,台中銀擴大財務投資,抓住機會建立海外債券部位,並以不佔風險權數的外國政府公債為主,包括美國、澳洲、比利時等,累計外幣債水位達約20億美元,約當台幣585億元,後續初估還有約一、兩百億元的加碼空間,將視主要市場央行降息步調與市場波動,伺機靈活操作賺取資本利得與債息收益。台中銀2023年稅後純益68.2億元創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1.31元,昨天股東常會通過股利配發每股0.96元也是歷來股利新高,其中現金股息每股0.4元,股票股利0.56元。........施建安 一當台中銀董事長 記得 我有在本版 發言 說是女版李紀珠 積極操作的銀行家 3月19 我就搶買 股價 16.95元到這個2個月 績效就 顯現 我持股325張 股價已經超過 原東家 彰銀 及台企銀有機會超過合庫
環保貓 wrote:三商壽就是2020年3月買50反一 壽險公司去買反一?有病嗎?總經理怎麼沒被抓去關?比中環萊德還離譜吧?環保貓 wrote:三商壽股價能走到哪裡?我也不知道,但三商我估上半年至少賺2元~2.5元,股價上20元以上應該是早晚的事 目前來看,雖然盈餘不錯,不過RBC 還沒到兩百之前,有賺錢也不可能發股息。而不發股息,雖然我是沒差,但以台灣做金融股的股民的想法,就不太可能給了太高的估值。這次現增只能到180%,還要再想別的辦法。20元的話要等,不過如果能持有四~五年應該是有機會的。當然如果能找到人嫁,那可能兩三年就有了。